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6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随着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 ,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肺癌已成为目前人类因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大多数肺癌患者在就诊时病情已发展到晚期 ,疗效较差 ,尤其是非小细胞肺癌 ,对化疗的敏感性差 ,故寻找有效的化疗方案以求提高生存率一直是肿瘤内科界探讨的问题。我科从 1998年 11月~2 0 0 1年 2月 ,采用去甲长春花碱 (NVB)联合顺铂(DDP)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 2 1例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病例选择 :有病理或细胞学证实的NSCLC ,Krnofsky评分≥ 70分 ,化疗前肝、肾功能、血象均正常 ,预计生存…  相似文献   
2.
吉西他滨联合卡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 观察吉西他滨联合卡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41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给予吉西他滨与卡铂联合治疗 ,吉西他滨 10 0 0mg/m2 ,静脉滴注第 1、8、15天 ,卡铂AUC 5 ,静脉滴注第 1天 ,2 8天为一周期 ,每例患者治疗 2周期以上。结果 全组完全缓解 2例 ,部分缓解 18例 ,稳定15例 ,进展 6例 ,总有效率为 48.8%。初治组有效率为 5 5 .6% ,复治组为 43 .5 % (P >0 .0 5 )。全组中位生存期 11.8月 ,1年生存率为 49%。KPS评分增加者占 70 .7% ( 2 9/4 1)。最常见的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 ,Ⅲ~Ⅳ度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发生率分别为 3 4.1%和 2 9.3 % ,其余毒副反应均轻微 ,可耐受。结论 吉西他滨联合卡铂一线治疗或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均有较好的疗效 ,毒性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肺耐药蛋白(LRP)的表达与铂类化疗耐药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89例晚期NSCLC碏块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LRP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史、组织分型、分化程度、远处转移、淋巴结转移及含铂化疗方案疗效的关系。结果 在NSCLC患者组织中,LRP的阳性表达率为77.5%,与年龄、吸烟史、组织分型、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无关(P均>0.05),而LRP表达阳性组和阴性组的含铂类方案化疗疗效、有效率、总反应率、无进展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女性患者肿瘤组织LRP表达阳性率(95.5%)高于男性患者(71.6%)(P=0.043);在远处转移的患者中,LPR阳性表达率为87.3%,而无远处转移的患者LRP阳性表达率为6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 LRP基因的阳性表达与远处转移有关,且LRP阳性表达患者无疾病进展时间及总生存时间均低于LRP阴性表达患者,提示其可能作为判断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4.
Ⅲ期非小细胞肺癌同步放化疗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背景与目的:目前,单纯采用放疗或化疗治疗不能手术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均不甚理想。为此,本研究探讨了针对同步放化疗治疗不能手术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212例不能手术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用抽签法随机分为A、B、C、D 4组:A组采用常规分割放疗,B组采用常规分割放疗同步化疗,C组采用超分割放疗同步化疗,D组采用加速超分割分段放疗同步化疗。4组肿瘤灶放疗总剂量均为65~70 Gy,B、C、D组在放疗同时给予依托泊苷、顺铂化疗两个周期,A、B、C、D 4组在放疗结束后,均给予上述方案维持化疗2至4个周期。结果:A、B、C、D组有效率分别为50.9%、73.5%、75.5%、77.3%。经统计处理,B、C、D组有效率均明显高于A组(P〈0.05),而B、C、D 3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4组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28.3%、15.1%、7.55%;58.5%、32.1%、20.8%;62.3%、33.9%、22.6%;60.3%、35.8%、22.6%。B、C、D 3组的1、2、3年生存率明显高于A组(P〈0.05),而B、C、D 3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毒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同步放、化疗是目前不能手术切除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模式。  相似文献   
5.
湛永滋 《微创医学》2005,24(4):619-621
近年来,肺癌的患病率逐年上升,肺癌中的70%~80%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1].由于早期诊断技术的局限性及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其中约2/3的NSCLC患者就诊时已失去了手术机会,这些患者主要采取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由于癌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决定了NSCLC通常对化疗不甚敏感,因此寻找有效的化疗药物及探讨有效的化疗方案一直是NSCLC研究中一个重要而艰难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后程三维适形放疗(three-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3D-CRT)同步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72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后程3D-CRT同步化疗组和单纯常规放疗组.同步化疗组先采用常规放疗至36 Gy/18次,后程予鼻咽部采用3D-CRT,且在整个放疗过程中,同时给予顺铂联合5-氟尿嘧啶化疗2周期.而放疗组则单纯给予常规放疗.结果 同步化疗组的完全缓解率为 91.7 %,明显高于放疗组的 72.2 %(P<0.05).同步化疗组的局部复发率(13.9 %)明显低于放疗组(36.1%)(P<0.05),而其远处转移率(11.1 %)亦明显低于放疗组(33.3%)(P<0.05).两组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82.3%和56.1%,同步化疗组优于放疗组(P<0.05).而同步化疗组的骨髓抑制发生率则高于放疗组(P<0.05).结论 后程3D-CRT同步化疗对局部晚期鼻咽癌有较好的疗效,且毒副反应能耐受.  相似文献   
7.
CerbB-2基因、COX-2基因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CerbB-2)基因、环氧化酶-2(COX-2)基因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两者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erbB-2、COX-2基因在90例鼻咽癌组织和22例鼻咽炎性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鼻咽癌组织中CerbB-2、COX-2基因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65.56%和67.78%,鼻咽炎性组织分别为31.82%和3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鼻咽癌组织中两者表达呈正相关(r=0.526,P〈0.01)。结论CerbB-2、COX-2基因在鼻咽癌中以高表达方式存在,它们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并且有可能通过共同高表达来促使鼻咽癌的发生、发展,而它们共同作用的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湛永滋 《医学综述》2009,15(8):1190-1192
食管癌目前治疗仍以手术为首选,但放疗和化疗在食管癌的综合治疗中亦具有重要的地位。近年研究表明,对于不可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食管癌,同步放化疗是标准治疗,对于一部分可切除的食管癌,术前同步放化疗降低了肿瘤分期,有利于手术切除,使患者获得了较好的生存期,而术后同步放化疗,对淋巴结阳性及术后有肿瘤残留者,降低了复发率。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同步放化疗治疗食管癌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CT机的普及和穿刺器械的完善 ,CT引导下经皮肝穿活检术开始应用于临术。我科自 1998年 5月~ 2 0 0 1年 10月对 2 3例诊断未明确的肝脏占位病变患者 ,采用该技术进行穿刺活检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 3例患者中 ,男 14例 ,女 9例 ,年龄 31~ 73岁 ,平均 5 5 .6岁。CT提示肝脏单发占位 12例 ,多发占位 11例 ,所有病例甲胎蛋白 (AFP)检测均为阴性 ,经影像学及其他检查难以明确诊断。凝血功能正常 ,心、肺功能尚可 ;肝功能正常者 11例 ,余 12例肝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损害。1.2 器械与设备CT…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肺耐药蛋白(LRP)的表达与铂类化疗耐药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89例晚期NSCLC碏块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LRP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史、组织分型、分化程度、远处转移、淋巴结转移及含铂化疗方案疗效的关系。结果在NSCLC患者组织中,LRP的阳性表达率为77.5%,与年龄、吸烟史、组织分型、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无关( P均>0.05),而LRP表达阳性组和阴性组的含铂类方案化疗疗效、有效率、总反应率、无进展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女性患者肿瘤组织LRP表达阳性率(95.5%)高于男性患者(71.6%)(P=0.043);在远处转移的患者中,LPR阳性表达率为87.3%,而无远处转移的患者LRP阳性表达率为6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5)。结论 LRP基因的阳性表达与远处转移有关,且LRP阳性表达患者无疾病进展时间及总生存时间均低于LRP阴性表达患者,提示其可能作为判断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