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6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涂颖  陈洁  郑仕诚  何素玉  周骥  张强  汤善宏   《四川医学》2023,44(6):630-634
目的 探索四川地区胃食管反流食管外症状的患病现状及独立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5月在成都平原、川中地区和川北地区3家三级医院诊断明确的239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采用反流性疾病问卷(RDQ)、反流症状指数评分量表(RSI)和一般资料问卷进行调查,以RSI>13分作为食管外症状判断标准,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胃食管反流食管外症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239例胃食管反流患者有131例(54.8%)发生食管外症状,主要表现为心前区疼痛(51.1%)、咽部异物感(47.3%)、声音嘶哑(42.0%)、饭后咳嗽(38.2%)、持续清嗓(26.0%)等。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患者BMI、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焦虑抑郁状态、睡眠障碍、功能性肠病是发生胃食管反流食管外症状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 四川地区胃食管反流食管外症状患病率较高,临床表现多样,且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医务人员及时有效的干预独立危险因素,可减轻患者的复杂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SAMD9(sterile alpha motif domain-containing 9)在食管癌中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72例手术切除食管癌及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SAMD9在食管癌及癌旁组织表达差异,并分析其在食管癌组织表达临床意义。另外选取3例手术时已发生转移及3例手术时未发现任何转移的食管癌组织,Western blot法检测SAMD9在2组中表达差异。结果 SAMD9在食管癌组织及癌旁食管鳞状上皮细胞中表达无明显差异;SAMD9在食管癌组织中表达水平与患者淋巴管浸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而与患者性别、年龄、分化及T分期无明显相关性(P0.05)。Western blot法结果显示SAMD9在转移性食管癌组织中表达水平显著强于非转移性食管癌组织(P0.01)。结论 SAMD9在食管癌组织中表达水平与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甲胎蛋白(AFP)水平在人工肝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生存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我科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HBV-ACLF患者人工肝前的临床检测指标,对比血清AFP水平在人工肝后30、90、180 d生存组与死亡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计算AFP对人工肝术后30、90、180 d生存预测的敏感度、特异度;以中位数将AFP分为高AFP组及低AFP组,分析APF与术后30、90、180 d生存预测价值。结果本研究共计纳入93例患者,30、90、180 d生存组的的AFP分别为(231.0±286.2)ng/ml、(237.69±297)ng/ml、(229.44±286.46)ng/ml,死亡组AFP分别为(76.4±104.7)ng/ml、(103.13±116.99)ng/ml、(136.34±2.9.29)ng/ml,死亡组AFP均显著低于对应生存组(P<0.05);ROC曲线分析提示人工肝术后30、90、180 d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和95%可信区间分别为0.739(0.611~0.867),0.675(0.550~0.801),0.653(0.524~0.781)。血清AFP中位数为110 ng/ml,生存分析发现高AFP组人工肝术后30 d(P=0.01)、90 d(P=0.04)及180 d(P=0.03)生存时间均显著高于低AFP组患者。结论血清AFP可作为HBV-ACLF患者人工肝后生存情况的预测因子,临床价值有待进一步扩大样本量验证。  相似文献   
4.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发症的微创治疗技术。随着TIPS技术的逐渐成熟,支架材料的不断改进,TIPS的适应证不断扩展,并发症发生率逐渐降低,疗效越来越好。一直以来,TIPS术后对患者主要脏器的影响备受关注,就TIPS术对患者肝脏和心脏的影响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HCV感染后引起的慢性肝炎,是导致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直接抗病毒药物(DAA)逐渐成为治疗丙型肝炎的主流药物。研究表明DAA可能会增加HCV相关肝硬化患者发生肝癌或者导致肝癌复发的风险,给DAA的临床应用带来了巨大的争议。综述了DAA对肝癌发生和复发的影响,以期为DAA的临床应用提供更好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虽然PBC具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特征,但是免疫抑制剂对其疗效不佳,而熊去氧胆酸等参与调节胆汁酸代谢的药物却具有良好疗效。研究显示PBC患者胆管上皮细胞的碳酸氢根(HCO3-)分泌功能受损,失去HCO3-伞阻挡的胆汁酸进入胆管上皮细胞并介导细胞损伤与凋亡,引发凋亡细胞表达自身抗原并造成免疫损伤。为探究胆管上皮细胞所分泌的HCO3-伞在PBC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简述了HCO3-伞的生理功能与产生机制,以及HCO3-分泌的影响因素等,并指出HCO3-分泌减少可能是PBC发病机制的关键环节和潜在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7.
<正>患者,女,39岁,因"反复皮肤巩膜黄染37年,复发1周"入院。患者于37年前(2岁时)无明显诱因出现皮肤巩膜黄染,无腹胀、腹痛、恶心、呕吐,无心慌、气急、纳差、乏力,无寒战、高热等不适。检查发现黄疸指数高(具体数值不详),院外保肝治疗效果不佳,反复求治,先后就诊于多家医院均未明确病因,黄疸持续存在。近1周患者皮肤巩膜黄染加重,2013年1月18日  相似文献   
8.
有关慢性丙型肝炎合并自身免疫性肝炎的研究不多,到目前为止,临床针对该类疾病的诊疗仍面临诸多困难。虽然相关的文献给出了一些建议,但目前没有标准指南来指导其诊断和治疗,临床医师常常需根据个人的临床经验治疗这部分患者。就报道的慢性丙型肝炎合并自身免疫性肝炎相关文献进行总结,旨在为临床医师遇到这类临床问题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可有效地降低门静脉高压,预防反复性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以及缓解难治性腹水。术中涉及血管穿刺、肝实质内扩张穿刺道、支架植入等,会导致诸多并发症。如何对TIPS相关并发症进行有效预防和处理,是TIPS相关研究的一个新方向。对近年来TIPS术中、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以及预防/处理策略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急诊治疗门静脉高压导致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64例门静脉高压胃底静脉曲张急性出血患者行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观察分析即时止血率、曲张清除率、并发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即时止血率为100%(65/65),术中、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出现。术后6个月曲张静脉完全消失率为30.8%(20/65),基本消失率为41.5%(27/65),部分消失率为26.2%(17/65),无效率为1.5%(1/65)。GEV1与IGV1型患者疗效显著优于GEV2型(P〈0.05)。结论经内镜下注射组织胶急诊治疗门静脉高压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止血效果好,再出血发生率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