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0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目的:了解广东顺德容桂地区1 401例老年人血脂[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现况.方法:调查对象均为顺德区容桂街道≥60岁的常住人口,其中资料完整者1 401例,年龄60~93(68.12±6.64)岁,男579例,女822例,60~69岁867例(占61.9%),70~79岁430例(占30.7%),≥80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aVL导联切迹在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和顺传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138例经心内电生理检查及射频导管消融术治疗成功的阵发性窄QRS波心动过速患者12导联心电图进行分析,其中AVNRT 74例,AVRT 64例,比较传统指标与单独aVL导联切迹对AVNRT与AVRT鉴别价值。结果 aVL导联切迹在AVNRT出现29例(39.2%),在AVRT出现1例(P〈0.01);下壁导联伪s波在AVNRT出现28例(37.8%),在AVRT出现1例(1.6%,P〈0.01);V1导联伪r'波在AVNRT出现33例(44.6%),在AVRT出现3例(4.7%,P〈0.01)。aVL导联切迹诊断AVNRT的敏感性为39.2%、特异性为98.4%;下壁导联伪s波诊断AVNRT的敏感性为37.8%、特异性为98.4%;V1导联伪r'波诊断AVNRT的敏感性为44.6%、特异性为95.3%,三种判断标准的敏感性、特异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aVL导联切迹为判断标准,对慢快型AVNRT的诊断特异性强,敏感性较高,可作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诊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平板运动试验后心率恢复在PCI术后再狭窄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成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88例患者,术后6~9个月行平板运动试验及冠状动脉造影,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参照,比较传统标准结合心率恢复异常与传统标准诊断再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 88例患者中有22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发生再狭窄。与传统标准相比,以运动后第一分钟心率恢复值(HRR1))异常诊断再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无明显差异(p>0.05)。在传统标准阳性的基础上结合HRR1异常诊断再狭窄的特异性(86.4%)较传统标准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运动后心率恢复异常可作为诊断再狭窄的无创方法之一,传统标准结合HRR1异常可提高平板运动试验对再狭窄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探讨其可能的致病原因及其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中青年病例的危险因素、临床及生化特点、治疗方法、并发症,并与同期住院的129例老年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比较。结果中青年吸烟、酗酒的比例高于老年组(P〈0.05)。冠脉造影示中青年组单支病变组居多,老年组以多支病变为主(P〈O.01)。两组患者溶栓组并发症多于PCI组(P〈0.01)。中青年组预后好于老年组。中青年发病前多有明显诱因。结论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危险因素与老年人不同,防治重心不同。PCI治疗是安全可靠的方法。中青年有危险因素者广泛开展健康教育,积极改善生活方式.可以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手足口病患儿心肌酶谱检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HFMD)患儿心肌酶谱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187例HFMD患儿于诊断次日和病程结束后,进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检测,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 HFMD患儿与健康儿童比较心肌酶谱明显升高(P<0.01),且心肌酶谱异常治疗前亦明显高于治疗后(P<0.01),但均无心肌炎表现。结论提示HFMD病程中心肌较易受到侵犯,经治疗后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aVL导联切迹在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和顺传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138例经心内电生理检查及射频导管消融术治疗成功的阵发性窄QRS波心动过速患者12导联心电图进行分析,其中AVNRT 74例,AVRT 64例,比较传统指标与单独aVL导联切迹对AVNRT与AVRT鉴别价值。结果 aVL导联切迹在AVNRT出现29例(39.2%),在AVRT出现1例(P<0.01);下壁导联伪s波在AVNRT出现28例(37.8%),在AVRT出现1例(1.6%,P<0.01);V1导联伪r’波在AVNRT出现33例(44.6%),在AVRT出现3例(4.7%,P<0.01)。aVL导联切迹诊断AVNRT的敏感性为39.2%、特异性为98.4%;下壁导联伪s波诊断AVNRT的敏感性为37.8%、特异性为98.4%;V1导联伪r’波诊断AVNRT的敏感性为44.6%、特异性为95.3%,三种判断标准的敏感性、特异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aVL导联切迹为判断标准,对慢快型AVNRT的诊断特异性强,敏感性较高,可作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诊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窦性心率震荡(HRT)、心脏变时性功能的变化。方法 OSAHS合并高血压组(OH组)68例、高血压组(H组)34例和健康对照组(N组)21例,所有对象行多导睡眠图监测(PSG)、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及平板运动试验,分别计算各组HRT的两个参数:震荡初始(TO)与震荡斜率(TS)、心脏变时性功能的两个指标:运动中实测最大心率(HRmax)与年龄预测最大心率(APMHR)之比(rHR)、运动后1min心率恢复值(HRR-1)。结果 OH组TO明显高于H组及N组,TS明显低于H组及N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OH组rHR、HRR-1明显低于H组及N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TO、TS、rHR、HRR-1在OH组阳性率明显高于H组及N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较单纯高血压患者HRT减弱、心脏变时性功能降低,OSAHS使高血压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受损加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阵发性房颤(PAF)的心电触发因素并了解动态心电图在阵发性房颤的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某院2008年1月~2011年1月对1 189例病人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测,诊断房颤(AF)及PAF.分析房颤的心电始动因素和房颤的起源部位.结果 阵发性房颤的心电触发因素以房性早搏最多见,占46.87%.短阵房速触发阵发性房颤房早的起源部位以左房上最多见.结论 动态心电图可准确显示房性早搏,确定阵发性房颤的心电始动因素及其部位,可作为对临床治疗方案的参考,且具有安全、无创的优点,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与运动平板试验对诊断有心血管紊乱症状更年期女性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价值,比较其优劣。方法选择400例45-55岁临床有胸闷、胸痛、心悸症状临床拟诊更年期综合征的女性患者,均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及平板运动试验检查,动态心电图阳性且心肌缺血总负荷≥60mm.min及运动平板试验阳性患者再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其阳性率。结果 400例拟诊更年期综合征的女性患者中,平板运动试验阳性共51例,其中冠脉造影阳性者13例,阴性者38例,阳性率25.4%。动态心电图阳性且心肌缺血总负荷≥60mm.min112例,其中冠脉造影阳性28例,阴性84例,阳性率25.0%,与平板运动试验比较,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板运动试验阳性与动态心电图阳性且心肌缺血总负荷≥60mm.min43例,其中冠脉造影阳性者29例,阴性者14例,阳性率67.4%,与单项阳性率比较,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平板试验阳性与动态心电图阳性联合心肌缺血总负荷≥60mm.min筛选更年期女性合并冠心病者,其阳性率较单项检查高,可作为无创检查诊断更年期女性冠心病的重要方法 。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并发心律失常原因、分类及临床特点、合并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呼吸内科确诊的320例老年肺心病患者,均进行心电图检查及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234例发生心律失常(占73.1%),其中两种或以上的心律失常72例(占30.8%),激动起源异常145例(占62.0%),传导异常89例(占38.0%),其中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多见(占73.2%);无心律失常组86例(占26.8%)。并发心律失常组存活198例(占85.0%),死亡36例(占15.0%);无心律失常组存活84例(占97.6%),死亡2例(占2.4%),两者存活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根据临床表现分为代偿期组133例(合并心律失常56例),失代偿期组t87例(合并心律失常178例),两者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并发心律失常发生率高,死亡率高,存活率低,预后差。失代偿期肺功能差者容易并发心律失常。及时、反复、多次行心电图检查,查清心律失常的原因,采取积极有效的综合治疗,是减少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