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针刺加红外线照射五脏调神穴联合药物治疗不寐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80例不寐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地西泮和谷维素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刺合红外线照射五脏调神穴治疗,10 d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对比两组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得分、临床疗效及脑电图主要睡眠参数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PSQI得分得到优化,观察组得分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睡眠参数得到优化,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痊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皆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针刺加红外线照射五脏调神穴联合药物疗法治疗不寐具有较好效果,能够改善患者睡眠质量、脑电图参数,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2.
3.
角膜内皮细胞层的发育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角膜是视觉器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角膜内皮细胞层在解剖形态和生理功能上的完整性是保持角膜透明性的关键。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致力于角膜内皮的研究,在其胚胎发育、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生化特性及病理改变诸方面均取得了一些进展。现将有关资料综述如下: 一、角膜内皮细胞层的胚胎发育——神经嵴细胞分化学说的产生传统的看法认为角膜内皮来源于中胚层,1861年Kolliker确立了这一学说,他认为逐  相似文献   
4.
将保存于 M-K 溶液不同时间的人眼角膜,用扫描及透射电子显微镜作超微结构研究,结合锥蓝活体着色法和角膜穿透移植术后临床效果进行讨论。结果是,应用全眼球前房充气于 M-K 液保存的7只眼球中,保存时间最长者达138小时,角膜内皮表面和内皮细胞细胞器的超微结构均保持完整性,其中6个标本作穿透角膜移植术后,植片均为透明,提示全眼球前房充气保存法达到了中期保存材料的要求和有用时限,其优点是可以避免停滞的房水对内皮细胞的有害作用,保存前又不致于严重损害内皮细胞。保存于 M-K 液的11只游离角膜,其保存时间最长者达118小时,检查结果表明,超微结构在一周内可保持完整,与全眼球保存者无显著差别,其中9只游离保存角膜用于穿透角膜移植术,术后除2例是由于手术合并症等原因致植片混浊外,其余植片均透明。本文结果表明,全眼球前房充气和游离角膜均可以在 M-K 液中保存118~138小时,超微结构可保持相当的完整性,可用于穿透角膜移植手术。  相似文献   
5.
角膜移植手术是治疗角膜病的重要手段,供体角膜的来源在我国仍存在严重困难。新生儿角膜的应用可解决角膜材料的部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在35例(37眼)成熟期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后随访3个月到2年的效果,手术后的主要并发症有:虹膜后粘连6眼,瞳孔夹持1眼,继发膜形3眼,其中一眼在手术后2个月人工晶体后有不均匀膜样混浊,用Nd-yAG激光治疗后视力由0.06提高到0.6。本组病例中用Nd-YAG激光和注水破囊法作晶体前囊切开术后随访3个月以上内皮细胞丢失率无明显差别(P>0.5)。本组37眼中有34眼术后矫正视力>0.5(占92%)。  相似文献   
7.
角膜移植手术日益普及,板层角膜移植既简单又安全。穿透性角膜移植较复杂,术后可产生较多的合并症,而危害最大的为术后眼内炎。多数限内炎是由植片污染所致,报告较多的为细菌、真菌和病毒性感染。还有因使用白血病供体的植片,术后发生眼前节白血病浸润的报告。因此,许多学者对供眼材料的污染问题,给予极大的关注。一、供眼材料的污染环节 (一)尸体眼球的污染正常活体结膜囊内,可以存在某些非致病微生物,这方面的研究较多,已为人所共知。但不论什么死因,人死后,由生前原结膜囊存在的微生物,以及死后受到自然界空气和处理尸体过程  相似文献   
8.
角膜内皮在角膜代谢中具有生物泵的作用,它的组织结构和功能常吸引角膜研究者的注意,所以近年在角膜病理和生理研究中有关角膜内皮的文献日益增多。尽管目前临床角膜内皮显微镜已被广泛应用,但由于角膜内皮显微镜分辨力较底,并且很难进行化学和细胞核分析,所以角膜内皮染色仍然在角膜实验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角膜  相似文献   
9.
自从激光束为光源的激光扫描显微镜(Laser scanmicroscope,LSM)问世以来,已在实验医学和临床医学研究中,显示出它特有的性能。突出的是  相似文献   
10.
本文应用角膜内皮显微镜对88眼术后透明的穿透角膜移植片内皮细胞进行研究分析,受者年龄范围在11~63岁之间。第一组包括47个植片(供者年龄在10岁以下,平均2.3岁);第二组41个植片(供者年龄在10岁以上,平均28.7岁)。结果表明,88例植片术后内皮密度变化与供者年令、死亡至手术时间、手术后时间都存在着负相关关系。植片内皮细胞数减少主要发生在木后一年内,术后3个月时减少27.0%,1年时减少40.9%,1~4年时减少11.6%,手术4年以后植片内皮密度即趋恒定而达到内环境相对稳定状态。幼年供眼组植片内皮损失率与文献所提相似。本文资料亦表明幼年供眼植片术后可保持相当高的内皮细胞密度,这种情况至少保持一年。将两组植片作比较,术后3个月内和术后3月至1年内植片内皮细胞平均密度差别均有高度显著性(t 检验分别为 P<0.001,P<0.005),而手术1年以后两组植片平均内皮细胞密度差别无显著性。对两组植片内皮细胞作多形性形态学分析,提示两组植片各类细胞百分比差别均无显著性,但同一组内植片六边形细胞与其他细胞的百分比之间却存在着明显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