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12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肝硬变患者血液流变学改变已有诸多报道,但有关研究肝硬变并发上消化道出血者的报告确甚少。本文通过对肝硬变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血液流变学检测,并与肝硬变非出血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以探讨肝硬变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特征,为缓解病情及防治并发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数字化成像快速胃肠造影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数字化成像快速胃肠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SIEMENSPolystar1000MA多功能数字成像X线机与柯达1120激光照像机连接,随机对140例患者进行快速胃肠道造影检查,并观察其应用效果。结果:140例患者检查阳性率占56%。本组病全忽见食管、胃、小肠及右羊结肠的轮廓、粘膜、分布及功能改变均清楚显示,检查时间比常规方法缩短6-8倍。结论:数字化成像快速胃肠造影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理因素对大学生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影响及心理干预对FD的治疗作用,为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诊断为FD的蚌埠医学院在校大学生62例,分为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心理干预组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4周的心理干预,其方法包括: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疗法和行为疗法;对照组仅应用药物治疗。治疗4周后对2组患者进行SCL-90测试。结果心理干预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等症状因子分值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理干预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因素在大学生FD发病中有重要作用,心理干预对治疗大学生FD有效。  相似文献   
4.
肝纤维化是许多慢性肝病进展为肝硬化、肝癌的共同病理过程,肝穿刺活组织检查作为准确度最高的确诊手段因各种弊端而不能成为常规检查方法。介绍了临床上较为实用的血清学与影像学方法,并分析了其各自的优缺点及研究现状。认为经过专家学者们的不断探索,无创诊断方法的地位日益凸显,在不久的将来有望取代肝活组织检查,成为确诊肝纤维化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背景:肝硬化患者易并发自发性腹膜炎、肝性脑病、感染性休克等并发症,与肠黏膜屏障功能受损、肠道菌群紊乱密切相关。目的:探讨谷氨酰胺(Gln)联合益生菌对肝硬化患者肠黏膜屏障和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4~12月安徽省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肝硬化患者80例,随机分为Gln组、益生菌组、联合组、对照组,各组给予相同的常规保肝、利尿治疗,Gln组、益生菌组、联合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相应药物。Gln组:复方Gln肠溶胶囊400 mg tid,疗程14 d;益生菌组: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1 500 mg tid,疗程14 d;联合组:复方Gln肠溶胶囊400 mg tid+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1 500 mg tid,疗程14 d。试验第1、14 d采用Child-Pugh分级标准评估肝功能;以活性比色法定量检测血清二胺氧化酶(DAO)水平;以显色基质鲎试剂检测血清内毒素水平;以改良的酶学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清D-乳酸水平;以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AST、ALT水平。结果:治疗14 d后,Gln组、益生菌组、联合组的血清DAO、内毒素、D-乳酸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Gln组、益生菌组、联合组的血清内毒素、D-乳酸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且联合组又明显低于Gln组和益生菌组(P0.05)。治疗14 d后,联合组的Child-Pugh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联合组的Child-Pugh评分、血清AST、ALT水平均较其余三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Gln与益生菌联合应用可有效改善肝硬化患者的肠黏膜屏障功能和肝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消化科疾病错综复杂,传统的教学方式很难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及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本研究评估以整合医学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在消化内科疾病教学中的教学效能。  方法  选取2021年1—12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实习的140名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区组法分为对照组(传统教学模式)和实验组(以整合医学为导向的教学模式),2组教学内容相同,每组70人。比较2组消化系疾病的理论考核和病案分析成绩及迷你临床演练评估(Mini-CEX)考试成绩、教学效果及教学满意度。  结果  实验组消化系疾病理论考核、病案分析成绩分别为(45.16±4.37)分及(42.71±5.05)分,显著高于对照组[(43.57±3.81)分、(40.44±4.32)分,均P<0.05)];实验组Mini-CEX考核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疾病诊断、医患沟通技巧、人文关怀、组织效能及整体表现方面的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均P<0.01);实验组非常满意29人,满意35人,对照组非常满意20人,满意29人,实验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以整合医学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显著提高实验组学生的病史采集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加深了理论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将理论知识结合临床实践、发挥学习能动性(P<0.01)。  结论  在消化系疾病教学中,以整合医学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教学效果显著,提高了学生理论考核和病案分析成绩,有利于培养学生病史采集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抽吸活检术(EUS-FNA)在胰腺占位性病变中的临床应用特点。  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22年1月于本院因可疑胰腺占位性病变行EUS-FNA检查的5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62.91±11.21岁,其中男性29例、女性26例。以穿刺样本的组织学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行EUS-FNA检查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其病变特点、胰管情况、穿刺次数及术后并发症等。评价EUS-FNA诊断胰腺占位性病变的敏感度、特异性、准确度,以及影响准确性的临床因素。  结果  55例患者均成功进行EUS-FNA,穿刺成功率100%,所有患者获得穿刺病理。术后不良反应2例,其中1例为腹痛,1例为高淀粉酶血症,经临床常规处理后均恢复良好。经EUS-FNA诊断明确的有48例(87.27%),诊断未明确的有7例(12.73%),诊断敏感度为92.31%(48/52),特异性为100%(3/3),准确度为92.73%(51/55),阳性预测值为100%(48/48),阴性预测值为42.86%(3/7);EUS-FNA的准确性与患者年龄、胰管扩张情况有关(P < 0.05),与性别、血糖、肿瘤标记物、病灶性状、病变大小、部位、穿刺针数、细胞学检查方法等无关(P > 0.05)。  结论  EUS-FNA对胰腺占位性病变诊断的敏感度、特异性、准确度均很高,并发症少见且轻微,为临床提供了有效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8.
一氧化氮与胃肠道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87年发现内皮细胞舒张因子(EDRF)的化学本质是一氧化氮(NO)后,NO成为这十余年来医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分子,被誉为20世纪90年代医学生物领域内最重要的“明星分子”。NO作为一种气态的内源性生物信使,具有活跃而广泛的生化性质,在人体正常功能调节和许多疾病的发生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就近几年来有关NO与常见胃肠道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1 NO在胃肠道内的生成与分布   NO是以L-精氨酸(L-Arg)为底物,在还原性辅酶Ⅱ(NADPH)等因子辅助下,由NO合成酶(NOS)催化生成。现常把NOS分为两种类型[1]:一种为原生酶(cNOS),主要分布于内皮细胞、神经细胞、平滑肌细胞等,需依赖钙离子或调钙蛋白激活、NADPH的参与,才能将左旋精氨酸转化成瓜氨酸,释放出NO,其在体内仅存在几分钟,生成NO量较少;另一种是诱生酶(iNOS),主要分布于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胃肠粘膜细胞等;花内毒素或某些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TNF)、γ-干扰素(INF-γ)、白介素-1(IL-1)和白介素-2(IL-2)等刺激及四氢生物喋呤和NADPH作用下被激活,催化生成NO,由iNOS催化产生的NO量比cNOS要多。哺乳动物如豚鼠、狗和人的胃肠道组织中均有NOS分布。以人为例,迄今已发现口腔、食管、胃、十二指肠、小肠、升降结肠、回盲部、肛门等均有NOS分布。各段密度不同,其中以小肠最多。NOS在胃肠壁全层均有分布,从内到外包括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浆膜层以及肌层和粘膜下层神经丛的神经元及神经纤维中,以环形平滑肌最多。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丹参经肝动脉灌注对大鼠移植性肝癌的治疗作用及在抗肿瘤的同时对移植性肝癌大鼠肝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用45只雄性大鼠,建立Walker-256大鼠移植性肝癌模型,并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丝裂霉素组和丹参组,于给药前后检测各组大鼠ALT、AST,测量各组大鼠肿瘤长短径,计算体积,并计算其增长率。结果:灌注后两给药组肿瘤体积均明显小于模型组(P〈0.01),其肿瘤增长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灌注后丹参组ALT、AST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和丝裂霉素组(P〈0.01)。结论:经肝动脉灌注丹参对大鼠移植性肝癌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对大鼠肝功能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皖北地区812例食管癌流行病学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计皖北地区食管癌的发病现状及发生规律。方法2年间经胃镜检查并经病理确诊的全部812例食管癌病例,依据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进行构成比分析,对其病理学类型进行计数统计,分析其流行病学现状。结果61~70岁年龄段为发病高峰,占42.0%;71~80岁年龄段次之;≤50岁年龄段的中青年食管癌占总发病数的5.9%,男女之比为3.04:1。结论皖北地区为食管癌高发区,但中青年食管癌比率较低,发病高峰年龄亦明显后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