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5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国内已有文献报道,更昔洛韦是继阿昔洛韦后开发的广谱抗DNA病毒药,是目前最新的抗疱疹病毒药。我们于2004年1月~2005年2月在住院患者中用该药治疗带状疱疹并与阿昔洛韦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临床资料病例选择:带状疱疹病人病程≤7天,年龄17~70岁,1周内未服用或外用抗病毒药物者,排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全身衰竭、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及应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者、对阿昔洛韦或更昔洛韦过敏者及妊娠和哺乳期妇女。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例,对照组56例,两组的年龄、性别、病程以…  相似文献   
2.
3.
日本神奈川县稻叶等对13名(男5,女8)白塞氏病患者,投予 OP—1206(前列腺素 E_1制剂)15μg/日,分三次口服,同时并用甲巯丙脯酸50~75mg/日,分2~3次口服,经过半年的治疗,观察其各种症状及化验值的变化。其结果对口腔阿夫他溃疡和结节性红斑,具有显著的疗效。与用安慰剂的灯照组(12例)、单用 OP—1206组(22例)相比,口腔阿夫他溃疡约从第8周,结节性红斑约从第12周开始,每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浓度的测定在肺栓塞的诊断与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39例经临床确诊为肺栓塞患者测定其血浆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浓度,并以其它呼吸道疾病患者为对照,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肺栓塞患者血浆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浓度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经治疗后血浆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下降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血浆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测定可作为诊断肺栓塞的首选筛选试验,并对肺栓塞疗效判定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卡介菌多糖核酸、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耳部割治治疗扁平疣的疗效。方法 120例扁平疣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40例,第一组为卡介菌多糖核酸、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耳部割治治疗,第二组为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耳部割治治疗,第三组为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耳部割治治疗,疗程4周。结果治疗4周后第一组的总有效率65.0%,第二组总有效率37.5%,第三组的总有效率为40.0%,第一组疗效与其他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卡介菌多糖核酸、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耳部割治治疗扁平疣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及其相关因子与白癜风发病的关系及在不同分型、分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硝酸还原酶法和ELISA法分别测定32例白癜风患者血清NO和干扰素(IFN)-γ、白介素(IL)-10、IL-12水平,并与18例正常人对照组相比较;同时以负压吸疱取材检测其中20例患者白斑部位及非白斑部位负压吸引疱疱液NO及细胞因子水平。结果白癜风患者血清NO、IFN-γ水平(57.64±8.35μmol/L、30.82±1.36pg/mL)明显高于(P<0.05)正常人对照组(33.88±4.23μmol/L、26.05±0.60pg/mL),IL-10水平(23.40±12.16pg/mL)明显低于(P<0.05)正常人对照组(84.97±34.48pg/mL)。局限型NO水平及泛发型IFN-γ水平(44.33±9.04μmol/L、36.78±4.28pg/mL)在进展期时明显高于(P <0.05)稳定期(27.83±4.90μmol/L、28.11±0.94pg/mL);局限型白斑处负压吸引疱疱液NO水平(68.18±14.13μmol/L)明显高于(P<0.05)非白斑部位(36.74±13.46μmol/L)。结论白癜风患者血清NO水平增高,白斑部位负压吸引疱疱液NO水平明显高于非白斑部位,提示NO在白癜风发病中具有一定作用。白癜风患者血清IFN-γ水平增高,IL-10水平降低,提示两者可能参与白癜风发病。  相似文献   
7.
中药搽剂联合蓝光照射治疗痤疮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门诊于2004年10月~2005年3月,应用中药搽剂和Clearlight光子痤疮治疗仪联合治疗30例痤疮患者,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30例患者,男18例,女12例,年龄14~35岁,3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男10例,女5例;B组:男8例,女7例。入选标准:按痤疮Borton分级(分0~6级),选3~4级炎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胸腹腔积C反应蛋白(CRP)、生化指标在鉴定胸腹腔积液性质中的临床意义及其相关性。方法收集63例胸腹腔积液,采用金标法做CRP定量检测与采用BECKMAN COUL LX20全自动生化仪做生化指标定量检测,结合临床诊断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渗出性胸腹腔积液自动生化仪中CRP、乳酸脱氢酶(LDH)、总蛋白(TP)、腺苷脱胺酶(ADA)水平明显高于漏出液(P〈0.01),葡萄糖(GLU)水平低于漏出液(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RP与LDH、GLU、TP、ADA有一定相关性。结论CRP、LDH、GLU、TP、ADA浓度测定对鉴别胸腹水性质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临床资料患 患女,25岁。因前额和两侧烦部出现丘疹2年余.增多近1个月就诊。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前额和两侧颊部出现许多蓝黑色及正常肤色丘疹,偶有轻痒,出汗时丘疹明显增多,而在寒冷环境下略变小。曾在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汗管瘤”,未予特殊治疗。1年前曾于外院诊断为表皮囊肿,部分皮损予电离子治疗,1个月后治疗部位皮损复发。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32岁,因寻常性天疱疮复发入院。体检:BP20/12kPa。皮肤科情况:皮疹分布于全身,以颜面、躯干为主,为小米粒至指甲大红斑、水疱、糜烂、结痂,界限清楚,局部融合,水疱壁薄、松弛,尼氏征阳性。余未见异常。给予强地松80mg/d口服,环磷酰胺200mg隔日静滴,加强抗炎治疗。半年后仍有新发水疱,减量强地松加地塞米松,病情仍无明显改善。1个月后停用环磷酰胺,改用环孢菌素A(CsA)口服,始用量4mg/kg.d,渐加至8mg/kg.d,1周后无新发水疱,3周后地塞米松与CsA交替减量,病情稳定。治疗过程中血尿素氮一过性明显升高,一般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