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王再贤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13):181-182
患者,男,36岁。因从高处坠落致足部外伤,在县级医院处理后,嘱其抗感染治疗,来我处就诊。患者既往健康,无药物过敏史,先予以青霉素皮试。皮试液用山东鲁抗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青霉素G钠(80万U/支)配制,国药准字H37020079,批号L070426,浓度500U/ml。于左前臂屈侧腕关节上5cm处常规消毒,皮内注射试验液0.05ml,约2分钟后,  相似文献   
2.
三参饮 三参饮组成:党参10g,苦参10g,丹参30g组成,具有益气活血清热祛瘀之功效。其中党参益气健脾,苦参清热利尿而泄心经之火,丹参活血养血、祛瘀清心。所谓“久病属虚”,以党参补虚,“久病人络”以党参活络。“余邪未清”以苦参清热,符合理法方药。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丹参能扩张冠状动脉和外周血管,  相似文献   
3.
张某,女,22岁,2009年6月2日初诊。病史:患者于5年前开始不明原因出现皮下出血点,伴牙龈出血、流鼻血,在某县级医院诊为特发性血小板性紫癜,(当时检查结果已丢失)曾多方诊治,病情时轻时重。  相似文献   
4.
补虚之法,历有分歧,“健脾”与“补肾”各执己见。中国中医科学院著名中医学家沈绍功教授深刻领悟了张景岳的“阴阳论”,并结合几十年的临床经验,倡导“健脾不如补肾,补肾不如调肾”的观点,并自拟“调肾阴阳方”,用于虚证治疗,疗效极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