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研究替米沙坦对高脂饮食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肝纤维化的预防和保护作用。方法 3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n=10)、模型组(FC,n=15)和替米沙坦干预组(FT,n=10)。FC和FT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16周诱发脂肪性肝炎,其中FT组于高脂喂养12周后,给予替米沙坦(5mg·kg-1.d-1)灌胃治疗4周。16周末处死所有动物。检测血清ALT、AST、TC、TG和HDL-C,RT-PCR法检测肝组织TIMP-1、MMP-2和TGF-β1mRNA的表达,病理切片检查和α-SM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组织学改变。结果与FC组比较,FT组大鼠ALT降低,TIMP-1、MMP-2和TGF-β1mRNA的表达降低,肝星状细胞活化减少,肝脏病理学改善。结论替米沙坦对NASH大鼠有保护和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胰岛素抵抗、血清脂联素及其肝组织脂联素受体R2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3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n=10)、模型组(FC,n=15)和替米沙坦干预组(FT,n=10)。FC和FT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16周诱发脂肪性肝炎,其中FT组于高脂喂养12周后,给予替米沙坦(5mg·kg-1·d-1)灌胃治疗4周。检测血清ALT、AST、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应用RT-PCR方法测定大鼠肝组织脂联素受体R2mRNA的表达;ELISA法测定血浆脂联素水平。结果与NC组相比,FC组脂联素及其受体R2mRNA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FT组的脂联素及其受体R2mRNA水平较FC组升高(P0.05)。脂联素及其受体R2mRNA水平均与HOMA-IR呈负相关(r分别为-0.891,-0.686;P0.01,0.05)。结论替米沙坦能上调脂联素及其受体R2的表达,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分析微小RNA-26a(microRNA-26a, miR-26a)、微小RNA-663(microRNA-663,miR-663)联合幽门螺旋杆菌对老年胃癌癌前病变诊断价值。方法 连续入选经胃镜及病理学检查确诊的胃部良性病变、癌前病变或早期胃癌的老年患者13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其血清miR-26a、miR-663表达,并采用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情况,分析miR-26a、miR-663和幽门螺旋杆菌及联合检测对胃良性病变、癌前病变及早期胃癌等不同病变程度的诊断价值,并绘制(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s, ROC)曲线,评估其诊断准确性。结果 胃良性病变、癌前病变、早期胃癌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吸烟史、饮酒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胃癌前病变和早期胃癌患者胃癌家族史高于良性病变患者(P<0.05),而癌前病变和早期胃癌患者胃癌家族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前病变和早期胃癌患者血清miR-26a、miR-663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瘦素在人溃疡性结肠炎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6月~2009年6月确诊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35例,以结肠镜检查无明显异常者25例作为阴性对照。酶联免疫法观察血清细胞因子(TNF-α和IL-2)浓度的变化,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溃疡性结肠炎病理组织中瘦素的表达情况。结果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病理组织中,瘦素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者,其血清中TNF-α的含量也高于对照者,IL-2则相反。结论瘦素在溃疡性结肠炎组织中过量表达,可能通过细胞因子TNF-α的上调和IL-2的下调诱导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泼尼松龙联合熊去氧胆酸(UDCA)治疗原发性胆汁肝硬化(PBC)患者的疗效,寻找治疗PBC的有效方案。方法 2010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治疗的106例PB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给予对照组患者UDCA 13~15 mg·kg-1·d-1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泼尼松龙口服并逐步减少激素剂量。在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观察患者临床表现和检测血清主要生化指标和免疫球蛋白IgM、IgG、IgA。结果 在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患者的乏力、皮肤瘙痒症状明显改善(P<0.05);在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ALP、GGT和TBIL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两组患者在治疗3个月时上述指标下降较快,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6个月和12个月时,两组上述指标改善程度不明显(P>0.05),两组患者血清ALB水平在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且在不同治疗时段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gM水平明显下降(P<0.05),并且在治疗3个月时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程度较大,差异显著(P<0.05),在6个月和12个月时,两组免疫球蛋白水平改善程度差异不明显(P>0.05),两组患者血清IgA和IgG水平在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泼尼松龙联合UDCA在短期内可以改善PBC患者临床表现、主要生化指标以及IgM水平,但其远期疗效还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6.
<正>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种获得性代谢应激性肝损伤,有低龄化发病趋势,随着发病率的迅速上升,大量病例已发展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并可发展为肝纤维化和肝硬化~([1-3])。替米沙坦是一种新型的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活化受体-γ(PPAR-γ)激动剂,在前期研究中已证实其对NASH大鼠有抗肝纤维化的作用~([4])。本研究应用替米沙坦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6个月,观察其在抗肝纤维化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超细内镜放置经肛型肠梗阻减压导管在左半结直肠癌性肠梗阻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左半结直肠癌性肠梗阻患者3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普通肠镜组与超细内镜组,每组16例,比较两组置管成功率、置管操作时间及接触X线时间.结果 普通肠镜组16例患者,成功15例,失败1例;超细内镜组成功13例,失败3例,两组置管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143,P=0.285).在两组置管成功的病例中,普通肠镜组置管操作时间为(42±15) min,超细内镜组置管操作时间为(20±6)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95,P=0.005).普通肠镜组接触X线时间为(20±12) min,超细内镜组接触X线时间为(5±2)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96,P=0.007).结论 超细内镜结合无痛麻醉技术的应用,可使经肛型肠梗阻减压导管的置入更安全、简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肝组织脂联素及其受体R2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3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n=10)、模型组(FC组,n=15)和替米沙坦干预组(FT组,n=10)。FC和FT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16周诱发脂肪性肝炎,其中FT组于高脂喂养12周后,给予替米沙坦(5mg·kg-1·d-1)灌胃治疗4周。取肝组织测肝指数;检测血清ALT及AST,RT-PCR方法测定大鼠肝组织脂联素及其受体R2mRNA的表达。结果与NC组相比,FC组血清ALT、AST均明显升高(P<0.01),脂联素及其受体R2mRNA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FT组的血清ALT显著降低(P<0.01),脂联素及其受体R2mRNA水平较FC组均升高(P<0.05)。结论替米沙坦对实验性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之一是促进肝脏脂联素及其受体R2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9.
将94例T2DM患者按HbA1c水平分为≤8%和〉8%两组,观察其慢性并发症及空腹血糖(FPG)等变化,并与24名健康人作对照组,分析HbA1c与其之间的关系。结果HbA1c≤8%组中大小血管并发症比例明显降低(P〈0.01);FPG、Tc、TG、LDL—c也明显降低(P〈0.05);而2hPG、HDL—C明显增高(P〈0.05);结论:①HbA1c水平越高,血糖增高及脂代谢紊乱明显;②随着HbA1c增加,发生大、微血管并发症也增加;③DM患者的血糖及血脂异常三者呈平行变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肛型肠梗阻导管置入术在梗阻性左半结直肠癌中作为术前准备的应用价值。方法2007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47例梗阻性左半结直肠癌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25例)和导管组(22例),对照组给予术中结肠灌洗后行I期肿瘤切除吻合术,导管组术前置入经肛型肠梗阻导管减压后,再行Ⅰ期肿瘤切除吻合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排气时间、禁食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导管组22例,20例置管成功,成功率90.9%(20/22),减压冲洗后均成功行I期肿瘤切除吻合术。对照组23例行术中结肠灌洗,肿瘤Ⅰ期切除吻合。导管组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排气时间、禁食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12.78±2.07)h比(18.01±3.42)h,(78.76±11.43)h比(96.38±13.09)h,(3.18±1.76)d比(5.51±2.95)d,(10.23±2.33)d比(15.86±6.74)d,(25437.43±2343.67)元比(31051.32±2542.73)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O.05)。对照组术后发生吻合121瘘2例,腹腔感染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7.4%(4/23),导管组无吻合口瘘和腹腔感染发生,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肛型肠梗阻导管置入术应用于梗阻性左半结直肠癌的术前准备,可提高I期吻合率,能降低术后并发症,促进术后恢复速度,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