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 miR-126在体内是否具有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及侵袭转移的功能。方法利用慢病毒载体构建稳定过表达miR-126的结肠癌细胞系 HCT116,将实验组及对照组细胞分别进行裸鼠皮下及尾静脉成瘤体内实验。结果成功构建稳定过表达 miR-126细胞系 HCT116;裸鼠皮下成瘤实验结果显示过表达 miR-126实验组皮下移植瘤瘤体平均体积明显小于其对照组瘤体体积(P <0.05);尾静脉成瘤组中稳定过表达 miR-126实验组肺部转移灶的平均数目、面积均明显小于其对照组(P<0.05)。结论裸鼠移植瘤实验证实 miR-126在体内具有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及侵袭转移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患者,女,60岁。因反复咳嗽、间断发热4个月,活动后气促2个月在当地医院行胸部CT提示右肺中叶感染。行抗感染及正规抗结核治疗2个月,患者症状反复,病灶无吸收,并逐渐出现活动后气短,行支气管镜检查提示右中叶支气管腔狭窄,考虑支气管内膜结核,行氩等离子体凝固(APC)治疗。因咳嗽加重并痰中带血,气短无缓解,肺部CT示感染加重,故转至我院。入院查体:颈部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双肺呼吸音粗糙,右中  相似文献   
3.
支气管肺淀粉样变临床罕见,现报道本院成功救治确诊气管淀粉样病变1例患者,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及介入方法综合应用的能力。
  1临床资料
  患者,男,54岁,因反复咳嗽1年,活动后气喘1个月,呼吸困难2d入院。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干咳为主,无胸闷、气喘,无发热、盗汗,在当地医院拍胸片及胸部CT 均未见明显异常,查血常规红细胞沉降率正常,行抗感染治疗无效,诊断考虑咳嗽变异型哮喘,加用阿斯美胶囊及强的松片口服,患者症状减轻,但停药后易反复。近1个月出现活动后气喘,当地医院诊断考虑支气管哮喘,抗感染、平喘治疗无效,症状仍逐渐加重。近2d突发呼吸困难,自诉以吸气困难为主,不能平卧,来本院进一步诊治。入院后体检:神志清楚,端坐位,呼吸24次/分,口唇轻度紫绀,颈静脉无怒张,喉部及双肺可闻及吸气相鼾音,未闻及湿性啰音,心率118次/分,节律齐,腹软,无压痛,双下肢无水肿。既往无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病史。入院后查胸部(气管)增强CT 扫描加三维重建提示气管壁增厚、管腔狭窄、气管前壁占位,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狭窄段长约48.01 m m ,考虑气管癌可能性大(图1、2)。血常规示白细胞6.14×109/L ,中性粒细胞76%,血色素120 g/L ,红细胞沉降率28 mm/h ,肝、肾功能正常,心肌酶谱、凝血功能正常。肺癌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希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片段19(Cyfra211)全部为阴性。输血前一套全部为阴性。静息状态下经皮血氧饱和度87%(未吸氧)。因患者病变位置较高、近声门,且淀粉样病变易复发,累及全程气道病变多见,不倾向外科手术切除,故选择支气管镜下介入治疗。术前向患者及家属充分说明介入治疗的必要性及术中风险,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与配合。急诊全身麻醉下置喉罩,呼吸机辅助通气,支气管镜经喉罩进镜检查:气管距声门约2.5 cm可见气管上段新生物向腔内生长,阻塞管腔约95%,外径5.6 mm气管镜可挤入,肿物基底宽,表面凹凸不平,狭窄段长约3.5 cm(图3)。  相似文献   
4.
慢性咳嗽是呼吸科患者就诊的常见原因。通常慢性咳嗽是指疗程超过八周以上的咳嗽,咳嗽是唯一的或主要的临床症状,患者无相应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史,胸部体检和胸部CT都无明显异常,常规抗感染治疗或止咳效果差或易反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测β-连环蛋白(β-catenin)及抑癌基因ING1的蛋白表达产物p33~(ING1)在肺癌中的表达。方法纳人40例肺癌组织标本(肺癌组)和10例正常肺组织标本(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β-catenin及p33~(ING1)蛋白在2组中的表达,并分析p33~(ING1)蛋白表达与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肺癌组和对照组p33~(ING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5%和100.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组中β-catenin阳性表达率为81.2%,异常表达率为64.4%,p33~(ING1)与β-catenin阳性表达率呈正相关(r=0.6324,P<0.05)。p33~(ING1)表达与性别、年龄、病理组织学类型等无关(P>0.05),而与分化程度、TNM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等有关(P<0.05)。结论β-eatenin的异常表达及p33~(ING1)表达与肺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联合检测其表达水平的变化对肺癌的早期诊断、恶性程度判断及基因介导治疗等方面均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讨常见慢性咳嗽的病因及疾病表现的临床意义,为经验性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按慢性咳嗽的病因诊断流程对160例患者的病因构成进行分析,比较常见病因慢性咳嗽患者的咳嗽时相、性质、诱发因素及相关伴随症状,统计方法采用U检验,计算P值.结果 共入选160例2009年1月至12月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呼吸科门诊慢性咳嗽患者,其中常见病因分布依次为咳嗽变异性哮喘(CVA) 72例占45.00%、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 54例占33.75%、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 14例占8.75%、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9例占5.63%,其他病因共11例、占6.87%.不同病因组临床表现有差异.CVA患者夜间咳嗽构成比为52.8(38/72),明显高于其他病因;UACS患者以白天咳嗽为主,70.2%伴有鼻后滴流症状,且绝大部分伴有鼻炎相关症状或有鼻炎病史,高于其他各组;GERC患者饮食相关咳嗽占66.7%,77.8%伴有反流症状明显高于其他病因组;上述症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EB患者临床症状无特异性.结论 各种病因的慢性咳嗽具有一定的临床特征,慢性咳嗽病因构成及咳嗽时相、部分伴随症状对病因诊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分子化合物I T E对人小细胞肺癌H446干细胞增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免疫荧光法检测人肺癌H446干细胞中Oct4蛋白的表达.MTT法测定ITE对肺癌H446干细胞增殖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ITE对Oct4和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与H446亲本细胞相比,富集干细胞中Oct4的表达明显增加(P<0.05).与DMSO组相比,ITE呈浓度梯度依赖性地降低H446富集干细胞活力,20μM的ITE处理24 h可降低富集干细胞活力至0.46±0.03(P<0.05).与Control组相比,ITE显著下调富集干细胞中Oct4及Bcl-2蛋白表达(均P<0.05).结论:小分子化合物IT E可通过下调干细胞转录因子Oct4和凋亡抑制基因Bcl-2,抑制人H446干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蛋白酪氨酸磷酸酶非受体型22(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nonreceptor 22,PTPN22)1858C/T基因多态性与肺结核(TB)易感性的关联。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ABSE、CJFD、CBM、CNKI、VIP及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间截至2023年3月1日,收集关于PTPN22 1858C/T基因多态性与肺结核易感性的病例-对照研究,初步筛查出10篇文献。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由两名评价者分别对相关文献进行选择,以及资料进行提取和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1和Statal 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5个病例-对照研究最终被纳入,其中病例组851例,对照组976例。在本研究的3种遗传模型中,纳入的结果同质性均较好。Meta分析结果在各遗传模型中显示,PTPN22 1858C/T基因多态性与肺结核易感性的关联有统计学意义(显性遗传模型:CT+TT vs CC:OR=0.39,95%CI 0.23~0.67;共显性遗传模型:CT vs CC:OR=0.39,95%CI 0.23~0.67;T vs C:OR=0....  相似文献   
10.
正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allergic angitis granulomatosis,AGA或Churg-Stuauss syndrome,CSS)是一种主要累及中、小动脉和静脉,以哮喘、血和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嗜酸细胞性坏死性血管炎伴有坏死性肉芽肿为特征的系统性血管炎~[1]。1951年由Churg和Strauss两位病理学家首先报道,故又称CSS。该病临床少见,国外报道发病率为2.2-6.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