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4篇
医药卫生   6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定对大鼠局灶性脑梗死半影区神经细胞死亡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中亮  刘飞  游思维  焦西英  鞠躬 《医学争鸣》2002,23(13):1221-1224
目的 研究安定对光化学诱发脑梗死后细胞死亡的保护作用 .方法 使用光化学诱发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 .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技术 (TU NEL)检测凋亡细胞 .大鼠脑梗死术后存活 3,6 ,12 ,2 4 ,4 8和 72 h,分别观察梗死灶坏死中心面积和凋亡细胞数目 .术前 2 4 h开始腹腔注射安定 (10mg·kg- 1· 8h- 1 ) ,直到处死动物 .结果 TUNEL 阳性细胞位于坏死中心与正常皮层之间的半影区 .TUNEL 阳性细胞的均数随着梗死后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多 ,2 4 h达到高峰 .在2 4 h时间点 ,安定治疗组梗死坏死中心的平均最大面积和TUNEL阳性细胞均数与对照组相比 ,明显减少 (P<0 .0 0 1) .结论 安定可明显减少成年大鼠局灶性脑梗死后的细胞坏死和凋亡 .该结果可为临床使用安定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人Nanog基因的克隆及其在COS-7L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克隆人Nanog基因 ,构建其真核表达载体 ,并观察其在哺乳动物细胞COS 7L中的表达。方法 :利用HE2 93细胞的人基因组DNA为模板 ,以LA PCR技术 ,扩增Nango的基因 ,定向克隆到带Flag标签的pCMV载体中 ,测序后 ,挑选序列正确的真核表达质粒pFlag Nanog转染COS 7L细胞。用抗Flag标签的抗体 ,进行Western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Nango蛋白的表达。结果 :从人基因组DNA中克隆到序列正确的Nanog全长编码序列。所构建的Nanog质粒在COS 7L细胞中获得高效表达。结论 :人Nanog基因的克隆、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在COS 7L中的表达均获得成功 ,为进一步研究其功能 ,尤其是探讨其在神经干细胞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EGCG对过氧化氢所致神经元过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酚(EGCG)对过氧化氢(H2O2)所致神经元过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分离胚胎18d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原代培养2d后分为4组:①正常细胞对照组;②药物对照组(正常细胞内加EGCG);③氧化损伤组(正常细胞内加H2O2);④损伤后药物治疗组(氧化损伤30min后加入EGCG)。各组细胞再培养36h后,进行神经元形态观察、细胞活性MTT分析及细胞中丙二醛(MDA)含量的检测。结果氧化损伤组神经元多崩解成碎片,突起不完整,细胞活性显著降低,MDA含量显著升高。而在损伤后药物治疗组,神经元胞体立体感较强,多数突起完整。细胞活性显著增高,而MDA含量则显著下降。结论EGCG可抑制羟基自由基的产生,从而保护H2O2氧化损害的神经  相似文献   
4.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PARVOVIRUS B19 INFECTION AND APLASTIC ANEMI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parvovirus B19 (HPV B19) infection and aplastic anemia (AA) and t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HPV B19 in the occurrence of AA. Methods. The presence of HPV B19 DNA was detected in the peripheral blood samples of 60 patients with AA (children 38 and adults 22) by neste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assay, and 30 healthy persons were selected as control. Results. Sixteen (26. 7 % ) of 60 AA cases were HPV B19 DNA positive, while all the sample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negative for HPV B19 (P = 0. 000914). Among the case group, the positive rates of HPV B19 DNA were21.4% (6 /28), 30.0% (3 / 10), 20.0% (1 /5) and 35.3% (6 / 17) in children acute AA (AAA), children chronic AA (CAA), adults AAA and adults CAA patients respectively, 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Furthermore, there was no remarkable difference between children AA and adults AA in the 16 HPV B19 DNA positive patients; neither was there between AAA and CAA. Conclusions. HPV B19 infection is not only correlated with the occurrence of children AAA and CAA, but also with adults AAA and CAA, and might be an important viral cause for AA in humans.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姜黄素(curcumin,Cur)及红霉素(erythromycin,EM)对多药耐药(MDR)细胞株K562/A02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MTF法测定Cur、EM作用后K562/A02细胞对阿霉素(ADM)敏感性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内柔红霉素的平均荧光强度(DNR MFI)。免疫组化法检测细胞膜上P—gP的表达。RT—PCR法检测细胞mdr1 mRNA水平:结果Cur、EM均可减低ADM对K562/A02细胞的IC50值,两药合用时逆转倍数可达11.3倍。K562/A02细胞内DNR MFI明显低于K562细胞(P〈0.01),Cur、EM均可明显增加K562/A02细胞内DNR MFI(P〈0.05),以两药合用时作用最为明显,Cur2.5μg/ml处理组细胞内DNR MFI略高于EM120μg/ml处理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K562/A02细胞P—gP表达明显高于K562细胞(P〈0.01),各组药物分别处理后,K562/A02细胞膜P—gP表达减低(P〈0.01),但仍高于K562细胞(P〈0.01);各药物组处理5d细胞膜P—gP表达均低于3d组(P〈0.01),Cur与EM合用时细胞膜P—gP表达降低最为明湿,低于其它处理组(P〈0.01)。RT—PCR结果显示K562/A02细胞mdr1 mRNA水平明显高于K562细胞(P〈0.01),各组药物处理后,K562/A02细胞mdr1 mRNA水平均减低(P〈0.01),5d组低于3d组,但仍高于K562细胞(P〈0.01);Cur与EM合用时K562/A02细胞mdr1 mRNA水平降低最为显著,Cur 2.5μg/ml处理5dK562/A02细胞mdr1 mRNA水平低于EM120μg/ml处理5d组(P〈0.01)。结论Cur、EM均可部分逆转K562/A02细胞的MDR,降低其P—gP的表达和功能,逆转作用有时间依赖性;两药联合应用时逆转作用明湿增强,Cur2.5μg/ml逆转作用略强于EM120μg/ml。  相似文献   
6.
比较80%和50%两种纯度的嗅鞘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的存活与生长,为嗅鞘细胞体内移植选用最佳纯度提供依据。分离、培养并纯化成年SD大鼠嗅鞘细胞,将纯化的嗅鞘细胞和收集到的贴壁成纤维细胞进行约80%和50%的比例混合后接种,继续培养1d或3d。所有细胞于不同时间点行P75免疫细胞化学荧光染色,以鉴定嗅鞘细胞的初始及其后培养过程中数量和纯度的变化。观察细胞状态,计数细胞总数和P75免疫阳性细胞数目,求得各组嗅鞘细胞数量和纯度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两种不同纯度嗅鞘细胞在培养1d时形态正常,3d时纯度为50%的嗅鞘细胞胞体依然饱满,突起更加纤长,数量和纯度亦无明显下降。而纯度为80%的嗅鞘细胞在培养3d时已出现胞体萎缩和突起变短,数量从1d时每一观察区域内的35±13显著下降为23±5(P=0.02),但纯度未发生明显变化。结果表明50%纯度嗅鞘细胞的存活及生长状态优于80%者,提示细胞体内移植时应考虑选取50%纯度的嗅鞘细胞。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哺乳动物的垂体前叶接受SP、CGRP等肽能神经支配。免疫电镜研究发现 ,在SP、CGRP阳性末梢中 ,除了含有阳性的大致密芯囊泡外 ,还含有大量的清亮小泡 ,提示经典递质的存在 ,其性质目前尚不清楚。GABA参与垂体前叶腺细胞分泌活动的调节 ,是可能的递质候选者之一。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发现 ,在大鼠垂体前叶两翼的外侧部及浅表部位 ,分布有GABA免疫阳性末梢。应用包埋前免疫电镜技术 ,发现 85%的GABA免疫阳性末梢与前叶腺细胞直接接触 ,由多到少依次为生长激素细胞、泌乳素细胞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 ,并且与上述细胞形成典型的突触结构。GABA免疫阳性末梢与生长激素细胞形成非对称型突触结构 ,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形成对称型突触结构 ,而与泌乳素细胞间则既有对称型突触结构 ,又有非对称型突触结构。GABA免疫阳性末梢极少与促性腺激素细胞接触。结果表明大鼠垂体前叶接受GABA能神经纤维的支配 ,GABA能末梢可直接调控垂体前叶腺细胞的分泌。大鼠垂体前叶GABA能纤维的来源则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肌苷毫微粒对成年大鼠视网膜节细胞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载有肌苷的毫微粒对视神经切断后视网膜节细胞(RGC)存活的影响。方法 制备肌苷毫微粒,体外测定理化性质。将等体积的肌苷毫微粒、空载毫微粒或生理盐水溶液分别注入成年大鼠左眼内,对照组未经任何治疗。1d后于眶内切断所有动物左侧视神经,术后7d取左视网膜,计数荧光金逆行标记的存活RGC。结果 肌苷毫微粒形态规整,具有缓释特点。同对照相比,肌苷毫微粒能显著提高存活RGC的密度,而空载体和生理盐水无此作用;空载毫微粒与生理盐水、对照之间以及空载毫微粒和肌苷毫微粒两组间RGC密度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注入眼球的肌苷毫微粒至少在7d内能有效缓释肌苷,进而对轴突损伤RGC发挥显著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细胞免疫状态及白细胞介素8(IL-8)和干扰素仪(IFN-α)在ITP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24例急性ITP患儿及15例正常儿童血清中IL-8和IFN-α水平。结果ITP患儿血清中IL-8和IFN-α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对ITP组IL-8和IFN-α水平作直线相关分析显示,二者呈显著正相关(r=0.514,P〈0.01)。结论ITP患儿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IL-8和IFN-α的过量分泌可能在ITP的发病机制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内定位注射蛋白酶体抑制剂Lactacystin诱导大鼠黑质神经元变性及运动症状的帕金森病大鼠模型方法。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16只随机分为Lactacystin组和对照组,将Lactacystin 8μg(溶于0.8μl生理盐水)定位注入左侧内侧前脑束,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于1、3、5周时间点观察其运动行为,处死动物后进行中脑酪氨酸羟化酶和Fluoro-Jade C染色,显示分析黑质多巴胺神经元生存和变性死亡。结果:Lactacys-tin组黑质致密部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神经元急剧减少,伴有大量Fluoro-Jade C阳性的变性神经元出现。Lactacystin组动物出现自发活动减少、运动缓慢、震颤和自发旋转,并呈逐渐加重的运动行为改变。结论:Lactacystin能够高效诱导黑质多巴胺神经元变性和运动障碍的大鼠模型,是研究帕金森病发病机制和神经保护的优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