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4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浓度的酒精灭活骨肉瘤细胞 (OS- 732 )后细胞内部结构变化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75%和 95%酒精灭活骨肉瘤细胞 ,光镜和电镜下观察细胞形态 ,MTT法检测细胞活性。结果 :灭活后的细胞内部结构发生明显改变 ,形成不可逆性损伤。 MTT法检测证明处理后的肿瘤细胞已无生存能力。结论 :两种浓度的酒精对骨肉瘤细胞的灭活是有效的 ,为临床上骨肉瘤的保肢治疗提供良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骨的形成、骨折的愈合和骨的改建过程中均有生长因子参与,本文旨在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骨形成骨愈合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4-06/09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骨科研究所完成。选用SD大鼠40只制作骨缺损模型,随机分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组、骨形态发生蛋白4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骨形态发生蛋白4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多克隆抗体+骨形态发生蛋白4组,每组10只。将充满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骨形态发生蛋白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骨形态发生蛋白4的7mm明胶海绵条分别置入该组骨弧形缺损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多克隆抗体+骨形态发生蛋白4组在骨缺损模型建立后,腹腔注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多克隆抗体400ng,每3天1次,共3周。术后第3,6周分别选取5只拍摄X射线片观察骨形成情况,同时取骨缺损处标本光镜检查其病理改变。结果:实验过程中40只大鼠无死亡,均进入结果分析。影像学显示在第3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组骨缺损处没有骨形成;骨形态发生蛋白4组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骨形态发生蛋白4组的5只大鼠骨缺损处均有骨形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骨形态发生蛋白4组的骨形成比骨形态发生蛋白4组范围大、密度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多克隆抗体+骨形态发生蛋白4组骨缺损处的骨形成范围较骨形态发生蛋白4组少,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骨形态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探讨动力性与静力性腰肌劳损的最适疗法.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对2007年12月-2009年1月我院脊柱外科门诊病例751例腰肌劳损患者进行按动力性、静力性分类,并分别随机分配至理疗按摩、电刺激、功能锻炼及药物治疗4个治疗组治疗2周,继而分别进行近、远期随访评价其近、远期疗效.结果 理疗按摩对于静力性腰肌劳损的近期疗效优于动力性腰肌劳损(P<0.01),远期疗效无明显差异;电刺激对于动力性腰肌劳损的近、远期疗效均优于静力性腰肌劳损(P<0.01);功能锻炼对于静力性腰肌劳损的近、远期疗效均优于动力性腰肌劳损(P<0.01);药物治疗对于动力性腰肌劳损的近期疗效优于静力性腰肌劳损(P<0.05),远期疗效无明显差异.结论 动力性腰肌劳损的最适疗法为药物治疗结合电刺激疗法,最佳单一疗法为电刺激疗法;静力性腰肌劳损的最适疗法为理疗按摩结合功能锻炼,最佳单一疗法为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5.
背景:骨巨细胞瘤传统治疗方法复发率高,而对其机制的日益了解及肿瘤型假体在骨肿瘤切除中的成功应用,为提高骨巨细胞瘤的治疗效果提供了更广阔的前景。 目的:总结肿瘤型假体在骨巨细胞瘤治疗中的作用及该肿瘤目前的治疗进展、发病机制。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2000-01/2010-10 PubMed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相关文章,中文检索词为“骨巨细胞瘤,研究进展”,英文检索词为“giant cell tumor of bone,tumor-type prosthesis,therapy research”。共检索到文献475篇,保留符合标准的35篇进行综述。 结果与结论:治疗骨巨细胞瘤的传统方法是手术切除,并根据情况对切除后产生的骨缺损进行重建。将各种骨重建方法进行比较得出,应用肿瘤型假体治疗骨巨细胞瘤效果更好,不仅能使患者获得患肢或患椎的即刻稳定性,而且并发症少,相对于其他的重建方式明显降低了假体置入后复发率,实现了肿瘤的广泛切除。但肿瘤型假体的应用并不能完全避免置入后肿瘤的复发。最近针对骨巨细胞瘤形成信号通路的研究取得了成果,为降低置入后复发率及不能手术的患者提供了新疗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4-苯基丁酸对脊髓损伤大鼠的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Allen's法操作方法建立脊髓损伤模型,将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SCI组)和4-苯基丁酸钠治疗组(4-PBA组);对三组大鼠进行脊髓运动功能(BBB)的评分;应用HE染色检测各组大鼠脊髓的损伤情况;采用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M...  相似文献   
7.
痛风性膝关节炎的关节镜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关节镜对痛风性膝关节炎的诊断价值和近期疗效。方法对22例痛风性膝关节炎患者作膝关节镜检查观察其镜下表现,多点取病变组织做病理检查,将水肿增厚的滑膜和尿酸盐结晶尽可能清除,彻底冲洗。术后观察手术疗效,常规服用治疗痛风的药物。结果术前9例误诊为其他关节炎者术中确诊为痛风性关节炎,13例术前拟诊痛风性关节炎术中得到进一步的证实。22例均获随访,时间3~24个月,膝关节肿胀、疼痛明显减轻,功能改善明显,HHS评分由术前10~58(43±8.3)分到末次随访时提高到80~98(90±4.6)分,疗效评定:优9例,良13例。结论关节镜手术能较直观诊断痛风性关节炎,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张力带钢丝法治疗肩锁关节脱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张力带钢丝法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治疗经验。方法 :对肩锁关节脱位 Tossy分类 °和 °的 66例病人 ,68个患肢进行手术治疗 ,采用张力带法固定 ,随诊 3个月~ 6年。结果 :优64例 ( 66个患肢 ) ,占 97% ;良 2例 ,占 3%。无一例出现并发症。结论 :切开复位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固定牢靠  相似文献   
9.
目的:血管生成与早期骨形成密切相关,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是最有利的血管生成因子。探讨骨形态生成蛋白在骨生成过程中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14—05/08在吉林大学预防医学院地方病研究所完成。取12周龄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骨形态发生蛋白42mg组、骨形态发生蛋白44mg组、骨形态发生蛋白46mg组,每组10只。①模型建立:大鼠氯氨酮腹腔注射麻醉后,于右侧股骨前外侧长约2cm处分离至肌肉间隙,骨形态发生蛋白组置入充满不同剂量骨形态发生蛋白4的7mm明胶海绵,对照组肌间隙仪置入明胶海绵,缝合伤口。②肌肉组织标本病理观察:分别于术后3,7d每次每组随机选取5只在麻醉状态下处死,取肌肉组织标本进行光学显微镜观察。③肌肉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RNA的表达测定:确定大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内对照β-肌动蛋白引物序列,取聚合酶链反应扩增产物做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结果:40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各组大鼠肌肉组织标本病理改变:伤后3d骨形态发生蛋白各组比较差别不显著。伤后7d可见软骨细胞分泌的骨基质成分出现,并且随着骨形态发生蛋白4剂量的增加而增加。②各组大鼠肌肉组织标本血管内皮生长因子RNA的表达:伤后3d骨形态发生蛋白各组表达未检出。伤后7d电泳分析可见,血管内皮生长因子/β-肌动蛋白,骨形态发生蛋白42mg组,4mg组和6mg组均显著高于与对照组(0.92&;#177;0.14,1.07&;#177;0.11,1.09&;#177;0.19,0,P〈0.05),骨形态发生蛋白46mg组显著高于骨形态发生蛋白2mg组(P〈0.05)。结论:实验结果论证了骨形态发生蛋白引诱骨形成过程中刺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形成,并且随着骨形态发生蛋白4剂量的增加而增加,进一步促进和加速骨形成。  相似文献   
10.
背景:骨巨细胞瘤传统治疗方法复发率高,而对其机制的日益了解及肿瘤型假体在骨肿瘤切除中的成功应用,为提高骨巨细胞瘤的治疗效果提供了更广阔的前景。目的:总结肿瘤型假体在骨巨细胞瘤治疗中的作用及该肿瘤目前的治疗进展、发病机制。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2000-01/2010-10PubMed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相关文章,中文检索词为"骨巨细胞瘤,研究进展",英文检索词为"giant cell tumor of bone,tumor-type prosthesis,therapy research"。共检索到文献475篇,保留符合标准的35篇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治疗骨巨细胞瘤的传统方法是手术切除,并根据情况对切除后产生的骨缺损进行重建。将各种骨重建方法进行比较得出,应用肿瘤型假体治疗骨巨细胞瘤效果更好,不仅能使患者获得患肢或患椎的即刻稳定性,而且并发症少,相对于其他的重建方式明显降低了假体置入后复发率,实现了肿瘤的广泛切除。但肿瘤型假体的应用并不能完全避免置入后肿瘤的复发。最近针对骨巨细胞瘤形成信号通路的研究取得了成果,为降低置入后复发率及不能手术的患者提供了新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