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2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评价基于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脑卒中病人病情评价方法,并与传统护理评价方法进行比较。 方法 选取神经内科病房转入ICU的脑卒中病人67例作为观察组,建立基于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病情评价方法对病人进行病情观察和护理;将普通病房转入ICU的脑卒中病人53例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生命体征测量方法实施护理。比较2组病人转入ICU前24 h护士测量生命体征次数、转入ICU后24 h的APACHEⅡ评分和住院时间。 结果 观察组病人转入ICU前24 h护士测量生命体征次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 < 0.01),转入ICU后24 h的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 < 0.05)。 结论 对普通病房脑卒中病人采用基于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病情评价可提高护士观察病人频率,及时预测病人病情严重程度并予以干预,缩短病人住院时间,有利于提升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
老年与青中年嗜肺军团菌肺炎临床对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11例老年嗜肺军团菌(Lp)肺炎与27例青中年Lp肺炎临床资料比较分析,发现老年组具有多病性、不典型性,易发生全身多脏器功能损害。除两组病人都具有发热、咳嗽、胸片炎性阴影、呕吐、腹泻及低钠血症等共同表现外,老年组突出表现肺、心、脑、肝、肾重要生命器官功能损害。如表现严重呼吸困难,肺多叶受累、呼哀;心肌受累、早搏、房颤;黄疸、转氨酶升高;少尿、肾功衰竭与昏迷。并分析早期多数病例误诊原因。  相似文献   
3.
在日常门诊工作中,见不少青少年的下颌第一磨牙龋坏程度极重,多半已成残冠、残根或慢性脓瘘,长期发炎不能咀嚼,已不能保存而必须拔除。过去拔除后镶假牙,但亦常有因假牙不合适或不舒服而弃之不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降低脑血管介入手术患者泌尿系统的并发症、提升病人生活质量,采用清洁间歇导尿的方式,并对效果进行评价、分析。方法选择200例脑血管介入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应用传统留置导尿方法;实验组应用清洁间歇导尿干预。对比两组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观察清洁间歇导尿在脑血管介入手术后的应用效果,为提高护理质量寻找最佳方法。结果通过研究对比发现,实验组患者的泌尿系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清洁间歇导尿在脑血管介入手术后的应用效果高于传统留置导尿法。结论对于脑血管介入手术的患者,采用清洁间歇导尿可利于患者更快恢复健康,值得在临床上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从心理健康角度研究高考学生的心理压力是否与不同味觉食物的偏好与摄取频率有关联.方法 整群抽样法抽取湖北某中学高考学生300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Cohen感觉压力量表及自制的饮食行为问卷对其味觉偏好性与压力的相关性进行调查及评价.结果 女生心理压力高于男生,喜爱甜食的学生压力指数高于不喜爱甜食的学生,喜爱苦味食物的学生压力指数低于不喜爱苦味食物的学生,高压力组学生摄取甜食及辣味食物的频率高于其他组.结论 因此应加大宣传营养健康饮食知识的健康伦理观,从心理健康角度排解高考学生心理压力,从压力与味觉偏好相关性角度引导高考学生健康饮食.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本医院神经内科5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暴发原因,采取防控措施。方法采用现场和病历资料查看,对发生于该医院神经内科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暴发的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该医院神经内科ICU在2周内连续发生5例患者9例次医院感染,其中肺部感染5例次,其他部位感染4例次。从5例病人痰标本中均检出MRSA阳性,阳性率100%;其中有4例病人标本中同时检出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在5例医院感染患者中,均进行过泌尿道插管,有4例患者实施中心静脉置管,2例患者气管插管和1例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结论此次感染为一起MRSA医院感染暴发,经过积极救治和消毒隔离很快控制了感染疫情。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间歇充气加压在预防脑梗死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就诊的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的12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60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间歇充气加压预防DVT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DVT发生率、血栓标志物、血小板、凝血功能指标水平的变化。结果试验组DVT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6.67%21.67%)(P0.05)。与对照比较,试验组D-D、v WF、PT、a PTT、TT、PLT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比较,试验组Fbg、PDW、MPV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间歇充气加压预防脑梗死患者DVT的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DVT的发生率,同时还可改善患者血清血栓标志物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预见性护理措施对预防脑梗塞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作用与护理满意度。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脑梗塞病人90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预见护理组(45例)与一般护理组(45例)。最终对两组病人下肢DVT率、股静脉血流速度、下肢肿痛、住院天数、护理满意度等进行分析。结果与一般护理组相比,在下肢DVT发生率、股静脉血流速度、下肢肿痛、住院天数等指标上,预见护理组均表现出显著优势(0.00%vs.8.89%,P=0.041;33.57±6.89 vs.14.32±4.51 m/s,P=0.013;6.67%vs.31.11%,P=0.003;10.23±2.46vs.16.38±4.66 d,P=0.027);预见护理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一般护理组(91.11%vs.71.11%,P=0.015)。结论预见性护理措施可以降低脑梗塞患者下肢DVT发生率、改善肢体血液循环及下肢肿痛情况、缩短住院天数,提高病人对护士工作者的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旨在研究不同肠内营养支持对老年卒中合并营养风险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1年12月就诊于我院的急性重度老年卒中病人100例,卒中采用常规治疗方案处理,根据肠内营养支持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A组:给予持续泵入营养支持,55人)和对照组(B组:给予间断泵入营养,45人)。对两组病人治疗前和治疗后的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病人治疗前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两周内观察组前白蛋白和血红蛋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APACHE评分和临床并发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急性期内对于老年重度卒中病人,建议使用持续泵入营养支持方式,虽然短期内营养存在一定不足,但是可以显著改善病人临床症状和较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