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7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通过应用安全警示牌,强化护理人员、患者、陪护三方的安全意识,突出细节管理和人文关怀,建立医院安全文化管理新模式.方法 将使用病人安全警示牌前后1000例住院病人随机分组,进行病人、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调查及缺陷发生率的统计分析.结果 使用安全警示牌后护理缺陷发生率下降,病人或家属、医生满意度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  相似文献   
2.
3.
高血压微量蛋白尿患者的动态血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正庆  董建新  王宝芝  鲁跃华 《四川医学》2007,28(12):1361-1362
目的 了解高血压微量蛋白尿患者动态血压特点。方法 用放免法测定所有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根据结果将高血压患者分为微量蛋白尿组和无微量蛋白尿组。所有患者行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 高血压微量蛋白尿患者昼夜节律消失率、24hSBP、NSBP、24hPP、NPP、NMBP明显高于单纯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DSBP、24hDBP、DDBP、NDBP、DPP、24hMBP、DMBP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微量蛋白尿患者正常的杓型动态血压节律消失较明显,收缩压负荷、夜间收缩压升高明显,收缩压在早期肾损伤具有更重要的作用。ABPM在评价高血压肾脏靶器官损害方面有较好的预测价值。靶器官损害与血压节律异常可能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4.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对高血压患者的动态血压的影响。方法选取62例合并2型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及64例单纯高血压患者,行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昼夜节律消失率、24hSBP、NSBP、24hPP、NPP、NMBP明显高于单纯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正常的杓型动态血压节律消失较明显,收缩压负荷、夜间收缩压升高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病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26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13例,实验组除降压药物外,给予高血压健康教育,进行饮食、生活指导等护理干预;对照组除降压药物及高血压病的一般注意事项外,无其他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定期随访,1年后评价效果.结果:实验组血压控制达标率、生活习惯转换率、药物治疗依从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理干预是高血压病治疗过程中必要的有效治疗内容.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心理教育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意义.方法 5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给予系统的心理教育,对照组一般的健康教育,评价其效果.结果 实验组排便困难、焦虑和腰酸背痛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教育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7.
外伤性截瘫系我科临床常见病,我科门诊采用排针、滞针为主综合治疗该病,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35例患者中,男性30例,女性5例;年龄最大者65岁,最小者15岁,多数为青壮年;损伤部位颈椎为5例,颈胸椎联合伤3例,胸椎8例,胸腰联合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200例(男女各100例)中老年人(40-65岁)进行了血液流变学有关指标的测定.并对检测中发现的49例高粘血症者进行了比较全面的体检与综合分析.结果发现高粘血症者大多数患不同程度的心脑血管病。在测定结果的统计学分析中,有心脑血管病史组(高血压、冠心病、肺心病等)与健康中老年组相比.其血液流变学有关指标均较明显升高.差异非常显著(P<0.01).由此认为:血液流变学测定技术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以作为心脑血管病的普查方法之一.有其许多优点;血液粘滞性的增高可以作为心脑血管病发病前先兆指标.医生可以根据其测定结果选用适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动态血压特点。方法对所有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24hABPM)。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昼夜节律消失率、24hSBP、nSBP、24hPP、nPP、栅明显高于单纯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dSBP、24hDBP、dDBP、nDBP、dPP、24MbP、dMBP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正常诗杓型动态血压节律消失较明显,收缩压负荷、夜间收缩压升高明显。靶器官损害与血压节律异常可能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非糖尿病高血压病患者并微量蛋白尿(MA)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对168例本院就诊及住院高血压病患者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尿微量白蛋白,根据结果将高血压患者分为微量蛋白尿组和无微量蛋白尿组(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微量蛋白尿组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比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该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平均厚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血压病患者常规检测微量蛋白尿可以早期发现动脉粥样硬化,从而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