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46篇
  免费   312篇
  国内免费   120篇
医药卫生   4778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225篇
  2022年   167篇
  2021年   133篇
  2020年   156篇
  2019年   169篇
  2018年   143篇
  2017年   91篇
  2016年   92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199篇
  2013年   202篇
  2012年   256篇
  2011年   217篇
  2010年   250篇
  2009年   212篇
  2008年   183篇
  2007年   167篇
  2006年   144篇
  2005年   141篇
  2004年   197篇
  2003年   170篇
  2002年   122篇
  2001年   121篇
  2000年   119篇
  1999年   99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80篇
  1996年   66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17篇
  1979年   7篇
  1977年   8篇
  1976年   15篇
  1975年   11篇
  197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口腔肿瘤是常见的肿瘤之一,居全身恶性肿瘤的第6位,全球每年新发病例数达36万,死亡病例约18万[1]。口腔肿瘤主要影响吞咽、咀嚼、唾液分泌、言语功能以及外貌的改变,同时患者及其家庭的社会关系、认知、社交、情感等功能也有损失[2,3]。随着社会经济与卫生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越来越重视追求生活质量而非生存数量。在评价指标上,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已逐渐成为评价肿瘤等疾病患者的生理、心理、角色功能及社会适应等多个方面健康状况的综合指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对口腔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较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 检测蒜氨酸最低抑菌浓度(MIC)与最低杀菌浓度(MBC),探讨蒜氨酸体内外抗菌机制。方法 体外微量稀释法检测蒜氨酸MIC和MBC,荧光显微镜观察菌体表面蒜氨酸,探讨蒜氨酸抗菌机制。体内蒜氨酸和青霉素分别治疗金葡菌感染家兔脓肿,检测脓汁标本中细菌存活情况,探讨体内蒜氨酸抗菌作用。结果 蒜氨酸对大肠杆菌、伤寒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的MIC分别为3.047 μg·mL-1、6.094 μg·mL-1、0.386 μg·mL-1、0.386 μg·mL-1,蒜氨酸体外无杀菌活性。浓汁标本:死菌率蒜氨酸治疗组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 < 0.01),与青霉素治疗组无明显差异(P > 0.05);活菌率蒜氨酸治疗组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P < 0.01),与青霉素治疗组无明显差异(P > 0.05)。结论 蒜氨酸与菌体蛋白、细菌酶蛋白结合阻断细菌与环境物质交换,抑制细菌生命活动,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无杀菌活性;蒜氨酸体内代谢成大蒜素,具有较强杀菌作用。  相似文献   
4.
综述护士个人-组织契合度的概念、评估工具以及现状,通过分析影响护士个人-组织契合度的因素,明确提高护士个人-组织契合度的策略,以期为护理管理者改善护士工作环境,构建良好稳固的护理队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分析直肠癌患者保肛术后吻合口漏的影响因素和预后情况。收集2008年1月—2014年1月行直肠癌保肛术2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术后患者出现吻合口漏的时间,分析影响吻合口漏的因素。术后吻合漏情况:在术后5.6 d(2~13 d)确诊43例患者出现吻合口漏。行预防性肠造口术患者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为9.2%(8/87),明显低于未行预防性肠造口术患者23.5%(35/149,χ2=73532,P=0.006)。吻合口漏严重程度:5例A级患者,23例B级患者。15例C级患者,其中3例行单纯的漏口修补术,2例腹腔冲洗引流,3例行漏口修补联合肠造口术,另外7例行肠造口术。发生吻合口漏的影响因素:术前白蛋白(AIb)35 g/L、肿瘤下缘距肛缘距离≤5 cm、新辅助放化疗为吻合口漏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预防性肠造口为吻合口漏的保护因素。术后随访及预后分析: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48个月(15~69个月),发生吻合口漏组患者的生存率为72.1%,明显低于未发生组82.4%(P0.05)。术前AIb35 g/L、肿瘤下缘距肛缘距离≤5 cm、新辅助放化疗为吻合口漏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预防性肠造口为吻合口漏的保护因素,吻合口漏降低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大量临床研究表明,幽门螺旋杆菌与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在治疗中加强抗幽门螺旋杆菌的治疗,可明显提高其治愈率。笔者整理了76例采用硫糖铝、黄连素、甲硝唑联合治疗的病例资料,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76例中,男性52例,女性24例;年龄18~54岁  相似文献   
7.
肺部占位病变应用常规X线检查,辅以CT或MRI等检查方法,多数可作出临床诊断,有些病例需作CT引导下穿刺活检方能明确诊断。我们自1999年9月~2005年12月对36例不能明确性质的肺部占位病变进行了CT引导经皮穿刺活检,均获得满意结果,方法简便、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8.
痤疮俗称“粉刺”,好发于颜面部,患者多为青少年,影响容貌,易反复发作。临床采用刺络拔罐配合耳穴贴压治疗本病4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温胆汤为治痰之要方。其病机用药,历代医家多有论述。张发荣教授是当代著名中医学家,善于运用古方验方治疗内科各种疑难杂症。笔者有幸随师侍诊学习,临证常见张老以温胆汤加减治疗各种疾患,效果甚佳。现就老师临床应用该方的经验体会,结合自己的点滴心得,整理成文,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0.
HLA-Cw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HLA—Cw属于经典的HLA—Ⅰ类基因,HLA—Cw分子与HLA—A、B分子一样具有高度多态性,广泛分布于有核细胞表面,不仅呈递内源性多肽给CD8^ T细胞,诱发特异性细胞杀伤效应,还可作为NK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的配体参与免疫反应。因此,HLA—Cw与疾病相关性研究、在移植免疫、抗病毒、抗肿瘤免疫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