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2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总结同期胸腔镜下双侧肺切除手术治疗双肺多发结节的临床经验。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1月金华市中心医院40例双肺多发结节患者同期行双侧胸腔镜下肺切除术的临床资料。患者均经术前肺部CT、心电图、肺功能等检查行双肺结节定位、评估肺功能储备等情况,据此制定手术方案,行亚肺叶切除手术。考察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病变直径、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数目)及围术期相关指标(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肺功能指标FEV1)、手术方式及术中、术后的并发症;对病理结果、临床疗效,手术相关并发症与手术术式的关联进行分析。 结果 40例患者共切除118个结节;其中恶性肿瘤及癌前病变86个(72.88%),分布于33例患者中,包括癌前病变4例,原发性肺癌26例,其他恶性肺部肿瘤3例;原发性肺癌TNM分期:0期7例,Ⅰ期14例,Ⅱ期4例,Ⅲ期1例,Ⅳ期0例;原发性肺癌伴有淋巴结转移5例,其中4例N1转移,1例N2转移。所有患者恢复顺利,住院期间无死亡病例,手术时间为(139.80±33.12)min,术中出血量为(150.00±23.63)mL,术后住院时间为(5.42±4.23)d,术后并发症包括肺部感染2例,心律失常2例,呼吸衰竭1例,手术相关并发症主要发生在肺叶-肺叶(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肺段-肺段(并发症发生率为50.0%)切除手术的患者。出院时评估术后近期疗效,行肺叶-楔形切除手术的患者中,存在部分无效的病例(2/30,6.67%)。 结论 经术前评估筛选的双肺多发结节患者同期行双侧胸腔镜下肺切除术安全有效,对不同病理类型患者需术前综合评估以确定最佳手术术式,获得更理想的近期疗效,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CD127分子在未治疗和经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HIV-1/AIDS患者外周血CD4+、CD8+T细胞上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8例未治疗的和57例经HAART治疗的HIV-1/AIDS患者外周血CD4+和CD8+T细胞表面CD127分子的表达,以36名健康正常人作对照;同时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HIV-1/AIDS患者血浆中HIV-1病毒载量。结果未经治疗组其T细胞CD4+ CD127+和CD8+ CD127+的表达明显低于治疗组和对照组,且与外周血HIV-1病毒的载量相关,病毒载量越高其CD127分子的表达水平越低;HAART治疗后,CD127在CD4+和CD8+T细胞上的表达水平明显上升,显著高于未治疗组,但仍低于对照组的水平;HAART治疗后,CD127分子在T细胞表面的表达水平与CD4+T细胞数成正相关,外周血CD4+细胞数越多,其T细胞表面的CD127的表达率越高。结论 HIV/AIDS患者外周血CD127分子表达明显减少,HAART治疗后能有效地促进CD127分子在T细胞上的表达,一定程度上能重建T细胞亚群功能及数量。  相似文献   
3.
对心脏右室间隔部进行起搏,能够获得接近于正常生理的心室激动顺序,从而能够在最大限度上保持左、右双心室之间正常的电激动顺序与收缩的同步性,并有效避免起搏对于血流动力学与心功能的消极影响,从而明显改善心脏活动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分析了心脏右室间隔部起搏临床研究现状,探讨了右心室间隔部起搏部位的选择,并展望了心脏右室间隔部起搏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全身麻醉的比率在逐年增高,基层医院由于插管失败所致的医疗纠纷及医患矛盾也在逐年增多.在实施麻醉期间,困难气道的发生率可能达到1% ~ 4%[1].保证气管插管的成功率必须掌握良好的捅管技术,应用好各种设备如:直接喉镜、特殊喉镜、可视喉镜、光棒、纤维支气管镜等.但许多基础医院由于条件有限,没有齐全的设备,对自身设备的应用缺乏临床经验及缺少培训,并且对困难气道术前评估不到位,临床用药不谨慎,处理比较盲目,缺少办法,易造成气道损伤.以下是我院在困难气道处理中应用可视喉镜结合光棒技术比较成功的临床体会,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维生素D联合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婴幼儿中重度湿疹的临床疗效并探究维生素D对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104例中重度湿疹婴幼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2例,对照组用0.1%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维生素D制剂阿法骨化醇滴剂治疗。分析治疗后2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同时检测患儿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血清25-(OH)D3、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IL-2)、IL-4、IL-13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1%,优于对照组(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IFN-γ、IL-2水平较治疗前上升,并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IL-4、IL-13水平较治疗前下降,并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维生素D能调节中重度湿疹婴幼儿免疫功能,因此维生素D联合糠酸莫米松乳膏能提高中重度湿疹婴幼儿治疗疗效,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 探讨单唾液酸四已糖神节经苷酯(GM-1)联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儿童重型病毒性脑炎(SVE)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3例患儿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25例,治疗A组24 例和治疗B组2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A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大剂量IVIG治疗,治疗B组在治疗A组基础上加用GM-1治疗。比较3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脑电图恢复正常时间、治疗前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白细胞介素-6(IL-6)变化。结果 治疗A组、B组意识转清、惊厥控制、热退、头痛呕吐消失、肢体活动恢复、脑电图恢复正常时间及NSE、IL-6水平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A组、B组总有效率及显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B组肢体活动恢复、脑电图恢复正常时间及NSE、IL-6水平明显低于治疗A组(P<0.05),治疗B组总有效率及显效率均明显高于治疗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在意识转清、惊厥控制、热退、头痛呕吐消失时间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三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GM-1联合大剂量IVIG治疗小儿SVE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国务院于1994年10月1日颁布了<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1995~2002年我国连续4次开展全国性碘缺乏病监测工作.过去一直认为上海不是缺碘地区,但1994年对中国十大城市学龄儿童碘营养状况进行的调查中,上海地区儿童的尿碘中位数仅为71.27 μg/L,再次调查则为64.5 μg/L,低于100 μg/L.虽然没有明显的碘缺乏病流行,但仍处于碘营养不足状态.在这种边缘状态下,尤其对于孕妇、哺乳期妇女等需碘量较高的人群来说,尚面临碘缺乏的威胁.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心理痛苦与营养不良之间的关系,为肿瘤患者营养不良的预防及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择352例肿瘤住院患者,应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心理痛苦温度计(DT)及患者主观整体评估量表(PG-SGA)进行问卷调查,了解肿瘤患者心理痛苦与营养不良的现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两者相关性,采用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患者心理痛苦得分为(3.49±2.57)分,显著痛苦(DT≥4分)检出率为41.45%;营养评估得分为(6.64±5.12)分,存在营养不良(PG-SGA B+C)的有255例, 总体营养不良发生率为73.92%;心理痛苦与营养不良程度呈显著正相关(r=0.533,P<0.001);年龄≥60岁、消化道肿瘤、BMI<18.5和存在心理痛苦是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 恶性肿瘤患者心理痛苦及营养不良发生率均较高,存在心理痛苦的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风险更高。因此,医护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对存在营养不良的肿瘤患者除了开展营养干预外,还应重视其心理状况的评估与干预。  相似文献   
9.
1502例呼吸道感染儿童中肺炎支原体感染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是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的一种微生物,是造成儿童、老年人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也是引起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常见病原之一。作者随机采集有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咽拭子,用荧光定齄PCR(FQ—PCR)检测标本中MP含量,该方法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SCN1A基因突变致癫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患儿的临床诊断学特征,为诊疗方案的制定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选择2018年5月—2021年5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医院接诊的46例癫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二代高通量基因测序仪检测患儿SCN1A基因突变情况,对比不同SCN1A基因分型患者的临床诊断学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