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观察下瘀血汤对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小鼠肝脏炎症和脂肪变性的改善作用,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48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对照美他多辛组、对照下瘀血汤组、酒精组、酒精美他多辛组和酒精下瘀血汤组,每组各8只.对照组、对照美他多辛组和对照下瘀血汤...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下瘀血汤对四氯化碳(CCl_4)诱导的肝纤维化模型小鼠肝脏和胰腺病变的改善作用,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24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下瘀血汤组,每组8只。模型组和下瘀血汤组小鼠腹腔注射10%CCl_4诱导肝纤维化模型,正常组小鼠给予等体积橄榄油,每周3次,连续6周。造模第4周起,下瘀血汤组小鼠灌胃给予0.467 8 g/kg下瘀血汤药液,正常组和模型组小鼠给予等体积蒸馏水,每日1次,连续3周。药物干预期间,每周称量各组小鼠体质量。末次给药后,腹主动脉采血,分离肝、脾、胰腺组织并称重,计算肝脏指数和脾脏指数;试剂盒检测血清ALT、AST水平,HE染色和天狼星红染色后光镜下观察肝脏和胰腺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免疫荧光检测肝组织α-SMA蛋白表达,免疫组化检测胰腺组织CD68、MCP-1及α-SMA蛋白表达。结果:①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体质量明显降低(P0.01),肝脏指数、脾脏指数显著增大(P0.01),血清ALT、AST水平显著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相比,下瘀血汤组小鼠体质量显著升高,肝脏指数、脾脏指数及血清ALT、AST水平显著降低(P0.01)。②病理学观察显示,模型组小鼠肝组织可见明显肝细胞肿胀、小叶中心性出血及灶状坏死,并伴有炎症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大量增生,增生的胶原纤维分割肝小叶形成较粗大的间隔;胰腺小叶间隙增大,腺泡肿胀,腺管区有较多炎症细胞浸润。下瘀血汤组小鼠肝组织胶原纤维间隔较窄、排列疏松,肝细胞变性、坏死及肝和胰腺组织炎症细胞浸润明显减轻。③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肝组织α-SMA表达明显增多,胰腺组织CD68、MCP-1及α-SMA阳性表达显著升高(P0.01);下瘀血汤干预3周后,肝组织α-SMA表达明显减少,胰腺组织CD68、MCP-1及α-SMA阳性表达显著降低(P0.01)。结论:肝纤维化可引起胰腺巨噬细胞浸润和星状细胞激活;下瘀血汤可显著减轻肝纤维化过程中胰腺巨噬细胞浸润,抑制胰腺星状细胞活化。  相似文献   
3.
痔是一种最常见、最多发的肛肠疾病,据我国文献报道,痔占所有肛肠疾病的87.25%,人群发病率高达46.26%,素有"十人九痔"之说[1],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痔的治疗以保守治疗为主,我科自2006年11月-2010年1月运用自动痔疮套扎术(RPH)合麝香痔疮栓治疗混合痔(以Ⅱ、Ⅲ度内痔为主)3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下瘀血汤是否通过抑制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发挥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方法24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下瘀血汤组,每组各8只。模型组和下瘀血汤小鼠腹腔注射10%CCl4,第4周开始下瘀血汤组小鼠给予0.4678 g/kg下瘀血汤灌胃。检测肝功能指标ALT、AST水平,观测肝脏组织病理形态学。免疫组化检测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及GDNF蛋白表达。GDNF(10 ng/ml)处理GFP-Col-HSC和人原代肝星状细胞(HSC),检测HSC活化。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模型组ALT和AST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下瘀血汤组ALT和AST水平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值均<0.01)。肝组织病理学显示,模型组炎症细胞浸润明显,增生的胶原纤维形成纤维间隔,下瘀血汤组胶原纤维间隔较疏松及炎症细胞浸润减轻。免疫组化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α-SMA及GDNF阳性表达显著升高(P值均<0.01),均分布在纤维间隔,下瘀血汤组α-SMA与GDNF表达较模型组均显著降低(P值均<0.05)。免疫印迹结果显示,对照小鼠肝组织GDNF表达比较低,CCl4造模6周肝纤维化形成,GDNF表达上调10倍左右,下瘀血汤显著抑制模型小鼠GDNF蛋白表达(P值均<0.01);α-SMA和Ⅰ型胶原α1(Col1)表达在肝纤维化模型小鼠显著上调,下瘀血汤处理后α-SMA与Col1显著下降(P值均<0.01)。体外结果显示,GDNF可诱导HSC细胞α-SMA及Ⅰ型胶原α1蛋白表达显著上调,而下瘀血汤对此有显著抑制作用(P值均<0.01)。结论肝纤维化形成中GDNF表达显著上调,GDNF可诱导HSC活化,下瘀血汤可抑制GDNF从而抗肝纤维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以脂多糖(LPS)诱导的急性肝损伤为载体,探讨下瘀血汤对急性肝损伤的干预作用。方法将24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下瘀血汤组,每组8只;下瘀血汤组按照0.467 8 g/kg剂量一次性灌胃下瘀血汤药液(相当于75 kg成人体质量的10倍量),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的双蒸水,4 h后下瘀血汤组和模型组小鼠腹腔注射LPS(10 mg/kg),18 h后取材检测肝功能、病理学,免疫组化检测中性粒细胞标记物髓过氧化物酶(MPO)及CXC趋化因子配体15(CXCL15)表达,实时定量PCR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CXC趋化因子配体2(CXCL2)、CC趋化因子配体3(CCL3)、CXC趋化因子受体1(CXCR1)、白介素6(IL-6)基因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肝功能ALT和AST水平显著升高(P0.001),下瘀血汤对LPS诱导的肝功能损伤有显著改善作用(P0.05);组织病理学显示模型组肝组织炎细胞浸润明显,免疫组化染色显示LPS处理后MPO及CXCL15阳性表达显著升高(P0.001),主要分布在小叶间和肝窦,下瘀血汤显著抑制中性细胞浸润。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模型组TNF-α、IL-6炎症因子及趋化因子MCP-1、CXCL2、CCL3、CXCR1的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01);下瘀血汤对LPS引起的炎症/趋化因子水平升高有显著抑制作用(P0.01)。结论 LPS诱导肝脏中性粒细胞浸润,上调炎症及趋化因子表达;下瘀血汤对LPS诱导的肝损伤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