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急性心肌梗塞是心内科急症 ,梗塞初期其电生理极不稳定 ,很容易室颤而死。但经过积极心肺复苏成功后 ,能不能溶栓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我院心内科自 1996年 5月至今已成功复苏了 11例心肌梗塞心跳骤停病人 ,对其中 3例进行了溶栓 ,以此总结如下 :病例介绍例 1 男 ,5 7岁。咽部不适 ,颈部及左肩部疼痛 10天 ,其间曾晕厥 1次 ,于 1996年 5月 14日来我院。经查心电图以急性心肌梗塞收入院。查体 :T37 8℃ ,P114次 /分 ,BP13/ 9kPa ,双肺未闻及干湿罗音 ;心浊音界向左下轻度扩大 ,心律齐 ,心音低钝。心电图示I、aVL、V1~V4 导联…  相似文献   
2.
随着时代的进步,现代人由于体力活动减少,高脂肪、低纤维素饮食、肥胖、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增高.糖尿病的并发症是降低生活质量、增加死亡率的隐形杀手.糖尿病的并发症与高血糖及血糖的波动有密切关系.胰岛素的发现给糖尿病病人带来了福音.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最常见的副作用是低血糖,且血糖波动大.而胰岛素泵可模拟人的B细胞分泌方式,更符合生理需要,有利于血糖的控制.  相似文献   
3.
牛永国  孟波 《临床医学》2009,29(2):105-105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而糖尿病足感染又加速糖尿病患者的致残、致死进程,因此及时了解糖尿病足感染的病原菌,选择有效抗生素,尽快消除感染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我们对我院2005年8月至2007年10月收治45例糖尿病足感染中培养出的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便为临床提供有效的治疗措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了解糖尿病足感染的病原菌,选择有效抗生素,尽快消除感染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我们对我院2005年8月-2007年10月收治45例糖尿病足感染中培养出的4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6.
牛永国  孟波 《黑龙江医药》2009,22(3):397-398
目的: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发病诱因,代谢指标和伴随疾病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我院2005-2007年住院的30例DKA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主要诱因为感染和胰岛素使用不规则共占53.4%,18例DKA患者二氧化碳结合力为(co2-cp)〈10mmol/l,11例血尿酸〉400umol/l,其中2例〉700umol/l的DKA患者死亡;7例DKA患者血肌酐高于正常,1例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结论:DKA患者的预后与co2-cp、血肌酐和血尿酸的水平以及伴随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7.
牛永国 《临床医学》2010,30(8):51-5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临床特点及下肢血管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例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的患者行下肢血管彩超,CTA及DSA造影检查,根据血管狭窄情况选择介入治疗方式,全部病例均行动脉造影及动脉球囊扩张或支架成形术。结果 20例糖尿病患者均表现为静息痛及间歇性跛行,下肢血管超声及CTA显示糖尿病下肢动脉有不同程度的斑块、狭窄与血栓形成,病变累及下肢股动脉、髂动脉及胫前、足背动脉。介入治疗后,所有患者均行胰岛素控制血糖,抗凝、活血化淤改善微循环,治疗后患者下肢血管灌注得到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体征均明显缓解,踝肱指数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血管DSA造影检查可以准确了解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的阻塞部位及程度,血管内介入治疗安全、有效,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