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3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妊娠肝内胆汁瘀积症 (ICP)妇女表皮生长因子 (EGF)的变化及其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ABC -Elisa法测定 3 6例ICP妇女血清及胎儿脐静脉血清EGF浓度 ,并与正常妊娠妇女 3 5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ICP组孕妇血清EGF浓度及胎儿脐静脉血清EGF浓度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ICP组胎儿脐静脉血中EGF浓度有随胎儿体重降低而下降的趋势 ,但差异无显著性。ICP组及对照组孕妇血清EGF水平与胎儿脐静脉血清EGF水平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结论 :ICP妇女所发生的IUGR与孕妇血清及胎儿血中EGF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母血、羊水、脐血中三种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8(interleukin-6、8)、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VCAM—1)对胎膜早破、绒毛膜羊膜炎和新生儿预后判断的I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58例胎膜早破及38例正常妊娠孕妇(对照组)母血、羊水、脐血中IL-6、IL-8、VCAM—1水平的动态变化,同时进行胎膜的病理检查。结果胎膜早破组母血、羊水、脐血中IL-6、IL-8、VCAM-1的含量均高于对照组,母血、羊水、脐血中IL-6、IL-8、VCAM—1的含量随破膜时间的延长而增高,尤其破膜时间超过24h增高更为明显。绒毛膜羊膜炎患者母血、羊水、脐血中IL-6、IL-8、VCAM—1水平明显高于非绒毛膜羊膜炎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P〈0.01),胎膜早破组产妇所生新生儿Apgar评分≤7分者,其母血、羊水、脐血中IL-6、IL-8、VCAM—1的含量显著高于Apgar≥8分的新生儿(P〈0.05,P〈0.01)。结论IL-6、IL-8、VCAM—1三种细胞因子联合检测可用于胎膜早破并绒毛膜羊膜炎的早期诊断,对新生儿预后判断也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 60Coγ射线作用下人卵巢癌细胞株A2 780及其顺铂耐药株A2 780 -cp凋亡相关基因Bcl -XL、Bax的表达及在辐照凋亡效应中作用。方法 :分别运用流式细胞技术 (FCM )及RT -PCR方法 ,分析A2 780、A2 780 -cp中Bcl -XL、Bax转录的相对表达与辐照诱导的细胞凋亡率的关系。结果 :A2 780 -cp细胞较其亲本株A2 780细胞有较高水平的Bcl-XL表达 ;辐照后 2h两者呈现不同程度的Bcl-XL、Bax的转录增加及Bcl-XL/Bax比率变化。结论 :不同p5 3基因状态卵巢癌细胞对辐照诱导的凋亡敏感性与肿瘤细胞的Bcl-XL、Bax表达及二者的比率有关  相似文献   
4.
腹腔镜在腹部多脏器联合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妇科子宫以及附件良性疾病合并外科疾病经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43例子宫以及附件良性病变合并胆囊结石、阑尾炎以及肠粘连的患者,选择腹腔镜联合手术,术中行子宫切除、子宫肌瘤剔除、卵巢囊肿剥除术,同时行胆囊切除、肠粘连松解以及阑尾切除术,术中常规病理检查.结果: 手术时间40~178 min,平均(72.0±8.6)min;术中出血(5~120)ml;术后住院(4~7)d,平均(5.4±1.2)d.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64 ~ 8)h,平均24 h.43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无一例中转开腹,无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 多脏器腹腔镜联合手术安全有效,充分体现了微创外科的优越性,但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5.
卵巢肿瘤组织来源较为复杂,而良、恶肿瘤的临床表现无特征性,影像学征象复杂多样,给术前诊断和治疗方案带来一定困难[1,2]。本文分析卵巢肿瘤的CT表现,提高诊断水平。1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比经阴道自然腔道内镜术(NOTES)与经脐单孔腹腔镜术(TU-LESS)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 分析扬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40例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分为NOTES组和TU-LESS组,每组20例。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炎症因子、并发症及切口美观满意度。结果 NOTES组住院时长、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短于TU-LESS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TU-LESS组(P<0.05);NOTES组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P物质水平均显著低于TU-LESS组(P<0.05);两组均未见术后感染及损伤等并发症,NOTES组术后切口美观满意度评分高于TU-LESS组(P<0.05)。结论 NOTES较TU-LESS治疗异位妊娠,术后排气快、疼痛轻、美观度更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宫颈癌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69例宫颈癌患者(癌症组)、75例同年龄层来我院体检的健康女性(对照组)和72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患者(CIN组)为研究对象。比较三组研究对象的血清MMP-1、MMP-2水平;分析宫颈癌患者血清MMP-1、MMP-2水平与临床病理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血清MMP-1、MMP-2水平与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关系;通过Cox回归模型分析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MMP-1、MMP-2水平及二者联合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癌症组的血清MMP-1、MMP-2水平高于CIN组和对照组(P<0.05)。MMP-1、MMP-2高水平组的3年总生存率低于低水平组(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MMP-1及MMP-2水平是影响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MMP-1、MMP-2联合诊断宫颈癌的曲线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母血、羊水、脐血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其组织抑制物-1(TIMP-1)的水平变化与胎膜早破发生的相关性,分析它作为一种新型的生物学标志物对绒毛膜羊膜炎和新生儿预后判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58例胎膜早破及38例正常孕妇(对照组)母血、羊水、脐血中MMP-9/TIMP-1水平的动态变化,同时进行胎膜的病理检查。结果:胎膜早破组母血、羊水、脐血中MMP-9的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尤以羊水中MMP-9水平升高明显,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而TIMP-1水平变化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母血、羊水、脐血中MMP-9的含量随破膜时间的延长增高,破膜时间超过24h增高尤为明显。而TIMP-1则随破膜时间的延长而下降,破膜时间超过24h降低尤为明显。绒毛膜羊膜炎患者母血、羊水、脐血中MMP-9水平明显高于非绒毛膜羊膜炎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而TIMP-1水平则明显低于非绒毛膜羊膜炎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P<0.01)。胎膜早破组产妇所生新生儿Apgar评分≤7分者的母血、羊水、脐血中MMP-9的含量显著高于Apgar≥8分的新生儿(P<0.05,P<0.01),胎膜早破组新生儿Apgar评分≤7分者的母血、羊水、脐血中TIMP-1含量则显著低于Apgar≥8分的新生儿(P<0.05,P<0.01)。结论:MMP-9的异常升高及其抑制物TIMP-1显著下降是胎膜早破发生的重要发病机制。MMP-9/TIMP-1含量变化可以成为一种新的生物学标志用于早期诊断胎膜早破并绒毛膜羊膜炎特别是尚处于亚临床感染状态的孕妇,并有助于评估新生儿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盆腔促纤维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瘤(desmoplastic small round cell tumor,DSRCT)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DSRCT的典型病例,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探讨其CT表现。结果 4例表现为腹盆部多发大小不等的肿块,最大的肿块呈囊实性,位于小肠系膜,无明显钙化;1例表现为双侧卵巢巨大类椭圆形囊实性肿块,密度不均匀,边界不清,周围见转移灶。5例患者肿瘤标记物CA125分别为172.20 U/ml,158.40 U/ml,126.70 U/ml,117.60 U/ml,96.90 U/ml(正常值<35 U/ml)。结论 DSRCT CT表现多样,结合实验室检查对早期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0.
马致南  王亦雄  张磊 《中外医疗》2014,(3):73-73,75
目的探讨3种不同途径子宫全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扬州妇幼保健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120例子宫全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比较,TLH(LaparoscopicHysterectomy,TLH)、LAVH(La—ParoscopicallyAssistedVaginalHysterectomy,LAVH)组显著短于TAH(P〈0.05),而TLH、LAVH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平均治疗费用比较,TLH,LAVH组显著高于TAH组(P〈0.05),而LAVH组显著高于TL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LH安全可靠,失血量少,住院时间短,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是治疗子宫良性病变的一种很好的术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