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8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研究术中甲状腺不同切除体积与原发性甲亢患者远期复发、甲减、康复分布状态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8年10月我科收治的原发性甲亢并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的45例患者。男6例(13.3%),女39例(86.7%);年龄20~70岁,平均(41.9±7.8)岁;BMR分度:Ⅱ度27例(60%),Ⅲ度18例(40%)。使用CT(GE64排螺旋)进行增强扫描并计算甲状腺体积,按照甲状腺切除百分比X(%)进行分组:X1,80%(含)~85%;X2,85%(含)~90%;X3,90%(含)~95%;X4,95%(含)~100%。随访6个月,统计术后复发、甲减、康复的患者数量。运用SPSS22.0软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以及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随访期间,45例患者术后复发2例(4.44%)、术后甲减3例(6.67%)、术后康复40例(88.89%)。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甲状腺切除百分比是影响患者术后复发、加减、康复的重要因素,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X1、X2组术后复发例数最高,X4组术后甲减例数最高(P 0.05)。X2、X3两组患者术后康复例数最高,而两组之间比较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甲状腺切除百分比与复发、加减、康复患者分布状态之间关系密切。甲状腺切除百分比位于85%~95%的患者术后康复较佳,能够明显减少术后复发或甲减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大肠癌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肠癌病人行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化疗过程均顺利,多为Ⅰ~Ⅱ度毒性反应,自行或给予对症治疗后好转.结论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方案治疗晚期大肠癌疗效肯定,通过精心护理,对化疗顺利完成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了外科手术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方法,及其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取我院1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外科手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没有出现死亡的病例,且临床症状均有明显的改善,其中有4例患者出现手术并发症,并发症率为25%。结论选择最适合的手术方式可以有效的改善临床症状,还可以有效的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4.
姚伟  王博智  王乐浩  陈春来  吴丽娟 《广东医学》2011,32(15):2006-2007
目的 探讨低位直肠癌(肿瘤下缘距肛缘≤7 cm)保肛术后局部复发的预防.方法 回顾性分析157 例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57例手术患者,术后4~60个月出现局部复发28 例(17.8%),其中男16 例(17.0%),女12例(19.0%);病理类型:高分化腺癌2例(11.8%),中分化腺癌8例(1...  相似文献   
5.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c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 pancreatography,ERCP)术后胆管炎属于ERCP术后并发症之一,与患者围手术期状态、手术操作及器械等密切相关,术后胆管炎的发生,增加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甚至可能造成不良的医疗后果及医疗纠纷。对于术后胆管炎的发生,应该明确是否与手术相关,这要求操作者在术前谨慎地对患者的胆道及感染情况进行评估,制定合理的手术治疗方案,并在术后选择合理的治疗药物。本文归纳整理ERCP术后胆管炎的相关研究,综述相关的病因研究、病原学研究、诊断、治疗进展以及预防措施等,以期减少该并发症的发生,使更多患者能够获益。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的血清瘦素(LEP)、可溶性瘦素受体(sOB-R)的表达及两者联合游离瘦素指数(FLI)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分析。方法收集70例经病理确诊的初诊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组)、良性乳腺病患者(良性乳腺疾病组,n=50)及体检健康者(健康对照组,n=50)的血清,检测其血清LEP及sOB-R的表达,并经体质量指数(BMI)校正后分析以上两个指标。将乳腺癌组的试验数据与其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乳腺癌患者LE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及良性乳腺疾病组(P0.05),而sOB-R明显降低(P0.05)。经校正,LEP的表达仍存在组间差异(P0.05);而sOB-R的组间差异消失(P0.05)。乳腺癌组绝经后患者的LEP表达、FLI均与患者的pTNM分期及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且绝经后发生转移、Ⅲ、Ⅳ期患者的LEP水平分别高于无转移及0~Ⅱ期患者(P0.05)。结论检测乳腺癌患者的血清LEP及FLI可能是潜在的评估临床病理的指标,LEP可能促进了绝经期后乳腺癌患者的疾病进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病理性胃胃套叠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结合文献资料回顾性分析1例病理性胃胃套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该组1例和文献报道的4例病理性胃胃套叠患者经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均获治愈。结论及时手术探查是早期诊断病理性胃胃套叠的重要方法,胃大部分切除术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肠恶性淋巴瘤(PGML)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PGML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48例中,发生于胃28例(58.3%),小肠2例(4.2%),回盲部14例(29.2%),结肠4例(8.3%),术前经活检病理确诊为恶性淋巴瘤9例(18.8%),所有病例均接受手术,术后病理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其中B细胞性46例、T细胞性2例。结论 PGML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术前极易误诊。发病率以胃部最高,其次为回盲部,早期诊断、早期手术及术后辅助放、化疗是提高原发性胃肠恶性淋巴瘤患者生存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姚伟  王博智  陈春来 《河北医学》2011,17(3):372-374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病因、诊断、预防和治疗。方法:对我院近5年来收治的24例胃大部切除术后胃排空障碍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有流出道梗阻、毕Ⅱ式胃空肠吻合方式是发生PGS的高危因素,胃排空障碍的诊断主要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钡餐和纤维胃镜检查。本组24例均通过非手术治疗痊愈。结论: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治疗以非手术综合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方案治疗晚期大肠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100例晚期大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方案治疗;对照组采用卡铂、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观察组CR0例,PR25例,近期总有效率为50%(25/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近期总有效率28%(14/50)(P<0.05).结论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方案治疗晚期大肠癌的近期疗效肯定,毒副反应小,患者能耐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