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3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CDFI对34例初诊甲亢患者的眼动脉进行检测,34例患者根据T3结果分为两组,同时10位患者治疗前后的眼动脉血流速度对照。结果表明,甲亢患者的眼动脉血流速度高于正常人,但与T3值无相关。10例患者的眼动脉血流速度随着T3、T4下降而恢复正常。结论:CDFI测定眼动脉血流频谱可用于甲亢的诊断和治疗观察。  相似文献   
2.
甲状腺机能减退症对全身各器官系统均可产生不利影响 ,但其严重程度往往不平行 ,各种症状出现的先后顺序以及相距的时间不定 ,有时可以某一系统表现为主 ,故常易误诊。我院1990~ 1998年共收治原发甲状腺机能减退症患者 45例 ,2 3例入院前曾被误诊过 ,其中 6 0岁以上患者 12例 ,即老年人甲状腺机能减退症误诊占 5 2 .2 % ,故现就老年人甲状腺机能减退症进行临床误诊分析 ,以对其早期识别。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2例被误诊的病例中男 5例 ,女 7例 ;年龄 6 0~ 80岁 ,平均 6 9.6岁。起病至确诊时间 0 .5~ 4年 ,均无甲状腺手术史及甲亢…  相似文献   
3.
丹红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疗效。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患者64例,均予常规治疗,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分别加用丹红注射液20 ml/d,和丹参注射液20 ml/d,共4周。观察治疗前后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血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血尿素氮、血肌酐,股动脉、腘动脉、足背动脉内径与血流速度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1.8%,对照组5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治疗组股动脉、腘动脉内径与血流速度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足背动脉内径与血流速度较治疗前虽有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各动脉内径与血流速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中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丹红注射液能扩张下肢血管,有助于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治疗。  相似文献   
4.
患者 男,52岁,于1994年8月4日入院。自诉近一年半双下肢无力、四肢浮肿、怕冷、皮肤变黑,伴性功能低下。曾在外院诊断“甲减”,给予干甲状腺片口服,无明显疗效而转入我院。体检:BP19/12kPa(144/90mmHg),P90次/分,全身皮肤色素沉着,尤以乳晕、掌纹及口腔粘膜为著,颜面及四肢肿胀,双下肢中度浮肿,眼不突,甲状腺不大,无血管杂音,心率90次/分,律齐,心音低钝。实验室检查:T_3 0.46nmol/L(正常值1.23~2.77nmol/L),T_4 37.7nmol/L(正常值52~182nmol/L),FT_3 1.38pmol/L(正常值2.61~6.49pmol/L),FT_4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42岁,已婚。1971年曾因心悸、怕热多汗伴乏力消瘦,查BMR高于正常而诊为甲亢。口服碘剂1个月,症状消失,乃停服碘剂。此后病情稳定,至1986年7月,上述症状再度出现并伴有易饥、手抖、大便次数增多、脾气急躁等,疑甲亢复发来我院诊治。查体:消瘦、皮肤湿润,无突眼征,甲状腺无明显肿大,但可闻血管杂音,心率110次/分、侓齐,伸手可见细颤。查血T_4289nmol/L,T_36.14nmol/L,T_3U1.20,TGA54%(正常<30%),MCA30%(正常<15%),诊为甲亢。给予口服他巴唑30mg/日治疗,甲亢控制后渐减量至维持量5mg/日,持续服药两年,复查血T_449nmol/L,T_3 2.15nmol/L,T_3U0.93,TGA16.3%,MCA  相似文献   
6.
Graves病的本质 1974年讨论时,在Graves病发现了很多自身免疫现象,以致不得不用自身免疫来解释这个疾病。是否自身免疫不正常是真正引起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和该病自主的特点,如果是的话,是否通过体液或者中介细胞(Cell-Mediated)机制,到1977年这个问题已搞清楚。现在可以说Graves病的甲亢可能是直接由于特殊的自身免疫抗体或者被称为刺激甲状腺免疫球蛋白(TSI)的一族抗体引起的。 TSI是一个甲状腺滤泡细胞受体或是其成份的抗体。因此,Graves甲亢似乎是抗受体抗体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新亚族的一种疾病。作者举出三种这样的疾病:一种特殊类型的抗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告一组自主功能性甲状腺结节(autono-mously functioning thyroid nodules,AFTN)患者其甲状腺静脉血和甲腺状组织以及周围血的 T_4、T_3测定结果。本研究包括24例年龄为24~74岁的 AFTN 患者,女21,男3例。全部患者用~(99m)锝做甲状腺扫描显示了单个的“热”结节,而且结节外甲状腺组织完全被抑制。诊断根据 Marsden 等人的标准,用 TSH 刺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颅底斜坡区周围的重要解剖标志进行观察,为内镜下经鼻扩大入路至斜坡区的临床手术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选取10具湿性头颅标本,分别进行显微和内镜解剖学研究。结果 ①通过模拟经鼻扩大至斜坡区的手术入路,确定了内镜下磨除斜坡区域骨质可以暴露自脚间窝至枕骨大孔的脑干腹侧面及三对血管神经复合体。②骨性斜坡区由蝶骨体及枕骨斜坡部共同构成,该区域的上界为鞍背,下界为枕骨大孔前缘。岩斜裂位于斜坡区的外缘,将枕骨与颞骨岩部分隔开。结论 ①内镜下经鼻扩大入路可根据斜坡区及其邻近的后颅窝病变的具体位置通过磨除局部斜坡区骨质后到达并切除病变组织;②理解和掌握斜坡区的解剖结构有助于提高术者对该区域手术操作的精确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张英  张建德  汤文龙 《华夏医学》2001,14(1):104-104
为明确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 ,在临床工作中需留痰作致病菌培养。神志清楚者能自行将痰咳至无菌容器内送检 ,而昏迷患者不能自行将痰咳出 ,给痰培养操作带来一定困难 ,为及时、无菌留取痰液 ,近两年来 ,我科应用一次性婴儿吸痰器为115例昏迷患者留痰共 135人次 ,既减少了痛苦 ,又提高了病原菌的检出率。现将操作方法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 115例中 ,男性 6 0例 ,女性 5 5例 ,年龄 18~ 82岁。原发病为脑出血 6 2例 ,脑梗塞 2 7例 ,急性脱髓鞘性脑病 2 2例 ,格林 -巴利综合征 4例。其中气管插管 2 8例 ,气管切开 8…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