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5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体外淋转分析法,以PHA诱发淋巴细胞增殖强度为指标,对52例慢阻肺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作了观察,并与71例正常人作对照,再从血浆、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三方面分析造成低反应的主要因素。结果发现慢阻肺患者体外淋转反应比正常老人明显降低(P<0.01),当以等量正常人混合血清取代患者血浆后,可便淋转反应值增高但仍未能达到健康老人水平(P<0.01),提示除了存在血浆抑制因子外,体外淋转低反应还另有原因。当去除粘附细胞(Ac)以后,其淋转值更低,回加Ac后,淋转值有较大幅度的回升(1.35倍),但仍低于正常老人(P<0.05),提示慢阻肺患者单核细胞(Mc)协助功能不良,而且其淋巴细胞(LC)功能也有改变。这样,慢阻肺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减退的原因,就同时包括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血浆因子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3.
128例哮喘患者按皮试,ELISA测定血清中特异性IgE值和嗜碱粒细胞脱颗粒试验(HBDT)对粉尘螨检出情况随机分为二组,治疗组用粉尘螨浸液作免疫治疗,每周一次,共六个月。对照组以对症药物治疗。结果表明HBDT判定为阳性者有效率最高达92.59%,其次为ELISA,有效率为83.33%,皮试的有效率最低,为79.41%,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内HBDT判定为阳性者的有效率明显高于阴性者,而ELISA和皮试判定为阳性者的有效率虽高于阴性者,但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电针用于周围性面瘫的治疗及预后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近两年来治疗周围性面瘫,在电针疗法方面颇有心得,电针疗法不仅能有效地治疗该病,而且可以预测该病的预后。一般资料通常发病突然,一侧面部表情肌瘫痪,额纹部分或全部消失,睑裂变大,病侧鼻唇沟消失,口角低垂。患者不能蹙额、皱眉,眼睑闭合无力,闭合时露白睛,不能鼓腮,露齿时口角歪向健侧,饮水、漱口时口角漏水,食物停于齿颊之间,排除外伤、格林巴利、脑部疾患后,即可确诊为周围性面瘫。所有病例均为门诊病例,所选患者均发病7日以上,共78例。其中男37例,女41例;年龄最大78岁,最小3岁,平均37.8岁;病程最长48天;左侧38例,右侧40例。治疗方…  相似文献   
5.
观察上海信谊药厂生产的茶碱缓释片对58例中、重度外源性哮喘的临床平喘效果,并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本药在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以国外同类产品Theo-Dur作为对比。结果表明本药疗效与Theo-Dur相仿(p>0.05)。二药一些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除达峰时间(Tmax)较Theo-Dur快外,其他无显著差别。部分患者的稳态血浓度测定结果表明,本药经多次给药,血药浓度在有效范围内按给药时间呈周期性波动。结果并显示个体药物代谢速率差异较大,建议本药成人12小时给药一次,开始剂量150 mg/次,3天后根据疗效和副作用调整剂量。  相似文献   
6.
我院2009-2011年救治急腹症住院患者120例,其中阑尾穿孔88例,异位妊娠内出血32例,笔者分析并总结了急诊护士对急腹症初诊时的观察和护理体会,现报道如下。1病情观察与比较1.1腹痛腹痛是阑尾穿孔与异位妊娠内出血患者的主要症状之一,通常情况下会因血液在腹腔内流动而出现改变体位时  相似文献   
7.
过敏性哮喘患者嗜碱粒细胞释放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马抗人IgE作为刺激剂,以逆向人嗜碱粒细胞脱颗粒试验对84例过敏性哮喘患者和72例正常无过敏史者的嗜碱位细胞释放能力作了观察,哮喘患者的释放能力明显高于正常人。发病年龄小于10岁、小于20岁,有过敏史者其释放能力明显增高,释放能力与血清总 IgE 值、外周血嗜碱粒细胞、嗜酸粒细胞值之间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
翳风穴电针加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 1 995年以来 ,笔者对 1 2 0例 Hunt氏面瘫 ,Bell氏面瘫及单纯性面神经炎三种临床多见的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组治疗 ,进行疗效和疗程的观察 ,其中以翳风穴穴位注射加电针治疗组疗效最好 ,疗程最短。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均符合《疾病临床诊断与疗效标准》(江苏省科技出版社 ,1 990 )中的诊断标准。男性 56例 ,女性 64例 ;年龄 1~ 71岁 ,以 1 8~ 45岁者居多 ;病程 1~ 7天者 55例 ,8天~ 1月者 40例 ,1月~ 3月者 2 0例 ,3月以上者 5例 ;第二次发病者 4例 ,余均为首次发病 ;左侧面瘫者 62例 ,右侧者 58例。全部患者按治疗先后随机分为翳风…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棉花灸法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患者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分别采用棉花灸法和西药综合治疗,10 d为1疗程,疗程结束后分析结果.结果:治疗组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9.7%和93.9%,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和78.1%,治疗组整体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的平均分值均显著下降(P<0.01).但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1),说明治疗组的止痛效果更优.结论:棉花灸法对带状疱疹有肯定的疗效,而且经济、安全,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结缔组织疾病主要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RA),红斑狼疮,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PSS)、皮肌炎,干燥综合征及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等。本组疾病在我国并不少见,又最易侵犯关节、浆膜及各种脏器中的疏松结缔组织和血管,因此肺部亦较易受累。但因结缔组织疾病在肺部的表现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