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儿脊膜膨出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对20例小儿脊膜膨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患者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随访3月~2年,无1例并发脑脊液漏和肢体功能障碍,术前2例合并有大小便失禁,术后均有一定程度改善。结论小儿脊膜膨出早期行椎管扩大探查、脊髓栓系松解、脊膜修补手术可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2.
双阑尾畸形病例临床罕见,文献报告发生率为0.008%-0.24%。本院近期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伴椎管狭窄的手术策略及其疗效,为改进手术操作,提高手术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对2000~2006年间手术治疗并资料完整、获得随访的12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伴有椎管狭窄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电话、信函及门诊随访的方式进行了6个月~7年的随访.结果 疗效评定参照侯树勋[1]评价标准,优64例、良32例、可21例、差9例.并发症有腰椎间盘突出复发3例,椎管内血肿2例,脑脊液漏2例,腰椎1°滑脱及腰椎失稳各1例.无定位错误、椎间隙感染及神经根损伤.结论 在处理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时要重视腰椎管狭窄,并作椎管彻底减压,同时最大限度维护脊柱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彩超监视下盐水灌肠整复小儿急性肠套叠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经彩超确诊的68例肠套叠患儿,在彩超监视下用温盐水灌肠进行整复治疗。结果68例中,成功63例,复位成功率为92.6%。“虹吸征”、“翻滚征”可作为复位成功的标志之一。联合运用高低频超声、手法护肛、排尽大小便、缓慢升压、手法按摩、拍击背部、变换体位等有利于提高整复成功率。结论小儿急性肠套叠彩超监视下盐水灌肠整复术成功率高、安全、快捷,可作为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早期前路手术治疗屈曲分离型下颈椎骨折脱位的疗效。方法对102例屈曲分离型颈椎外伤患者行前路开放复位、减压、内固定治疗。结果81例患者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恢复,所有患者解剖复位,植骨融合,钢板位置良好。结论前路手术治疗屈曲分离型下颈椎骨折复位良好,减压彻底,固定牢固。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超声诊断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9例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治疗前后的超声表现,与96例正常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的超声表现进行对比,同时比较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与正常儿童腹水的超声表现。结果:儿童肠系膜淋巴结发生炎症时其淋巴结的纵径、横径和纵横比均显著大于正常的淋巴结,且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的腹水发生率均大于正常儿童。结论:超声对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骨盆骨折有时伴有严重的盆腔脏器损伤,病情急重,临床死亡率及致残率较高。我院自1992年5月~1996年6月共收治骨盆骨折患者41例,其中合并内脏伤者10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0例,男7例,女3例。年龄13~68岁,平均年龄32岁。10例均有创伤性失血性休克表现。双侧耻骨上下支骨折3例,一侧耻骨上下支骨折并耻骨联合分离3例,一侧耻骨上下支骨折及坐骨支骨折并骶髂关节脱位2例,耻骨上下支骨折并骶髂关节脱位1例,一侧髂骨粉碎性骨折并耻骨联合分离1例。开放性骨盆骨折1例。闭合性骨折9例。3例合并膀胱破裂,2例合并膀胱破裂及后尿道断裂,2例单纯后尿道断裂,2例合并回肠破裂并弥漫性腹膜炎,1例膀胱破裂并右股骨颈骨折。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6个月内婴幼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Ponseti疗法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9月-2011年9月采用Ponseti疗法治疗6个月内婴幼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54例86足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54个月,按Pirani标准评价疗效,优良率100%。所有患儿足外观畸形纠正,皮下触及跟腱连续有力,踝关节可背屈达10~20°,跟骨无内翻,高弓消失,无“摇椅足”发生,已行走的患儿足发育及关节功能良好,步态正常,X线表现正常。结论Ponseti疗法治疗6个月内婴幼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具有方法简单、效果确切等优点,是一种很好的保守治疗方法,可作为6个月内婴幼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髓内针在婴幼儿股骨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10年10月因不愿牵引治疗或对牵引、石膏外固定治疗不满意,而采用髓内针治疗的14例股骨骨折。其中中段骨折10例,中上段骨折4例。结果随访全部病例,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15个月。术后14例全部1期愈合,13例优、1例良。无骨感染和骨不连,无术后断针,无拔针后再骨折。结论髓内针固定是一种安全、微创、愈合快、有效的治疗婴幼儿股骨骨折的方法。可作为对牵引、石膏外固定治疗不满意的婴幼儿股骨骨折的备选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婴幼儿肠套叠非手术复位失败原因.方法 对74例经非于术复位失败的婴幼儿肠套叠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402例婴幼儿肠套叠患者中经手术治疗88例,除14例因各种原因认为术前不适宜行非手术复位而直接手术外,其他74例术前均经过空气灌肠或盐水灌肠复位失败.74例非手术复位失败转手术治疗的患者术中发现肠套叠类型为:回回型5例,回盲型4例,回结型47例,回结结型3例,回回结型15例.手术方式:8例并发肠坏死行肠袢切除,8例合并肠道器质性病变行相应手术切除,其余病例均单纯行手术复位.74例患儿术后均痊愈出院.结论 临床医生要提高对婴幼儿肠套叠的认识,重视对婴幼儿肠套叠的诊断,以提高非手术复位成功率,减少肠坏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