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观察清络通痹方对类风湿关节炎(RA)B细胞亚群、B细胞活化因子(BAFF)、骨侵蚀及骨形成指标以及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ANK)/骨保护素(OPG)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本方调控RA“免疫-骨侵蚀”的机制。方法 将64例R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32例/组,对照组口服甲氨蝶呤,研究组口服清络通痹方,两组疗程均为12周。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RA患者外周血CD3-CD19+B细胞亚群、CD19+CD27+B细胞亚群和CD19+BAFFR+B细胞亚群百分比,ELISA法检测血清BAFF、RANKL、RANK、OPG水平,ELISA法检测RA患者治疗前后血清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人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血清骨钙素(BGP)、骨碱性磷酸酶(BALP)、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原肽(PINP)水平,DXEA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骨密度。细胞实验:以RAW264.7细胞作为破骨细胞,分成空白组...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芪黄健脾滋肾颗粒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疾病活动及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64例女性SLE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予以醋酸泼尼松片联合阿法骨化醇软胶囊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芪黄健脾滋肾颗粒口服,两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7(IL-17)水平,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骨钙素(OC)、I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INP)、血清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甲状旁腺素(PTH)、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患者双侧股骨、腰椎( L1~L4)骨密度值,并评价治疗前后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75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75 %(χ2=5.026,P<0.05)。观察组治疗后SLEDAI、ESR、CRP、TNF-α、IL-17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1);对照组治疗后β-CTX、PTH降低(P<0.05或P<0.01),25(OH)D升高(P<0.01),双侧股骨、髋骨骨密度变化不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后双侧股骨、髋骨骨密度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OC、25(OH)D高于对照组(P<0.05),β-CTX、PTH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芪黄健脾滋肾颗粒能有效降低SLE疾病活动度,改善患者骨代谢和骨密度,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芪黄健脾滋肾颗粒治疗气阴两虚型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气阴两虚型干燥综合征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予以硫酸羟氯喹片(每次口服0.1 g,每日2次)和甲泼尼龙片(每次口服2 mg,每日1次),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芪黄健脾滋肾颗粒,每次10 g冲服,每日1次,两组的疗程均为12周。采用中医证候评分以评价两组治疗前后中医临床疗效;计算欧洲风湿病防治委员会干燥综合征患者报告指数(EULAR Sjgrens Syndrome Patient Reported Index ,ESSPRI)和欧洲风湿病防治委员会干燥综合征疾病活动指数(EULAR Sjgrens Syndrome Disease Activity Index,ESSDAI)评价患者疾病活动程度;采用治疗前后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M)、补体3(complement 3,C3)、补体4(complement 4,C4)血清学指标评价治疗前后疾病进展情况。结果 经过12周的治疗,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两目干涩、口燥咽干、皮肤干燥、关节疼痛、唾液腺肿、体倦乏力评分和ESSPRI、ESSDAI评分降低程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ESR和血清RF、CRP、IgG、IgA、IgM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C3、C4水平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RF、ESR、IgG降低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芪黄健脾滋肾颗粒联合基础疗法能够有效地改善干燥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外周血中ESR、IgG、RF水平,改善机体的炎症反应,能够有效缓解疾病进展,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重骨颗粒对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患者疾病活动及骨代谢的影响。方法 将84例AS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予以基础治疗,口服柳氮磺吡啶片联合塞来昔布胶囊,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重骨颗粒口服,疗程均为12周。观察治疗前后巴氏AS疾病活动度指数(BASDAI)、AS疾病活动度评分(ASDAS)、巴氏AS功能指数(BASFI)和中医症状评分的变化,检测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ESR)、抑炎因子[白介素10(IL-10)]、促炎因子[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17(IL-17)]、骨代谢指标[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血清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I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INP)]水平。结果 两组均无脱落病例,治疗后观察组ASAS20达标率83.33%,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4.29%(χ2=3.941,P<0.05);ASAS50达标率为71.43%,显著...  相似文献   
5.
血液系统损害是系统性红斑狼疮常见的系统损伤,可合并肾损伤、心脏和肺脏损伤。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和贫血是系统性红斑狼疮血液系统损害的主要临床表现,可单一出现,也可同时出现。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期,血液系统损害明显,通常由免疫介导的骨髓衰竭、过度的外周细胞破坏或某些药物和感染引起。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血液系统损害的临床治疗方案体现个体化,现将近年来关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累及血液系统机制及治疗进行综述,为后续干预系统性红斑狼疮血液系统损害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慢性肾脏病3-4期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其与相关因素的关系,为中医药防治慢性肾脏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符合诊断标准的360例慢性肾脏病3-4期患者,对中医证型、脏腑病位、证候要素、年龄、原发疾病、CKD分期、实验室指标等进行统计分析,探讨不同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其与相关因素的关系。结果 CKD 3-4期患者脏腑病位主在肾293(81.4%)与脾245(68.1%),虚性证候要素主为气虚236(65.6%)和阴虚137(38.1%),实性证候要素主为湿热215(59.7%)和血瘀201(55.8%);本虚证以脾肾亏虚证189(52.5%)为主,标实证多兼夹,多见湿热证215(34.7%)及血瘀证201(32.5%);标实证在本虚证中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虚证中患者主分布在45~59岁154例(42.8%)、69~74岁113例(31.4%),原发病主为慢性肾炎150例(41.7%),年龄、原发疾病在本虚证中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KD分期在本虚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标实证中年龄、原发疾病、CKD分期分布均无统计...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芪黄健脾滋肾颗粒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中IL-10、TGF-β和补体水平的影响。方法:纳入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门诊及住院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甲泼尼龙联合硫酸羟氯喹治疗,治疗组患者加用芪黄健脾滋肾颗粒口服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血清补体C3、补体C4、抗C1q抗体、白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免疫球蛋白指标(IgG、IgA及IgM)、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肌酐(Scr)、24 h尿蛋白定量(PRO)、尿素氮(BUN),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狼疮疾病活动指数评分(SLE-DAI)的变化情况及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中医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SLE患者血清补体C3、C4、IL-10、TGF-β水平均高于本组治疗前(P<0.01),且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治疗组C3、IL-10、TGF-β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SLE患者抗C1q水...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重骨颗粒(CGG)对肝肾亏虚型膝骨关节炎(KOA)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基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探讨 CGG 治疗KOA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60名纳入患者随机分为氨基葡萄糖组和重骨颗粒组两组,每组30例。氨基葡萄糖组服用盐酸氨基葡萄糖片(0.75 g bid 口服),而重骨颗粒组则服用重骨颗粒(每日1付,两次分服),持续治疗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WOMAC量表评分、Lysholm评分以及血沉(ES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并且RT-PCR法检测外周血Wnt1、β-catenin、GSK3β mRNA表达量,ELISA法检测IL-6、IL-1β水平。结果 重骨颗粒组临床疗效优于氨基葡萄糖组(P<0.05),治疗后重骨颗粒组的中医证候积分、VAS评分、WOMAC评分,以及Lysholm评分中除使用支撑物方面外均较氨基葡萄糖组改善显著(P<0.05);重骨颗粒组ESR、hs-CRP、IL-6和IL-1β水平的降低程度也显著大于氨基葡萄糖组(P<0.05);重骨颗粒组Wnt1、β-catenin水平的降低程度以及GSK3β水平的升高程度也均大于氨基葡萄糖组(P<0.05)。结论 重骨颗粒可以有效降低肝肾亏虚型KOA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改善膝关节临床症状,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与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以及抑制促炎因子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