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2篇
  2008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神精外科和骨科疾病手术中,理想的骨创面止血剂和方法成为临床医师应当注意的一个问题,我们从1980~1984年作了用骨胶对骨创面止血的研究,并通过动物实验证实无不良反应,而后用于人体手术时骨创面止血,颅骨手术59例,脊柱手术11例,肩胛骨手术1例,髂骨手术40例,四肢骨端手术9例,共120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KR—Ⅱ呼吸机(南昌生产,喷射式)经江西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江西省第二医院、南昌市第三医院、浙江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等单位临床试用,性能稳定、操作简便,用于麻醉、急救、复苏及气管镜检查效果良好。现将呼吸机的吸气期物理性能测定并通过改变模拟肺的不同参量测定呼吸机的流量、压力及通气量曲线改变,分  相似文献   
3.
报道2例小腿远端骨、皮肤缺损,用以胫后动脉及其发出的皮支为蒂设计胫骨骨膜皮瓣,带蒂移位修复骨、皮缺损,手术成功。术后随访1年,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急诊应用带蒂髂腹股沟骨皮瓣再造拇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自1987年5月至1991年7月应用带蒂髂腹沟骨皮瓣,急诊手术时再造拇指6例,均取得成功,效果满意。对髂腹股沟骨皮瓣的手术设计、临床解剖及手术体会,作了较详细的描述和讨论。  相似文献   
5.
外固定支架治疗骨折临床应用发展迅速特别对合并软组织损伤的开放性粉碎性的复杂骨折疗效良好。我科自1991年至1995年应用上海手术器械厂生产的S0D宗列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严重胜味骨开放性骨折58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与结果1.1病例本组58例中男性46例女性12例;年龄18~65岁,平均31.5岁。骨折部位:上1/313例,中1/325例,下1/320例。合并伤及其他部位骨折、脱位共19例其中合并脑外伤1例合并胸外伤2例尺挠骨骨折2例腰椎压缩性骨折1例同侧股骨干骨折3例,双恻小腿骨折3例。伤后至手术时间6~16小时平均8剔、时。1.2…  相似文献   
6.
我校把学科建设作为全面提高教学、科研、医疗工作质量,建设一流医科大学的奠基工程来抓,5年来收到了满意的效果。一、分级管理,择优扶植,抓三级重点学科梯队的建设在我国,学科是高校实现其功能和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单元。因此,学科建设是高校的基础建设,是牵动各项工作的关键。在任何学校,各学科的发展、建设水平都是不平衡的。学科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学科建设必须突出重点才能形成优势和特色。就重点学科而言,也存在一个择优扶植的问题。鉴此,我校在1988年学科建设会议之后,采取了将重点学科划分为国家、省、校三级重点“学科梯队”,实行分级管理、择优扶植的建设原则。当年,我校有9个学科被省教委列为省重点学科,我们选择其中4个作为争取列入国家重点学科的对象加以  相似文献   
7.
带腓肠神经伴行血管蒂岛状皮瓣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72,自引:0,他引:72  
目的探讨带腓肠神经伴行血管蒂岛状皮瓣的最大切取面积,并比较皮神经蒂皮瓣与静脉皮瓣、筋膜皮瓣、传统带蒂皮瓣在成活面积之间的差异性。方法取4侧新鲜成人尸体小腿,从小隐静脉逆行灌注美蓝并观察其蓝染面积的范围。另采用SD大鼠4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建立大鼠股部皮神经蒂皮瓣及上述3种皮瓣的模型,术后6天测量各组皮瓣成活面积。结果小腿后外侧皮肤出现蓝染面积在12cm×17cm范围内。大鼠皮瓣成活面积以传统带蒂皮瓣、皮神经蒂皮瓣为佳,两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筋膜皮瓣次之,静脉皮瓣最差。结论带腓肠神经伴行血管蒂岛状皮瓣的最大切取面积不宜超过12cm×17cm。术时保留皮瓣内浅静脉和蒂部的部分深筋膜可提高皮神经皮瓣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氟西汀合并小剂量氟氮平治疗抑郁症的疗效。方法:将8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氟西汀组(单用组)和氟西汀合并小剂量氯氮平组(合用组)。共观察6周。于治疗前、后1、2、4、6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每6周末氟西汀合并小剂量氯氮平组疗效显著。合用组与单用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5.2%和61%,有显著差异(X^2=4.031,P〈0.05)使用组在1周内起效,单用组在两周末起效。两组治疗后1、2、4周HAMD评分显著性差异(P〈0.05);TES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氟西汀合并小剂量氯氮平治疗抑郁症起效快,睡眠明显改善。克服了抗抑郁药起效慢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氟西汀合并小剂量氯氮平治疗抑郁症的疗效。方法:将8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氟西汀组(单用组)和氟西汀合并小剂量氯氮平组(合用组)。共观察6周。于治疗前、后1、2、4、6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每6周末氟西汀合并小剂量氯氮平组疗效显著。合用组与单用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5.2%和61%,有显著差异(X2=4.031,P<0.05)使用组在1周内起效,单用组在两周末起效。两组治疗后1、2、4周HAMD评分显著性差异(P<0.05);TES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氟西汀合并小剂量氯氮平治疗抑郁症起效快,睡眠明显改善。克服了抗抑郁药起效慢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