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在重症医学科内长时间镇静状态下不同镇静方案的差别,找出较适合长时间镇静的方案。方法选取在我院重症医学科住院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4组,即右美托咪啶持续泵注联合咪达唑仑间断应用组(A组,n=20),右美托咪啶与咪达唑仑联合持续泵注组(B组,n=20),咪达唑仑单独持续泵人组(C组,n=20),右美托咪啶单独持续泵人组(D组,n=20)。镇静目标为肌肉活动评分法(monitor activity assessment scale, MAAS)3分.镇静过程中持续心电监护,监测镇静满意程度,记录4组患者3日用药量变化,并监测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4组患者后3种指标的差别。结果A、B两组较C、D两组镇静满意程度显著增高,用药量变化幅度较小,不良反应较少,其中又以A组不良反应为最少,且与B组相比咪达唑仑用药量显著减少。结论右美托眯啶持续泵注联合咪达唑仑间断应用可显著减少长时间镇静所需药物用量.且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小剂量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小剂量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将60例剖宫产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34例)和对照组(26例),实验组于蛛网膜下隙注入0.625%布比卡因1.4ml,对照组于蛛网膜下隙注入0.625%布比卡因2.0ml.观察两组术中生命体征监测、麻醉起效时间及作用持续时间、麻醉效果和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麻醉起效时间、作用持续时间及麻醉效果相当,实验组术中生命体征较对照组变化小,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更小.结论 小剂量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应用在剖宫产中,可起到麻醉作用持久,起效快,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对新生儿的影响小,有利于婴儿生长的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剂量芬太尼联合咪唑安定在臂丛麻醉中的应用。方法将7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臂丛麻醉满意后,观察组术前给予咪唑安定5mg,芬太尼0.1mg,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常规杜冷丁50mg,肌注。观察两组患者的镇静效果、术后对手术的回忆情况及生命体征监测。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镇静评分均在3~4级,术后完全遗忘率达82.86%,生命体征平稳。对照组术中1例镇静评分为1级,3例为2级,余均在3~4级,术后完全遗忘率为60.00%,术中1例血压波动较大。观察组麻醉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芬太尼联合咪唑安定应用于臂丛麻醉具有明显的镇静镇痛作用,术后完全遗忘率高,术中生命体征平稳,值得临床麻醉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氯胺酮对兔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海马细胞凋亡及肿瘤坏死因子β(TNF-β)、白细胞介素-10(IL-10)表达的影响.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45只,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5只.A组仅分离股动脉、股静脉和双侧颈总动脉.B组和C组采用股动脉放血,夹毕颈总动脉30min制作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C组经股静脉推注氯胺酮4.5 mg/kg.取海马组织行HE染色、TUNEL、免疫组化染色,计数CA1区存活细胞、凋亡细胞、TNF-β和IL-10阳性细胞个数.结果 再灌注后12~72 h,C组存活细胞明显多于B组(P<0.05),凋亡细胞明显少于B组(P<0.01).再灌注后6~72 h,B、C组TNF-β明显高于A组(P<0.05).再灌注后6h和72 h,C组TNF-β明显少于B组(P<0.05).再灌注后6h,C组IL-10阳性细胞数明显多于A、B型,再灌注后72 h明显少于A、B组(P<0.05).结论 氯胺酮可通过调节细胞免疫应答,减轻炎症反应,减少细胞坏死和凋亡,具有良好的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视频喉镜与普通喉镜用于鼾症患者经鼻气管插管的临床效果。方法 ASA I或Ⅱ级的鼾症患者50例,Malamptti分类法为Ⅱ或Ⅲ级,随机均分为视频喉镜组(Glide Scope喉镜,G组)和普通喉镜(Macintosh喉镜,M组)。静注咪唑安定0.05 mg/kg、丙泊酚2 mg/kg、芬太尼3μg/kg、维库溴铵0.1mg/kg行麻醉诱导,2 min后行经鼻气管插管。记录两组患者经鼻气管插管成功所需的时间、插管时C/L分级、患者术前、麻醉诱导时、气管插管即刻、气管插管后1 min、插管后3 min、插管后5 min的SBp、DBp及HR。结果 G组C/L分级低于M组,插管时间短于M组;两组间SBp、DBp与HR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视频喉镜组用于鼾症患者经鼻气管插管较普通喉镜组暴露更佳,插管时间更短。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在重症医学科内长时间镇静状态下不同镇静方案的差别,找出较适合长时间镇静的方案。方法选取在我院重症医学科住院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4组,即右美托咪啶持续泵注联合咪达唑仑间断应用组(A组,n=20),右美托咪啶与咪达唑仑联合持续泵注组(B组,n=20),咪达唑仑单独持续泵入组(C组,n=20),右美托咪啶单独持续泵入组(D组,n=20)。镇静目标为肌肉活动评分法(monitor activity assessments cale,MAAS)3分,镇静过程中持续心电监护,监测镇静满意程度,记录4组患者3日用药量变化,并监测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4组患者后3种指标的差别。结果 A、B两组较C、D两组镇静满意程度显著增高,用药量变化幅度较小,不良反应较少,其中又以A组不良反应为最少,且与B组相比咪达唑仑用药量显著减少。结论右美托咪啶持续泵注联合咪达唑仑间断应用可显著减少长时间镇静所需药物用量,且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通过呼吸机波形监测改善人机协调性对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cute exarce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ed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无创通气疗效的作用。方法65例需无创通气的AE—COPD患者,随机分为处理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无创通气及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在无创通气时仅按规范设置呼吸机参数;处理组在此基础上通过监测呼吸机波形调节呼吸机设置,改善人机协调性。观察2组患者在血气分析、呼吸频率、呼吸机耐受程度、无创通气时间及插管率方面的差异。结果处理组患者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与pH改善速度显著快于对照组,治疗后2~6h呼吸机耐受程度好于对照组,无创通气时间显著缩短(P〈0.05);2组患者呼吸频率与氧合指数(PaO2/FiO2)改善程度无统计学差异,插管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过监测呼吸机波形来改善人机协调性,可以使无创通气AECOPD患者尽早改善阻塞性通气状态,更好地耐受无创通气,并缩短无刨通气时间。  相似文献   
8.
我们对1988年10月~1996年9月胸内手术后出现呼吸功能衰竭的46例病人进行回顾研究.分析呼吸衰竭的有关因素。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46例中男26例,女20例。年龄49~75岁,平均63.7土4.5岁。2·呼吸功能衰竭诊断标准:(1)呼吸频率(RR).>28次/分.呼吸窘迫;加(2)PaQ进行性下降,Pao9.33~8.00仰(70~60m灼)为准呼衰;(3)PaQ<8.00be(60wt)为呼衰[‘]。或(1)加(3)Sthe进行性下降,S[uM90%(PaQ==7.73kpe即58rTUnffo)为低氧血症;却Q<85%(即Q==6.67M即50rum比)为严重低氧血症h-”。…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咪达唑仑与丙泊酚对脑局灶缺血再灌注后脑水肿状态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四组: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组、丙泊酚处理组、咪达唑仑处理组。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缺血2h再灌注72h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断头取脑行脑梗死体积和脑含水量测量以及脑组织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的检测。结果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咪达唑仑与丙泊酚均能明显降低脑梗死体积,减轻脑水肿,降低AQP4的表达,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咪达唑仑具有与丙泊酚同等地减轻脑局灶缺血再灌注后水肿的作用,适合作为该类疾病状态下的镇静药。  相似文献   
10.
对1988年10月至1996年9月胸内手术后出现呼吸功能衰竭(以下简称呼衰)的46例病人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呼衰预后的有关因素,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46例中男26例,女20例;年龄49~75岁,平均63.7±4.5岁(x±s,n=4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