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0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研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 BNP)与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评分及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分别测定174例ACS患者[不稳定型心绞痛(UP)组96例和急性心肌梗死(AMI)组78例及60名健康对照者的NT-pro BNP浓度、左心室射血分数及GRACE评分.结果 UP组和AMI组患者NT-pro BNP水平[87.00(38.25,245.75) ng/L、686.00(169.00,1 852.75) ng/L]、GRACE评分[(87.51±17.69)分、(134.74±23.56)分]高于对照组[31.50(13.00,54.75) ng/L、(81.10±15.75)分];LVEF[AMI组(57.72±9.04)%]低于对照组[(64.45±6.3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为44.111,P<0.001;F值为172.366、18.176,P均<0.01).血清NT-pro BNP水平与GRACE评分呈正相关(r=0.451,P<0.001),与LVEF呈负相关(r=-0.294,P<0.001).结论 ACS患者NT-pro BNP水平升高,LVEF下降,二者与GRACE评分显著相关,与ACS患者危险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抗生素治疗中的指导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住院治疗的老年 CAP 患者62例,年龄64.0~87.0岁。应用计算机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33例,依据临床症状及传统的临床应用抗生素标准使用抗生素;降钙素原组29例,抗生素的使用时间由血清降钙素原浓度的变化决定。观察两组抗生素的使用时间、使用费用及患者住院总费用、住院时间、临床预后(包括有效、病情加重以及死亡)情况。结果降钙素原组的抗生素使用时间为(12.2±1.4)d,抗生素使用费用为(3341.9±52.73)元,住院时间为(12.1±1.8)d,住院总费用为(5346.2±1274.5)元,均低于常规治疗组[(16.9±3.5)d、(3816.28±84.27)元、(14.7±2.9)d、(6653.2±1132.8)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 值分别为6.77、26.14、4.17、4.28,P 均<0.001)。两组患者临床预后(包括有效、加重、死亡)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均>0.05)。结论检测降钙素原指导老年 CAP 患者的抗生素使用,能够防止抗生素滥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中老年鼾症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 选取年龄≥40岁的非脑卒中和心肌梗死患者375例,对其进行有关鼾症的问卷调查,并对高血压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在375例患者中,不打鼾169例、偶尔打鼾86例、经常打鼾120例,三者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33.7%(57/169)、39.5%(34/86)、49.2%(59/120),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高血压的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校正其他因素后,经常打鼾为中老年人发生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其OR值为2.124(95%CI 1.189~ 3.796);按性别分层后,经常打鼾仍为女性发生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其OR值为3.993(95% CI 1.259~ 12.663),而不是男性发生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结论 经常打鼾与高血压的患病率增加有关,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老年诊室高血压人群中夜间高血压(NH)的检出率和相关因素分析。方法 在参加2014年—2019年开滦研究随访,体检资料完整者4581例进行动态血压监测,符合入选标准者2743例,最后分析1667例诊室高血压者NH的检出率和相关因素。结果 在1667例观察对象[平均年龄为(68.0±6.1)岁,男1215例]中NH检出率75.8%,孤立性NH的检出率11.3%。回归结果显示,诊室收缩压(150~160mm Hg)、诊室舒张压(≥100mm Hg)、男性、高三酰甘油、超重、肥胖、平均脉率(≥75次/分)、糖尿病病史、服用降压药与NH呈正相关,OR (95%CI)分别为1.469(1.096~1.969)、1.495(1.050~2.130)、2.066(1.554~2.746)、1.345(1.029~1.758)、1.701(1.280~2.260)、1.652(1.153~2.366)、1.418(1.074~1.873)、1.577(1.028~2.421)、1.642(1.253~2.105)。结论 老年诊室高血压人群NH检出率75.8%,高诊室血压、男性、高三酰甘油、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颈动脉窦部斑块与长时血压变异性(BPV)的关系。方法在参加开滦集团年度健康体检的职工101510人中随机分层抽取5852例作为观察对象,于2010-2011年进行统一问卷调查、血液生化及颈动脉超声检查,最后符合入选标准的(年龄≥40岁、既往无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心肌梗死者)为5440例,资料完整的4703例纳入统计分析,BPV采用2006-2007、2008-2009、2010-2011年度3次平均收缩压的标准差计算,并对BPV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在4703例观察对象中,男性为2863例,女性为1840例,年龄为(54.1±11.2)岁。颈总动脉无斑块者为2844例,单侧窦部斑块者为802例,双侧窦部斑块者为472例,窦部和主干均有斑块者为509例,单纯颈总动脉主干斑块者为76例。其中2351例观察对象的BPV≥9.65mmHg,占观察对象的50.0%;颈总动脉无斑块、单侧窦部斑块、双侧窦部斑块、窦部和主干斑块、单纯颈总动脉主干斑块人群BPV中位数分别为8.74、9.77、10.44、11.93、10.85mmHg,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研究人群BPV的Logistic回归结果:校正其他因素后,双侧窦部、主干和窦部斑块仍为BPV升高的危险因素,其OR值分别为1.284(95%CI1.031~1.599)和1.779(95%CI1.406~2.252)。结论颈动脉窦部斑块与长时BPV的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6.
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血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的关系。方法 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在健康体检职工中随机分层抽取5852人作为观察对象,进行统一血液生化及颈动脉超声检查,5440人符合入选标准,最后有5377人纳入统计分析,并对颈动脉斑块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5377(男性3215,女性2162)名观察对象平均年龄(55.18±11.78)岁。将观察对象按HCY水平的三分位数分成3组,第一分位数组(<11.00μmol/L)1771人、第二分位数组(11.00~ 16.98 μmol/L)1814人、第三分位数组(≥16。98 μmol/L)1792人,有颈动脉斑块者2300例;(2)3组研究人群颈动脉斑块现患率分别为29.9%、43.3%和5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影响颈动脉斑块的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其他因素后第三分位数组HCY仍为颈动脉斑块的危险因素,OR=1.344(95%CI:1.134~1.594)。结论 高HCY与颈动脉斑块的现患率增加有关,是颈动脉斑块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老年人打鼾与颈动脉斑块的关系。方法:对纳入本研究的67例打鼾者和61例健康查体者进行统一鼾症调查问卷及颈动脉超声检查,并对颈动脉斑块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不打鼾者61例,轻度打鼾者18例,中度打鼾者24例,重度打鼾者25例,4组患者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分别为19.7%、44.4%、62.5%和84.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颈动脉斑块的Logistic回归结果,校正其他因素后显示中、重度打鼾为颈动脉斑块的危险因素,其OR(95%CI)值依次为4.378(1.181-16.225)、19.572(3.316-115.528)。结论:老年人中、重度打鼾与颈动脉斑块的患病率增加有关,是颈动脉斑块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老年尖锐食管异物4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老年人食管异物发病率较高,异物种类以尖锐异物多见,由于该类异物嵌顿,在取出过程中常造成组织损伤,加上老年人自身生理特点,处理不当易引起严重并发症。为更好地诊治老年尖锐食管异物,进一步总结临床特点,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现将我院1990-2006年收治的42例老年人尖锐食管异物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0.
鼻腔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鼻腔或鼻窦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malignant peripheral nerve sheath tumors,MPNST)极其罕见,英文文献报道仅18例~([1]),国内报道不超过10例~([2-3]).开滦医疗集团林西医院遇到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