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30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研究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探讨血管内皮功能受损与BPH的内在联系。方法检测100例BPH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及前列环素(PGI2)水平,并与对照组(80名健康男性)进行比较。结果BPH组VEGF、ET-1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NO、PGI2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vWF水平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PH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受损,提示血管内皮功能变化可能参与BPH的发病。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根治性肾切除术前应用超选择复合式肾动脉栓塞术的临床价值,我们对47例肾癌病人均于术前5~7天给予超选择复合式肾动脉栓塞。栓塞后造影发现瘤体靶血管呈枯枝样改变,无非靶血管栓塞、术中见瘤体缩小、水肿、部分坏死,根治性切除率达95.7%,手术时间平均2.5小时。该术式可作为一种临床治疗肾癌的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3.
ESWL前后肾内血管阻力和尿中GAL与NAG活性变化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测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治疗50例单侧肾结石病人过程中,肾内血管阻力指数(RI)和尿液中β-D半乳糖苷醇(GAL)与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醇(NAG)水平的变化,探讨三者与ESWL所致肾脏损伤及修复过程的关系。结果ESWL后较ESWL前肾内血管RI显著升高(P<0.01);伴尿中NAG水平也明显上升(P<0.05)。而ESWL后1~2周时尿中GAL水平开始升高,且GAL/NAG值呈明显的上升趋势。提示ESWL后所致肾损伤程度与肾内血管RI和尿中NAG水平呈正相关;肾修复时限长短与尿中GAL水平的变化相关,GAL/NAG值的变化可能是肾损伤和修复过程中最有效的临床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4.
肾癌切除术前应用肾动脉栓塞术的体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院自1991年11月~1998年4月在根治性肾癌切除术前采用超选择复合式肾动脉栓塞术治疗肾癌47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47例,男31例,女16例,年龄15~71岁,平均56岁。均有不同程度的腰痛及血尿等症状,经B超、CT、MRI及IVU等检查诊断为肾癌。其中透  相似文献   
5.
前列腺素E1局部注射和安雄联合应用治疗老年性阳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1998年6月~1999年10月采用前列腺素已(PGEI)阴茎海绵体局部注射和安雄口服治疗老年性阳萎患者97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97例阴茎完全不能勃起或动起不坚。年龄60~68岁,平均62.5岁。属器质性阳萎45例,其中单纯有高血压病史者8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病史2例,高血压合并低睾酮5例,单纯低睾酮者30例;属功能性阳萎52例。肛诊检查前列腺增生40例。病史2~20年,平均5.5年。1.2实验室检查夜间阴茎动起试验(NPT)发现,82例在正常范围,而15例无勃起。彩色多普勒阴茎海绵体血流图测定异常6例。治疗前及…  相似文献   
6.
双侧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二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常为单侧 ,累及双侧少见。我们收治 2例双侧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 ,现报告如下。例 1,4 9岁。因全身浮肿伴双侧腰部胀痛 3d入院。尿少 ,乏力 ,无发热 ,无尿频、尿急、尿痛 ,无肉眼血尿。 10年前行左侧卵巢囊肿切除术。月经周期正常。体检 :BP 2 1/ 15kPa。BUN 19.1mmol/L ,Cr 6 92 μmol/L。B超示双侧肾盂、输尿管上段积水。MRU示双侧肾盂、输尿管中上段积水 ,输尿管达盆腔边缘变窄。采用经皮肾穿刺造瘘 ,肾功能恢复至正常水平后 ,手术探查。术中见双侧卵巢多发咖啡色液体囊肿。双侧输尿管中段变硬。钝性分离后 ,…  相似文献   
7.
膀胱全切原位回肠代膀胱术广泛用于治疗男性膀胱癌,效果确切,但用于女性膀胱癌患者的经验很少。近年来,我们对12例女性膀胱癌患者施行膀胱全切原位回肠代膀胱术,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合并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探讨血管内皮功能失调在BPH和EH两种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检测BPH合并EH患者48例,BPH患者53例,男性EH患者40例和正常对照组(35名)的血浆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水平,应用二维超声测量肱动脉血流依赖性舒张功能(FMD),对其血管内皮功能进行评估,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BPH合并EH组、BPH组和EH组ET-1、NO、vWF和FMD水平均有差异(P<0.01);BPH组和EH组间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PH合并EH组分别与BPH组和EH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BPH合并EH、BPH、EH3组患者均出现血管内皮功能受损,提示血管内皮功能失调是BPH及EH的共同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合并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探讨血管内皮功能失调在BPH和EH两种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检测BPH合并EH患者48例,BPH患者53例,男性EH患者40例和正常对照组(35名)的血浆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水平,应用二维超声测量肱动脉血流依赖性舒张功能(FMD),对其血管内皮功能进行评估,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BPH合并EH组、BPH组和EH组ET-1、NO、vWF和FMD水平均有差异(P<0.01);BPH组和EH组间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PH合并EH组分别与BPH组和EH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BPH合并EH、BPH、EH 3组患者均出现血管内皮功能受损,提示血管内皮功能失调是BPH及EH的共同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我院 1999年 2月— 2 0 0 2年 1月 ,采用留置双J管方法治疗 33例急性上尿路梗阻患者 ,均取得了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33例急性上尿路梗阻患者 ,男 2 1例 ,女 12例 ,年龄 2 1~ 6 2岁 ,平均 37.5岁。按病因分 4类 :①双侧输尿管结石 19例 ,其中伴腰腹部疼痛 15例 ,双肾积水 14例 ,发热 9例 ,肾功能不全 8例。②腹膜后、盆腔肿物或腹膜后纤维化 7例 ,均伴不同程度的肾功能不全。③上尿路术后并发输尿管狭窄 6例 ,5例以发热就诊 ,2例于外院行肾造口术。④ 1例子宫内膜异位症致左输尿管下段狭窄者 ,患侧静脉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