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调查丽江市古城区野鼠鼠疫疫源地宿主动物携带鼠疫噬菌体情况,并探讨其流行病学意义,为野鼠鼠疫疫源地宿主动物的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7年9月于丽江市古城区5个乡镇共13个野鼠鼠疫疫源地的鼠疫流行自然村采用5 m夹线法进行捕鼠,以鼠疫疫苗株EV76为饲养菌(即鼠疫噬菌体的宿主菌),采用双层平板法分离鼠疫噬菌体,对所分离噬菌体进行噬菌斑观察和电镜下形态鉴定。结果 在丽江古城区5个乡镇共捕鼠766只,其中七河321只,文化镇131只,开南良美48只,大东乡117只,金安乡149只,采集鼠回盲段样本766份,在34份样本中分离34株鼠疫噬菌体,鼠疫噬菌体分离率4.43%;5个乡镇均分离到鼠疫噬菌体,其中七河噬菌体阳性率较高(6.85%)。34株鼠疫噬菌体中,29株分离自齐氏姬鼠,2株分离自大绒鼠,3株分别来自灰麝鼩、斯氏家鼠和树鼩。齐氏姬鼠的噬菌体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鼠种,其所分离鼠疫噬菌体的噬斑出现特大(直径2.5~<3.5 mm)、大(直径1.5~<2.5 mm)、中(直径0.5~<1.5 mm)及小(直径<0.5 mm)四种噬菌斑。结论 丽江市古城区野鼠鼠疫疫源地宿主动物中携带一定数量的鼠疫噬菌体;因齐氏姬鼠的噬菌体携带率远高于其他鼠种,证明齐氏姬鼠是该疫源地的主要宿主。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初步了解丽江市古城区 3 种致病性耶尔森菌在家犬中的携带情况,补充该疫源地家犬致病性耶尔森菌带菌状况的相关数据。 方法 采集丽江市古城区鼠疫疫源地家犬肛拭子样本并进行冷增菌培养,通过聚合酶链反应和细菌分离纯化对致病性耶尔森菌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 在丽江市古城区七河镇、大东乡、金安镇、束河街道、文华街道、开南街道等地共采集了 164 份家犬肛拭子,从 1 份样本中检出鼠疫耶尔森菌、4 份样本中检出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未检测到假结核耶尔森菌。 结论 丽江市古城区家犬携带鼠疫耶尔森菌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增加了当地居民感染鼠疫及相关疾病的风险,须加强对该地家犬致病性耶尔森菌携带情况的监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云南省小型兽类感染无形体的情况,为当地无形体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2019—2020年在云南省西部2个县(市),北部5个县(市)选点,采用笼日法和夹夜法捕获小型兽类,经形态鉴定后取肝、脾脏器组织,提取DNA,用半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无形体属16S rRNA基因660 bp目的片段,对阳性产物进行测序,所得序列作同源性分析和遗传进化分析。  结果  共捕获小型兽类1 142只,经鉴定分属3目8科21属39种。 PCR扩增阳性21份,总阳性率1.84%。 其中14份为嗜吞噬细胞无形体,6份为绵羊无形体,1份为牛无形体。 阳性小型兽类分属1目2科3属6种,均是啮齿动物。 在孟连县和元谋县的斯氏家鼠、黄胸鼠、褐家鼠中检出嗜吞噬细胞无形体;在元谋县的斯氏家鼠、黄胸鼠、社鼠和大绒鼠中检出绵羊无形体;在孟连县的白腹鼠中检出牛无形体。 统计学分析表明,孟连县和元谋县的小型兽类无形体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阳性鼠种的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白腹鼠和斯氏家鼠感染率较高;不同性别、年龄、生境和海拔的啮齿目小型兽类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云南省啮齿动物携带多种可导致人群和家畜致病的无形体,宿主种类多,但地域分布相对集中,应当重点关注人群、家畜的无形体病的预防控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华坪县与攀枝花市交界地区小型兽类(小兽)及其寄生蚤的组成和分布,为鼠疫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以华坪县与攀枝花市交界3个乡镇海拔1 000~2 250 m的农耕区和居民区2种生态环境为调查空间范围,采用夹夜法和笼夜法捕获小兽,梳捡体表寄生蚤,分类计数,运用群落生态学指标进行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分析。结果 共捕获小兽3 目4 科9 属17 种240只,主要是啮齿动物187只(占77.92%),其次是食虫动物51只(占21.25%),居民区小兽捕获率为1.58%,以小家鼠占47.37%(9/19)和褐家鼠占26.32% (5/19)为主要优势种;农耕区小兽捕获率为10.85%,以卡氏小鼠(23.08%)、斯氏家鼠(12.22%)、灰麝鼩(11.76%)、长尾大麝鼩(11.31%)、锡金小鼠(10.41%)和齐氏姬鼠(10.41%)相对较多。1 000~1 500 m低海拔地区以啮齿动物小鼠属和食虫动物麝鼩属为主,随海拔升高至2 000 m以上,啮齿动物姬鼠属和绒鼠属相对优势度增加。检获小兽寄生蚤5科7属7种26匹,居民区缓慢细蚤和印鼠客蚤相对较多,农耕区近端远棒蚤二刺亚种、穗缘端蚤中缅亚种和方叶栉眼蚤相对较多,小兽平均染蚤率为7.08%,总蚤指数为1.53。小兽及其寄生蚤的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农耕区比居民区高,反之优势度居民区高于农耕区,居民区与农耕区之间小兽群落相似性极为不相似;不同海拔带中小兽及其寄生蚤群落生态学指标无明显区别,不同海拔带之间小兽群落相似性为中等相似。结论 华坪县与攀枝花市交界地区有家、野两型疫源地的主要宿主和媒介分布,具有鼠疫的宿主和媒介基础,但总体上鼠密度和蚤指数相对不高,可认为干热河谷地区鼠疫风险不高,有待加强鼠传疾病及其宿主媒介的监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金沙江流域云南省巧家县开展鼠疫疫源地调查,了解鼠疫宿主媒介组成及动物间鼠疫流行情况,探讨鼠疫发生和流行风险,为该地区鼠疫监测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巧家县辖区选取7个乡镇为调查范围,采用笼夜法和夹线法调查小型兽类及其体表寄生蚤,采集宿主动物脏器、血清及其体表寄生蚤样本,同时现场采集鼠疫指示动物血清,对采集到的宿主动物脏器和蚤样本进行鼠疫菌培养检测,采用间接血凝实验(IHA)对宿主动物和指示动物血清样本进行鼠疫F1抗体检测。结果 共捕获小型兽类(小兽)3目6科12属23种525只,农耕区优势种群为齐氏姬鼠(31.05%)、北社鼠(13.90%)和微尾鼩(11.43%),居民区优势种群为褐家鼠(66.67%)和黄胸鼠(20.00%);农耕区和居民区鼠密度分别为20.98%和1.00%。捡获小兽体外寄生蚤5科13属15种277匹,优势种群为偏远古蚤(22.02%)、特新蚤指名亚种(20.58%)、迪庆额蚤(18.77%)和方叶栉眼蚤(11.55%),鼠体蚤指数为0.53。采集全部鼠类脏器和蚤类样本均未分离到鼠疫菌。采集犬血清167份和鼠血清15份,IHA检测鼠疫F1抗体均为阴性。结论 巧家县有鼠疫主要宿主和主要媒介分布,鼠密度较高,鼠体蚤指数较低。鼠疫宿主动物、媒介蚤类和指示动物均未检测出阳性,可认为近期该地区鼠疫发生和流行的风险不高,有必要进一步加强该地区鼠疫等鼠传疾病的监测防控。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云南省小型兽类感染无形体的种类及其分布,以掌握该地区小型兽类携带无形体对人、畜健康的危害,为无形体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云南省22个县(市)的130个采样点,捕获分属4目9科26属52种的小型兽类2 251只,取其脾脏组织提取DNA后,运用无形体通用引物,巢式PCR检测无形体16S rRNA 660 bp部分片段。阳性产物测序后,通过序列比对及系统进化分析确定感染无形体种类,结合样本信息分析流行病学意义。结果 共检出阳性样本27份, 产物序列经比对为23份A.phagocytophilum,4份未分类无形体。总阳性率1.20%;阳性小兽分属3目6科7属12种,分别是:针尾鼹50.00%(1/2)、纹背鼩鼱12.50%(2/16)、珀氏长吻松鼠8.33%(1/12)、藏鼠兔5.66%(3/53)、白尾松田鼠5.41%(2/37)、西南绒鼠4.00%(2/50)、社鼠3.74%(4/107)、大足鼠3.57%(1/28)、斯氏家鼠2.20%(2/91)、大耳姬鼠1.85%(2/108)、中华姬鼠1.30%(4/308)和黄胸鼠0.69%(3/433),分布于5个县(市)。统计学分析表明,无形体的感染率雄性高于雌性,海拔>2 500 m捕获小兽感染率最高。不同生境和年龄的小兽感染率无差异。结论 云南省部分县(市)的多种小型兽类携带A.phagocytophilum,给当地人群的健康和畜牧业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威胁,人群和媒介蜱、其它宿主的感染和分布等情况值得进一步关注。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云南省德钦县小型兽类生态位特征。方法根据地形、海拔等自然环境条件,于2012年6月-2014年6月选取德钦县境内42个调查样点,划分为4种生境、5个垂直带,采用铗夜法开展小型兽类调查,运用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指数对小兽生态位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共捕获小兽1 371头,隶属于4目7(亚)科18属28种,优势种和常见种中的中华姬鼠、珀氏长吻松鼠、滇攀鼠、北社鼠、拟家鼠、齐氏姬鼠、大耳姬鼠的生态位宽度值较大,分布横跨多种生境或多个海拔带;稀有种的隐纹花松鼠、灰麝鼩、云南鼩鼱、黑齿鼩鼱、喜马拉雅旱獭、斑胸鼠、小家鼠生态位宽度均为0。生境生态位和海拔生态位中有意义的重叠种对分别占所有种对的38.38%和35.71%,多为优势种和常见种之间、稀有种之间重叠;完全不重叠的种对分别占25.93%和32.80%,多为优势种、常见种和稀有种之间重叠。结论德钦县小型兽类优势种和常见种生态位宽度高于稀有种。优势种和常见种之间生态重叠较为严重;稀有种之间因习性趋同重叠也较为严重;优势种、常见种和稀有种之间重叠指数较低;完全不重叠的种对也较多;总体来说生态位分化较为均匀。在制定德钦县鼠传疾病防控策略时,要充分考虑小兽群落的生态位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2020年勐海县1起人间鼠疫疫情的调查处置进行分析,为完善家鼠鼠疫的监测和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病例个案调查、宿主媒介监测等流行病学方法开展调查,对患者的血液、淋巴结穿刺液以及采集的鼠类标本进行细菌学检测、抗原检测和荧光定量PCR检测;对患者的血清进行抗体检测;采用灭鼠、灭蚤等综合措施对疫区进行处置。结果 本次疫情共确诊1例腺鼠疫病例,从黄胸鼠分离到鼠疫杆菌10株;通过采取患者隔离治疗、环境卫生整治,灭鼠、灭蚤等综合处置措施,疫情得到及时有效控制。结论 本例人间鼠疫病例感染来源是当地鼠间鼠疫,跳蚤叮咬可能为其感染途径。及时有效控制鼠间鼠疫疫情是家鼠鼠疫防控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 基于细胞色素b(Cyt b)基因的全序列,分析云南齐氏姬鼠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方法 采集玉龙、剑川、宜良等7地的齐氏姬鼠,提取基因组DNA,使用通用引物L14724和H15915R扩增,并测序。运用ClustalX软件、Mega 6.0软件、Dnasp5.0软件、Arlequin 3.1软件对细胞色素b(Cyt b)基因结构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获得1110bp的齐氏姬鼠Cyt b基因序列44条。转换和颠换(TS/TV)比为6.957,A+T含量(59.47%)大于G+C含量(40.53%)。共发现51个变异位点,定义了29个单倍型,其中种群间有一个单倍型(Hap19)为德钦和维西种群共享,齐氏姬鼠单倍型多样性为0.965,核苷酸多样性为0.00758。AMOVA分子变异分析结果表明,种群内的遗传差异(68.20%)明显高于种群间的遗传差异(31.80%)。Fst统计结果显示,玉龙、宜良、昭通、剑川4个种群分别与德钦、维西、贡山3个种群间遗传差异显著(贡山与宜良种群除外)。结论 云南不同地理种群的齐氏姬鼠存在遗传分化,其遗传结构较为复杂,有待进一步研究其种群遗传多样性与地理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溴敌隆在云南省野鼠鼠疫疫区处置中的灭鼠效果,为鼠类控制及鼠疫防治提供基础数据。方法2017年4-5月选择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古城区和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鹤庆县居民区及耕地两种生境,使用0.5%溴敌隆母液配制0.005%的小麦毒饵,采取"回合式"投药,采用不设对照区的鼠疫流行疫点区和设对照区的非疫点区分别进行灭鼠效果试验。利用Excel 2010和SPSS 18.0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灭鼠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鼠疫流行疫点居民区灭鼠率为77.67%~100%,耕地为88.89%~100%;设对照区的非疫点居民区灭鼠率为88.48%~100%,耕地为85.72%~97.74%。疫点区和非疫点区同一生境不同县(区)及4个县(区)不同生境灭鼠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800、0.863,均P0.05),两种试验设计方法计算居民区和耕地的灭鼠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507、0.050,均P0.05)。结论溴敌隆杀鼠剂对云南省家栖和野栖鼠类仍具有良好的毒杀作用,且适口性较好,在鼠疫疫区处置过程中可有效降低鼠密度,防止鼠疫疫情蔓延。目前仍可用于云南省家、野鼠两型鼠疫疫区及大面积控制鼠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