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1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观察自拟方心律灵汤对冠心病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自拟方心律灵汤和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给予盐酸胺碘酮片和常规西药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动态心电图和实验室检查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在心绞痛疗效、中医症状总疗效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在抗快速性心律失常总疗效方面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心律灵汤是治疗冠心病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加味丹参饮预处理对乳鼠缺氧/复氧心肌细胞的延迟保护作用及对蛋白激酶C(PKC)的影响。方法将培养72h的乳鼠心肌细胞随机分为6组,空白组正常培养;血清对照组加50%大鼠血清培养;含药血清组加50%含加味丹参饮的药物血清培养;缺氧/复氧组予缺氧再给氧。缺氧预处理组、加味丹参饮预处理组先给予缺氧预处理和加味丹参饮预处理,24h后再予缺氧再给氧。结果加味丹参饮预处理24h后可防止缺氧/复氧心肌细胞存活率的降低,防止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活性的升高(P<0.01),提高蛋白激酶C活性(P<0.01)。结论加味丹参饮预处理具有延迟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激发细胞内PKC信号转导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通络法治疗冠心病的疗效以及对血管内皮功能、免疫调节的影响。【方法】将82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益气活血通络方,比较2组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和临床症状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皮素-1(ET-1)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1β(IL-1β)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1)治疗后,2组心绞痛疗效及心电图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症状疗效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后,治疗组VEGF含量显著升高,ET-1含量显著下降(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VEGF、ET-1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改善VEGF、ET-1含量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3)治疗后,治疗组hs-CRP、IL-1β含量均显著下降(P<0.01);对照组hs-CRP、IL-1β含量均有下降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改善hs-CRP、IL-1β含量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通络法治疗,能更好地达到缓解心绞痛、改善临床症状的目的,这可能与其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和免疫调节功能等有关。  相似文献   
4.
心血管疾病学是医学学科中的一门基础性学科,对于医学生来讲,这门学科既是重点,也是难点。作为医学必修的基础课,心血管疾病的教学模式和相关策略的实施就显得尤为重要,运用创新性思维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是心血管疾病学科教师研究的重点课题。本文通过对心血管疾病学科的教学方法的深入思考,笔者依据在长期的心血管疾病教学实践中积累的经验,提出一些有效的创新教学策略,并对该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案进行阐述,提高心血管疾病教学的教学质量,完善这一学科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养心通脉饮对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5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养心通脉饮,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综合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7.78%,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9%,两组相比,观察组的心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在治疗以后左心室舒张功能均有所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观察组和对照组相比,左心室舒张功能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采用养心通脉饮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疾病,效果显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左心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便秘     
方药:太子参15g,黄芪20g,当归20g,桃仁10g,瓜蒌15g,玄参15g,厚朴10g,肉苁蓉15g,火麻仁15g。  相似文献   
7.
验方集锦     
婴幼儿泄泻方药 :太子参、白术、茯苓、车前子、大黄。用法 :将上药按2∶1∶1∶1∶1比例称取各药烘烤 ,合研细末过筛备用。每次1g,每日3次 ,年龄小者 ,药量酌减。临用时兑入少许白糖 ,开水调服。结果 :服药3天为1个疗程 ,随访观察不少于2周。96例中 ,痊愈(服药3天内 ,腹泻停止)85例 ,有效(服药3天 ,大便次数明显减少 ,或服药期间 ,腹泻停止 ,停药后又反复者)7例 ,无效(服药后 ,大便次数不减反增或改用它法治疗者)4例 ,总有效率为95 8 %。来源 :周晓东(江西省贵溪市四冶总医院335423) 自拟健脾止泻散治…  相似文献   
8.
1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是否应采用电针治疗,临床尚有争论。有人认为急性期电针治疗会造成日后面肌痉挛。另一种看法认为电针可促进恢复,使恢复更完全,而不会引起面肌痉挛。笔者比较赞同后一种看法。因为电针治疗时面肌收缩跳动与面肌痉挛的发生没有内在的联系。笔者在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即进行电针治疗,除针刺常用的面部穴位之外,还针刺翳风穴及耳前相当于听宫与上关之间面神经尚未分支的部位。据笔者临床观察,针刺这2个部位,能更有效地消除面神经管内的无菌性炎症及水肿,及早解除面神经受压而使周围性面…  相似文献   
9.
云南白药由三七、冰片、麝香、披麻草等中药组成[1],其临床应用范围较广,不仅用于治疗各种跌打损伤,也用于临床其他常见病症。现将1987~1996年有关云南白药临床应用的文献综述如下。1 闭合性软组织损伤陈绍礼等[2]报道:局部组织肿胀、瘀血、疼痛、功能障碍为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主要症状,用云南白药治疗,方法为口服云南白药每次0-5g,每日3次;维生素C每次0-2g,每日3次,5天为1个疗程,一直服到治愈。2 上消化道出血周长绵[3]报道:本组病例以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占多数(44-94%…  相似文献   
10.
颈椎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药:白芍30~60g,木瓜12g,葛根12g,桃仁10g,丹参12g,威灵仙15g,全蝎4g,干地龙10g,穿山甲6g,狗脊12g,甘草3g加减:兼眩晕者加明天麻,头痛者加川芎、白芷,呕吐者加制半夏,疼痛放射至肩背部者加秦艽。用法:每日1剂,水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