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浙江中北部农村居民代谢综合征(MS)与慢性肾脏病(CKD)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两者的关系。方法以浙江中北部(磐安县高二乡、海宁市永福村、海宁市许桥村、桐乡市路家园村)4个不同村落、118个村民小组内居住5年以上的18岁以上原住居民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进行横断面调查。根据浙江省第6次人口普查数据中乡村地区人口性别、年龄分布计算MS与CKD标化患病率,比较MS患者与未患MS居民基线特征、CKD患病情况。结果在资料完整的1627例居民中共筛查出MS患者218例,患病率为13.40%(95%CI:12.76~16.20);CKD患者202例,患病率为12.42%(95%CI:8.03~10.85)。MS患者BMI、腰围、收缩压、舒张压、尿酸、空腹血糖、TG、TC均高于未患MS居民(均P<0.05),HDL-C低于未患MS居民(P<0.05),而年龄、血肌酐、LDL-C与未患MS居民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MS患者CKD患病率高于未患MS居民(22.02%vs10.93%,P<0.05)。结论浙江中北部农村居民MS和CKD流行现状并不乐观,MS患者CKD患病率高于未患MS居民,开展CKD早期筛查及相关知识的普及,尽早对MS进行干预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2.
随着血液透析患者年龄的增加和血液透析维持时间的延长,血液透析血管径路的问题逐渐突出[1]。采用带隧道和涤纶套导管(tunneled cuffed catheter,TCC)的血管径路是常用的长期血液透析径路之一,可以作为动静脉内瘘或移植血管内瘘成熟期的过渡,也可以用作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或血管资源耗竭难以建立内瘘患者的长期血液透析血管径路[2]。但一般不作为长期血液透析的  相似文献   
3.
随着慢性肾脏病发病率增高,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合并肿瘤逐年增多.最近我科对1例进行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合并肝癌、血性腹水患者进行肝脏部分切除手术治疗,术后经血液透析过渡后,成功再次行腹膜透析治疗,效果良好,现总结临床病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如下. 患者女,48岁.因"水肿1年,规律腹膜透析10个月,血性腹膜透析液1d"于2012年3月2日入我院.患者2011年3月发现双下肢水肿,查血肌酐387μmol/L,B超提示双肾偏小,诊断"慢性肾功能不全",予尿毒清等治疗,血肌酐逐渐升高.2011年4月28日查血肌酐504.7μmol/L,2011年5月4日行局部麻醉下腹膜透析置管术,2011年5月12日开始CAPD治疗(1.5%腹膜透析液2L×2袋).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C57BL/6小鼠腹膜间皮细胞(peritoneal-mesothelial-cells,PMCs)的体外培养方法。方法:选择8周龄C57BL/6雄性小鼠,0.25%胰蛋白酶-EDTA消化C57BL/6小鼠大网膜,细胞悬液经离心培养,进行形态学及细胞免疫组化鉴定。结果:分离培养的C57BL/6小鼠PMCs倒置显微镜下呈小圆形细胞,部分细胞聚集成小串葡萄状;72 h所有贴壁细胞均伸展,呈梭形等,边缘不整,细胞呈现拉网生长,与相邻的细胞相互连接;HE染色呈现多边形、椭圆形、短梭形,细胞浆染为淡红色;细胞免疫荧光组化鉴定上皮细胞标志分子E-cadherin及间充质标志分子Vimentin表达呈阳性,证实培养的细胞为PMCs。结论:C57BL/6小鼠腹膜间皮体外细胞培养成功,可为后续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纤维化相关体外研究的开展提供可靠的细胞模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微炎症状态及透析过程中滴注黄芪注射液对其影响。方法:入选5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检测人体学测量、血生化、透析充分性(e Kt/V)及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微炎症指标;观察血透过程中予以黄芪注射液滴注维持后血清微炎症指标的变化,以及微炎症指标与血脂、营养状况的相关性。结果:(1)MHD患者高CRP者31例(占57.4%),且高CRP者的年龄、三酰甘油、TNF-α较正常者高,白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较正常者低(P0.05)。(2)CRP与体质量指数、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呈正相关(P0.05),与高密度脂蛋白、e Kt/V呈负相关(P0.05);TNF-α与白蛋白呈负相关(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三酰甘油是影响CRP的独立危险因素,白蛋白、血红蛋白是影响TNF-α的独立危险因素。(3)常规透析后CRP较透析前明显升高(P0.05),IL-6较透析前明显降低(P0.05);TNF-α较透析前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应用黄芪注射液后,透析前后CRP、IL-6差值较未用药时明显减少(P0.05);TNF-α差值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HD患者中微炎症状态与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脂代谢紊乱及透析充分性相关,其中三酰甘油、白蛋白、血红蛋白是影响微炎症状态的独立危险因素;透析过程能加重微炎症状态,滴注黄芪注射液能部分改善透析过程中的微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浙江中北部农村居民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浙江中北部磐安县高二乡、海宁市永福村、海宁市许桥村、桐乡市路家园村,4个村落、118个村民小组内居住5年以上≥18岁原住居民1 654人,通过CKD相关危险因素的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进行横断面研究。根据浙江省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中乡村地区人口年龄、性别分布计算CKD标化患病率,分析CKD相关危险因素。结果经人口年龄性别标化后,该人群CKD总患病率为9.44%(95%CI8.03~10.85),白蛋白尿患病率8.02%(95%CI6.71~9.33),肾功能下降患病率2.65%(95%CI1.88~3.42)。CKD知晓率为6.49%。性别、年龄、BMI、收缩压、空腹血糖、血尿酸是CKD的独立危险因素,舒张压、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与CKD发病无关。结论浙江中北部农村居民CKD患病率随年龄、BMI、收缩压、空腹血糖、血尿酸增加有增长趋势,且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  相似文献   
7.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