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3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微波消融(MWA)联合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对肝癌患者免疫功能、甲胎蛋白(AFP)水平及生存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7月在攀枝花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中晚期肝癌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TACE治疗,观察组给予TACE联合MWA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CD4+、CD8~+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NK)细胞水平;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AFP水平;治疗后对所有患者随访3年,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时间、并发症情况和复发率。结果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的NK细胞和CD4+淋巴细胞水平显著升高,CD8~+淋巴细胞水平显著降低,且观察组NK细胞和CD4+淋巴细胞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CD8~+淋巴细胞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AFP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患者AF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1、2、3年的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血小板减少、上消化道出血、白细胞减少、咳血等不良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单一TACE治疗比较,TACE联合MWA治疗肝癌更能有效改善患者免疫功能,降低患者AFP水平及复发率,提高患者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二甲双胍对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细胞HepG2增殖、凋亡的影响,并探究其潜在机制与miR-194-5p/RNA结合基序蛋白6(RNA binding motif protein 6,RBM6)通路之间的关系。 方法 随机将100例接受手术的HCC患者分为对照组、试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安慰剂口服,试验组给予二甲双胍口服。脂质体法将antagomiRNA、antagomiR-194-5p、pcDNA 3.1、pcDNA 3.1-RBM6、二甲双胍+si-NC、二甲双胍+si-RBM6、antagomiR-194-5p+si-NC、antagomiR-194-5p+si-RBM6转染至HepG2细胞。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实验检测血清、组织、细胞中miR-194-5p、RBM6的表达;噻唑蓝法、5-溴-2-脱氧尿嘧啶染色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细胞荧光活性;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检测细胞RBM6蛋白。 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2年无瘤生存期显著延长,患者治疗后血清miR-194-5p表达明显降低(P<0.05)。体外细胞研究显示,二甲双胍处理后的HepG2细胞中miR-194-5p表达降低,细胞的增殖能力显著降低,凋亡能力显著升高(P<0.05)。癌组织、HepG2细胞中miR-194-5p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或正常肝细胞,抑制miR-194-5p后,削弱了HepG2细胞的增殖能力,增强了凋亡能力(P<0.05)。miR-194-5p靶向负调控RBM6的表达。miR-194-5p、RBM6在肝癌组织中呈明显的负相关性(r=0.672,P<0.05)。过表达RBM6具有与抑制miR-194-5p相似的功能。敲减RBM6明显的抑制二甲双胍、抑制miR-194-5p对HepG2细胞的增殖、凋亡调控。 结论 二甲双胍抑制肝细胞癌细胞增殖,促进凋亡,提高患者的DFS,其潜在的机制与miR-194-5p/RBM6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miR-431-5p对胰腺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的影响和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qRT-PCR检测人正常胰腺上皮细胞hTERT-HPNE和胰腺癌细胞CFPAC-1和PANC-1中miR-431-5p表达水平。转染miR-431-5p模拟物至胰腺癌CFPAC-1细胞中过表达miR-431-5p后,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活性,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中Cyclin D1、p21、Bax、Bcl-2、E-cadherin、MMP-2和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AKT1)蛋白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431-5p与AKT1的调控关系。结果与hTERT-HPNE细胞相比,胰腺癌细胞PANC-1和CFPAC-1中miR-431-5p表达量降低(P < 0.05)。过表达miR-431-5p后,CFPAC-1细胞活性、迁移和侵袭细胞数降低,凋亡率升高,Cyclin D1、Bcl-2和MMP-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21、Bax和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显示,miR-431-5p在CFPAC-1细胞中靶向负调控AKT1表达。同时过表达miR-431-5p和AKT1后,CFPAC-1细胞活性、迁移和侵袭细胞数升高,凋亡率降低,Cyclin D1、Bcl-2和MMP-2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21、Bax和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miR-431-5p通过靶向抑制AKT1降低胰腺癌CFPAC-1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并促进细胞凋亡,可能是胰腺癌的潜在分子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