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9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胆囊结石伴胆囊癌的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胆囊癌与胆囊结石的关系及胆囊结石伴胆囊癌的诊断和治疗特点。方法对1993年1月至2004年12月间收治的27例胆囊癌合并胆囊结石患者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27例胆囊癌合并胆囊结石患者,男10例,女17例,男女之比为1:1.7。平均年龄68.5岁,其中60岁以上22例。临床症状最常见为腹痛(85.2%)。既往有明确胆结石病史患者15例,入院后发现胆结石的有12例。行B超检查的23例,诊断胆囊癌的有12例(52.2%)。CT结合增强扫描检查12例,诊断胆囊癌的有8例(66.7%)。行肿瘤根治切除者8例,根治率29.6%。随访13例,随访期为3个月~7年,获随访者的平均存活时间为12个月。结论胆囊结石是胆囊癌的发病因素之一,胆囊癌早期诊断困难,晚期治疗效果差,伴胆囊结石的胆囊癌关键是要引起重视,不能满足胆囊结石的诊断而遗漏胆囊癌。对胆囊结石患者要密切随访,高危患者要尽早手术。  相似文献   
2.
胆囊癌缺乏特异临床表现,早期诊断困难,手术切除率低,其与胆囊结石关系越来越受重视。我院自1990年1月~2000年1月共收治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胆囊癌病人30例,其中胆囊癌合并胆囊结石者24例,现结合文献作如下探讨。 1 临术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24例,男8例,女16例,男女之比为1:2.0。年龄48~87岁(平均67.3岁)。 1.2 临床表现本组临床症状以右上腹疼痛最常见,有20例(83.3%),黄疸16例(66.7%),发热5例(20.8%)。伴随症状有恶心呕吐、精神差、纳差、乏力、消瘦、体重减轻、全身搔痒等。既往有萎缩性胆囊炎病史的3例,既往有明确胆结石病史的14例,其中10年以上病史的有5例,最长20年,人院后发现胆结石的10例。 1.3 手术及病理 24例中,行肿瘤根治切除者8例,姑息性手术者16例,根治率33.3%。切除标本经病理检查证实,胆囊腺癌20例,粘液腺癌3例,鳞癌1例。  相似文献   
3.
阻塞性黄疸手术前后白介素-18的变化及其与免疫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阻塞性黄疸手术前、后白介素(IL)-18的变化及其与免疫的关系。方法选择22例进行有效减黄手术的阻塞性黄疸患者(研究组)和14例无黄疸择期手术患者(对照组)。于入院后第2天及术后3 d抽血检测总胆红素、白蛋白、球蛋白、免疫球蛋白(Ig)G、IgA、IgM、血清总补体活性(CH50)、补体(C)3、C4及IL-18水平。结果研究组术前IL-18和IgA分别为(369.60±96.57)μg/L和(2 975.38±1 613.34)mg/L,显著高于对照组[(219.49±80.52)μg/L和(1 803.33±866.88)mg/L,P值分别d0.01和0.05];IgG和CH50分别为(14.86±5.47)g/L和(68.47±16.13)kU/L,显著低于对照组[(23.79±11.65)g/L和(99.74±38.37)kU/L,P值分别<0.01和0.05]。研究组术后IL-18为(544.22±185.84)μg/L,显著高于术前(P<0.01);IgG、CH50、C3和C4分别为(11.29±6.50)g/L、(53.53±14.39)kU/L、(1008.67±322.66)mg/L和(205.00±122.02)mg/L,显著低于术前(P值分别<0.05或0.01)。IgG、CH50及C3与IL-18呈负相关(r值分别=-0.514、-0.361和-0.363,P值分别<0.05或0.01)。结论阻塞性黄疸患者手术前、后IL-18发生明显变化,并且与IgG、CH50、C3呈负相关,IL-18可能对机体的免疫功能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早期恢复饮食对老年胆囊切除术后患者康复影响。方法将2003年7月到2006年7月80岁以上胆囊切除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术后12 h恢复饮食,对照组于肠道功能恢复后开始进食,对2组患者手术后3 d的总蛋白、白蛋白含量以及术后首次排气时间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术后3 d血总蛋白、白蛋白含量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首次排气时间试验组也明显较对照组缩短(P<0.05)。结论早期恢复饮食可以加快老年胆囊切除患者胃肠道功能的恢复,从而提高患者的营养状况,加快康复速度。  相似文献   
5.
患者 男 ,6 6岁 ,以右乳房肿块伴胀痛 1年于 1999年 5月 2 0日入院。 1年前患者无意中发现右乳晕处一缓慢增大的肿块 ,伴周围皮肤潮红 ,常于饮酒或进食海鲜后局部胀痛 ,稍后自行缓解。患者喜食牛、羊肉 ,但无进食生肉史及疫区居留史。入院检查 :右乳房外上象限扪及 5cm× 4cm× 3 5cm质硬肿块 ,边界欠清 ,可活动 ,表面皮肤轻度充血水肿 ,有压痛 ;腋淋巴结不肿大。血常规 :白细胞 6 3× 10 9/L ,中性粒细胞 0 6 5 ,淋巴细胞 0 34 ,单核细胞 0 0 1,嗜酸细胞计数 2 0 0× 10 6/L。红外线检查 :右乳房局部血管增粗迂曲。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6.
无张力修补术在嵌顿性腹股沟斜疝、股疝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无张力修补术在治疗嵌顿性腹股沟斜疝、股疝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总结我院 1998年 2月~ 2 0 0 3年 8月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嵌顿性腹股沟斜疝、股疝 3 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股沟斜疝嵌顿 3 3例 ,股疝嵌顿 4例 ;行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 2 7例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 10例。结果 本组随访 3~ 60个月无手术死亡病例 ,无伤口感染 ,术后无复发。结论 无张力修补术是治疗嵌顿性腹股沟斜疝、股疝安全可靠的术式。对于被嵌顿内容物只要无脓肿形成、坏死肠管未破裂同样适合 ,避免了患者二次手术  相似文献   
7.
医疗机构集团化发展是众多医疗机构实现医疗资源重组、加强战略合作的主要方式,也是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通过梳理我国医疗集团化的历史沿革与发展现状,探讨当前国内医疗集团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以上海市某三甲医院为例,阐述松散协作型为主、托管兼并为辅的创新医疗集团模式.该模式通过人才培养、会诊和转诊绿色通道、集团内学科多平台合作等多项举措,取得显著成效.实践证明,该模式的实施,增强老成员的向心力及对新成员的吸引力,提高成员医院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管理理念、医疗技术水平,增强核心医院的品牌知名度、辐射力,有助于当地群众得到优质、价廉的医疗服务,与政府政策目标导向相一致.但运行过程中也凸显出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胆囊癌发病的高危因素及其处理。方法 :对 1990年 1月— 2 0 0 2年 6月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 4 0例胆囊癌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 0例胆囊癌病例 ,伴发胆结石 2 9例 ,无胆结石者 11例。 4 0例中伴有萎缩性胆囊炎 6例 ,胆囊腺癌伴腺肌瘤增生 3例。结论 :胆囊癌发病与胆囊结石、萎缩性胆囊炎、胆囊息肉样病变有一定关系 ,对胆囊癌的高危因素应有足够的认识并予以处理 ,这样才能降低胆囊癌的发病率 ,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提高远端胆管癌早期诊断率的方法.方法对经手术和病理确诊为远端胆管癌的2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 .结果 22例中,进行B超检查15例,11例拟胆管癌(73.3%),进行 CT检查14例,9例拟胆管癌(64.3%).行ERCP检查5例,4例拟胆管癌.结论胆管癌早期诊断首选B超,如不能明确时可加做CT检查,对仍未能明确诊断者,再选择ERCP或PTC检查.  相似文献   
10.
消化道肿瘤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消化道肿瘤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谱的变化.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RIA)检测33例消化道肿瘤患者的血清T3、FT3、T4、FT4和TSH,并与健康人群(对照组)40例作对照.结果:恶性消化道肿瘤患者血清T3、FT3值均明显降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T4和FT4值轻度降低,但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TSH值无明显变化(P>0.05).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与早期相比,T3、FT3、T4、FT4值均明显降低(P<0.01),TSH轻度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监测消化道肿瘤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谱改变对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估计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