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4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究人类精子相关抗原5(sperm?associated antigen 5,SPAG5)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筛选相应SPAG5高表达细胞株和低表达细胞株;分别设计并构建重组SPAG5敲减/过表达质粒(siRNA?SPAG5/OE?SPAG5),通过慢病毒表达质粒系统,制备敲减/过表达SPAG5的稳定细胞株;采用CCK?8增殖实验和裸鼠成瘤实验,检测乳腺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采用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细胞实验检测乳腺癌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变化;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JAK2/STAT3通路和下游蛋白的变化;采用WP1066抑制JAK2/STAT3通路,检测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相较于各自对照组,SPAG5敲减的 si1?MDA?MB?231组细胞SPAG5 mRNA 和蛋白水平显著降低,SPAG5过表达的OE?MCF?12A组细胞SPAG5 mRNA 和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同时,si1?MDA?MB?231组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能力受到抑制,OE?MCF?12A组细胞得到增强(P<0.05);si1?MDA?MB?231组细胞的JAK2/STAT3通路磷酸化水平和下游蛋白表达受抑制(P<0.05),OE?MCF?12A组细胞的JAK2/STAT3通路磷酸化水平和下游蛋白表达水平提高(P<0.05);抑制JAK2/STAT3通路后SPAG5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促进作用消失(P<0.05)。结论:SPAG5通过JAK2/STAT3信号通路增强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2.
颈椎病(cervicalspondylosis)是骨科的常见病,近年来其发病率有上升趋势。颈椎病的治疗有手术与非手术两种方式。非手术治疗方法很多,如药物治疗、推拿、牵引、制动等。1994年11月~1997年12月,我院应用星状神经节封闭疗法治疗颈椎病14例,效果显著,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4例,男5例,女9例,年龄39~77岁,平均56岁,有颈部外伤史6例。病理分类:按潘之清[‘j分类法,14例中椎动脉型3例,神经根型4例,交感型1例,混合型6例。1.2治疗方法星状神经节由第7、8颈交感神经节与第1胸神经节融合而成,又称颈胸交感神经节…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效果,观察其对患者甲状腺激素的影响.方法 118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分为对照组(甲状腺次全切术)与观察组(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各59例;记录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于术前及术后1周分别检测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血清甲状腺素-TT4及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123.92±12.38 min)短于对照组(162.88 ±20.17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77.11 ±5.38 mL)少于对照组(116.37±11.58 mL),术后引流量(46.15±1.31 mL)少于对照组(56.72 ±2.62 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TPO、TSH差异显著(P<0.05),TT3、TT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17%(6/59),对照组为42.37%(25/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79,P=0.00).结论 应用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可减轻对患者的创伤,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早期胃肠内营养支持对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2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2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早期胃肠内营养支持。结果观察组在营养和免疫状况方面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尿淀粉酶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和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胃肠内营养支持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5.
经膀胱内前列腺摘除术是应用较为广泛的手术方法,其主要并发症是出血,减少术中及术后出血是手术关键。我院1989~1997年行前列腺摘除术330例,其中171例术中注射无水乙醇减少了术中及术后出血。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30例,平均年龄63岁。其中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采用常规止血法159例,术中注射无水乙醇171例。1.2手术方法采用下腹部正中切口.纵行切开膀眈前壁,在两侧输尿管口下方用1#丝线各缝一针作为标志,以避免术中损伤输尿管。1.2.1且常规止血法经膀胱自增生前列腺上的膀胱粘膜行环行切开,摘除前列腺后,热盐水纱布填塞压迫约5…  相似文献   
6.
膨体聚四氟乙烯补片在腹股沟疝修补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无张力疝修补术已逐渐成为疝修补术的主流术式 ,主要有平片修补和疝环充填式修补两种手术方式。目前所用的补片有多种 ,我科 2 0 0 1年 9月~ 2 0 0 3年 12月采用膨体聚四氟乙烯补片对 3 6例腹股沟疝患者行无张力疝修补术 ,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 3 6例 ,男 2 9例 ,女 7例。年龄 2 8~75岁 ,平均 5 5 .3岁。单侧腹股沟斜疝 3 1例 (其中复发性斜疝2例 ,嵌顿性斜疝 2例 ,滑疝 1例 ) ,双侧斜疝 2例 ,直疝 2例 ,马鞍疝 1例。术前患有各种合并病 8例 (高血压、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前列腺增生症等 )。2 .手术…  相似文献   
7.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39例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AHNP),男24例,女15例,年龄26~62岁,平均41.4岁,均为1989~1998年我院收治的患者。1.2 临床表现 39例患者发病至入院时间为3~72h,平均25.3h。39例均有腹膜炎体征,其中伴有生命体征改变者22例,中毒性休克者8例,腹穿抽出洗肉水样液淀粉酶测定显著增高32例。入院至手术时间为2~96h,平均为18.9h。其中32例术前诊断为AHNP,因腹膜炎体征严重或全身情况恶化而行早期手术,另7例术前诊断为急性腹膜…  相似文献   
8.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43岁,因"肛周肿痛伴畏寒发热3d"于2008年2月入我院,肛肠科诊断为"肛周脓肿",行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术后出现下腹胀痛伴寒战,发热.术后4d体格检查:体温39.2℃,血压90/50 mmHg,呼吸急促,精神萎靡,肛周切开处污染严重,黄褐色脓液流出,恶臭,直肠部分外露,下腹壁可触及捻发感,压痛(+).  相似文献   
9.
脓肿穿掘性慢性脓皮病1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患者男,66岁。因左臀部反复发生肿块伴溃破20年,于2003年4月26日入我院治疗。患者于20年前无明显诱因左侧臀部出现一肿块,继而破溃、溢脓,当时未予重视,未予特殊治疗,后自愈。不久皮损复发,渐增大,累及左侧大半个臀部及大腿根部,呈褐色斑块,质地硬,表面高低不平,形成多个肿块及瘘管,有溢脓,伴恶臭,自觉患处疼痛及灼热感。平素体健,从事体力劳动,无传染病史及手术史。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  相似文献   
10.
外科感染性休克发病率近年来有所增加,已病死率高达60%以上[1],因其治疗困难,如果手术时机选择不当,则病死率更高。本文报告8例腹部疾病并发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治疗体会,认为术前有效的扩容。纠酸和应用血管活性药物,使休克状态改善,收缩压维持在12kPa以L,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116床资料1.回一般资料本组病例男7例,女1例,年龄12~76岁,平均为50岁。外伤所致肠破裂3例,绞窄性肠梗阻2例,胃溃疡穿孔豆例,急性化脓性胆囊炎2例。8例患者均需急诊手术治疗。发病时间为12h~sd,入院时都并发感染性休克,且收缩压在12kPa以下,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