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7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肠溶片在门脉高压症术后早期应用预防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选择我院2013-2014年因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施行脾切除术2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00例。门脉高压术后血小板升高≥500×10^9/L开始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0.15g/d作为对照组;门脉高压术后血小板恢复正常(100-300×10^9/L)开始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0.15g/d作为实验组。统计两组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例数。结果实验组术后形成门静脉系统血栓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手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脾切除术后血小板升高,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术后动态监测血小板总数、常规彩超检查及早期阿司匹林肠溶片行抗凝祛聚疗法是预防门静脉高压症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本地区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分型的分布情况,观察乙型肝炎基因分型对阿德福韦酯抗病毒疗效的影响.方法 对285例慢性乙型肝炎(其中HBV基因型B型219例,C型66例)用阿德福韦酯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进行分析,观察治疗12周、24周、48周及96周丙氨酸转氨酶(ALT)、HBV DNA定量、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定量.结果 阿德福韦酯治疗12周时B组以及C组HBV DNA转阴率为30.6%及36.4%,HBV DNA下降均值为(1.36±0.98)eopies/ml及(1.31±1.40)copies/ml(P>0.05);治疗24周两组HBV DNA转阴率分别为33.8%及42.4%,HBV DNA下降均值为(2.19±1.18)copies/ml及(2.22±1.10)copies/ml(P>0.05).治疗48周两组HBV DNA转阴率分别为38.8%及45.5%,HBV DNA下降均值为(2.98±1.24)copies/ml及(2.97±0.92)copies/ml(P>0.05).治疗96周两组HBV DNA转阴率分别为44.8%及48.5%,HBV DNA下降均值为(3.41±1.68)copies/ml及(3.50±1.72)copies/ml(P>0.05).治疗12周后B、C两组HBeAg转阴HBeAb出现分别为10.6%vs 8.6%及11.6%vs 9.3%,24周后B、C两组HBeAg转阴/HBeAb出现分别为14.6%vs 11.3%及16.3%vs 11.6%,48周后B、C两组HBeAg转阴/HBeAb出现分别为27.8%vs 21.2%及25.6%vs 20.9%,96周后B、C两组HBeAg转阴/HBeAb出现分剐为36.4%vs 25.2%及39.5%vs 25.6%,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LT复常率12周为59.8%vs 47.0%(P<0.05),24周为60.3%vs 63.6%,48周为76.3%vs 77.3%,96周为80.0%vs 80.3%,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B型及C型,病毒应答、生化应答及血清学应答相当,阿德福韦酯时HBV基因B型及C型疗效无明显影响.本地区HBV基因型以B型为主,C型次之,未发现A、D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乙酰肝素酶(Heparanase,Hpa)、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及CD34在慢性乙型肝炎(乙肝)到早期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中的表达与微血管密度(microvascular density,MVD)的关系及其病理和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14例早期肝细胞肝癌(早期HCC组)、70例乙肝后肝硬化(乙肝后肝硬化组)、70例慢性乙肝(慢性乙肝组)和10例正常肝组织(正常对照组)中Hpa、b-FGF、CD34的表达水平.对各组肝组织中Hpa、b-FGF表达进行半定量计数,CD34阳性微血管进行MVD计数.对各组肝组织的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早期HCC组肝组织中Hpa阳性表达率为57.1%(8/14),明显高于慢性乙肝组的20.0%(14/70)和乙肝后肝硬化组的28.6%(20/70)(P<0.05).早期HCC组肝组织中b-FGF(+-++)阳性表达率为85.7%(12/14),明显高于慢性乙肝炎组的52.9%(37/70)和乙肝后肝硬化组的57.1%(40/70)(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早期HCC组肝组织中,b-FGF表达与MVD值呈正相关(r=0.808,P<0.01),Hpa表达与MVD值呈正相关(r=0.645,P<0.05),b-FGF表达与Hpa表达亦呈正相关(r=0.629,P<0.05).病理检查结果示:早期HCC组肝组织中CD34呈广泛、窦隙状强阳性表达,而在慢性乙肝组及乙肝后肝硬化组肝组织中肝窦多为呈阴性.结论 Hpa、b-FGF、CD34在早期HCC中的阳性表达高于非肝癌组织,为早期HCC与非肝癌组织的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硬化胃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357例肝硬化胃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其病死率、死因、急诊止血方式等情况,先后通过单因素分析及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来研究对死亡具有显著影响的独立预后指标。结果357患者中,轻度出血84例(23.5%),中度出血219例(61.3%),重度出血54例(15.2%)。药物组、内镜组、三腔二囊管组及联合组急诊止血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组总病死率11.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胃镜检查及出血程度是死亡的独立预后指标,其中胃镜检查是保护性因素。结论肝硬化胃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程度以中度为主,病死率较既往明显下降。不同急诊止血方式效果相当。早期的胃镜检查有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肝)患者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前后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频率的变化情况。方法慢性乙肝患者30例(干扰素组),经干扰素α1b(50μg)治疗6个月;肝炎病毒标志物阴性,肝功能正常的健康志愿者10例(正常对照组);尸检正常肝组织10例(尸检组)。采集干扰素组和正常对照组6个月前后的抗凝外周血,收集干扰素组抗病毒前和尸检组的肝组织。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reg的频率(Treg/淋巴细胞的百分比);免疫组化检测肝组织中Foxp3的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外周血Foxp3 mRNA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HBV DNA的相关性。结果干扰素组治疗前Treg的频率为(1.18±0.45)%,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0.55±0.13)%(P<0.01),Treg的频率与ALT、AST的变化均呈正相关(r=0.69、0.72,均P<0.01),而与HBV DNA无明显的相关性(r=-0.06,P>0.05);干扰素组治疗6个月后Treg的频率为(0.74±0.19)%,明显低于治疗前。免疫组化和RT-PCR可以对该结果鉴定和印证。结论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中Treg的频率升高,干扰素α1b治疗能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Treg的频率。  相似文献   
6.
7.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