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7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报道应用胸脐皮瓣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的治疗效果.方法 应用吻合血管的胸脐皮瓣用于修复前臂、小腿中下段、足跟部及足背部的皮肤软组织缺损22例,应用带蒂胸脐皮瓣修复前臂、肘关节皮肤软组织缺损5例.皮瓣切取面积最小10 cm×8 cm,最大28 cm×29 cm.结果 术后移植皮瓣全部成活,其中2例游离皮瓣术后发生血管危象,经探查处理成活.结论 胸脐皮瓣是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较为理想的皮瓣之一.  相似文献   
2.
迷走右锁骨下动脉又名异位锁骨下动脉,临床较少见。患者多因吞咽困难就诊,可误为食管癌。现报告我院一例如下:患者女,34岁,检查前两个月吞咽偶有噎感,无其他不适。食管钡造影分别在后前位及斜位观察,于胸锁关节以上见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报告B超引导下经皮肾微造瘘气压弹道碎石术48例体会.方法 对2006年9月至2008年11月应用B超引导下经皮肾微造瘘气压弹道碎石术48例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 结果 所有病例均成功建立F16、18肾微造瘘通道.Ⅰ期碎石43例,Ⅱ期碎石5例.平均手术时间98min,平均结石处理时间75min,净石率80%.6例肾结石残留,结合ESWL治愈.随访1~6个月无严重手术并发症. 结论 B超引导下经皮肾微造瘘气压弹道碎石术具有微创、安全、高效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女性尿道断裂临床罕见,我院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患者,女,32岁.妊娠3个月,因被农用三轮车挤伤骨盆部1 h于2007年1月16日入院.  相似文献   
5.
第二足趾改形移植再造拇手指   总被引:9,自引:9,他引:0  
目的 研究第二足趾改形移植方法 ,使再造后的拇手指外观更接近手指. 方法 切取第二足趾腓侧趾动脉皮瓣旋转嵌入狭窄部;在趾腓背侧设计皮瓣,在趾腓侧动脉皮瓣胫侧加设计一横形皮瓣称"T"皮瓣、在横形皮瓣的胫侧加一纵形皮瓣称"H"皮瓣.镶嵌在第二足趾的狭窄的两侧和跖侧.应用在不同形状和不同手指再造. 结果 再造17例22指,手指全部成活,1例趾动脉旋转皮瓣部分坏死,术后1~24个月随访,再造拇手指的外形明显改善,指端变小,趾腹酷似手指指腹,狭窄凹陷区饱满,趾间关节明显伸直. 结论 改形移植方法 能较好改变第二足趾的外形.使之更接近正常的拇指和手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报道应用胸脐皮瓣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的治疗效果.方法 应用吻合血管的胸脐皮瓣用于修复前臂、小腿中下段、足跟部及足背部的皮肤软组织缺损22例,应用带蒂胸脐皮瓣修复前臂、肘关节皮肤软组织缺损5例.皮瓣切取面积最小10 cm×8 cm,最大28 cm×29 cm.结果 术后移植皮瓣全部成活,其中2例游离皮瓣术后发生血管危象,经探查处理成活.结论 胸脐皮瓣是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较为理想的皮瓣之一.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报道应用胸脐皮瓣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的治疗效果.方法 应用吻合血管的胸脐皮瓣用于修复前臂、小腿中下段、足跟部及足背部的皮肤软组织缺损22例,应用带蒂胸脐皮瓣修复前臂、肘关节皮肤软组织缺损5例.皮瓣切取面积最小10 cm×8 cm,最大28 cm×29 cm.结果 术后移植皮瓣全部成活,其中2例游离皮瓣术后发生血管危象,经探查处理成活.结论 胸脐皮瓣是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较为理想的皮瓣之一.  相似文献   
9.
阑尾粪石误诊右输尿管结石1例任知良王友孔王保山病人,男,36岁。因右下腹痛2d就诊。查体:右下腹压痛,无反跳痛。实验室检查:尿RBC12个/HP.腹部平片示右输尿管中下段走行区有0.7cm×0.5cm结石影,静脉肾盂造影示该处输尿管狭窄。诊断为右输尿...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股外侧肌浅区的解剖, 探讨采用股外侧肌浅区肌肉进行动力重建的可行性。方法 2020年3月-2022年12月, 西安凤城医院手足显微外科通过尸体解剖2例4侧, 术中观察和测量21例21侧, 对股外侧肌浅区肌肉的大体形态及厚度、肌肉长度、宽度、肌纤维长度、肌肉表面肌纤维羽状角等结构进行测量, 并对血管、神经在肌肉内的走行进行解剖和测量。结果尸体解剖发现股外侧肌浅区呈梭形, 近端为膜部, 远端是肌肉部分, 起于大转子, 止于髌骨及股直肌;膜的下面肌纤维依次排列起于此处并自上而下止于深筋膜;肌肉表面肌纤维羽状角为(18.9±3.3)°,肌肉厚度为(1.96±0.48)cm;浅区有旋股外侧动脉(LCFA)降支和股神经第2支分布, 相互伴行, 距入肌点前5.0 cm血管外径(2.39±0.52)mm、神经直径(2.64±0.61)mm;进入肌肉后每隔1.0~1.5 cm, 分别向前、后发出分支;神经在入肌点以远0~2.5 cm处, 常有1条向后侧走行的较大的分支进入肌肉, 4侧标本均出现, 术中观察21侧出现率为90.5%, 其直径为(1.23±0.28)mm。结论股外侧肌浅区有独立的血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