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目的: 探究全麻下儿童口腔治疗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并比较其在不同年龄段儿童中的分布差异。方法: 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门诊全麻下行口腔治疗术的患儿110例,其中男72例(65.5%),女38例(34.5%),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Anesthesiologists Physical Status,ASA)分级Ⅰ或Ⅱ级。根据患儿年龄分为2组:幼儿组(1~3岁)58例、学龄前组(4~6岁)52例。查询术后24 h电话随访记录,汇总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包括有无哭闹、牙痛、口腔不适、情绪不稳、发热、嗜睡、牙龈渗血、口唇红肿、流涎、张口呼吸以及患儿对看牙经历是否有恐惧记忆等,并比较其在不同年龄组中的分布差异。结果: 在本研究中,62.7%的患儿有1种或以上不良反应上报,幼儿组和学龄前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5.2%和71.1%(P>0.05)。哭闹(41.3%)和对看牙经历有恐惧记忆(40.4%)分别为幼儿组和学龄前组发生率最高的不良反应。幼儿组对看牙经历有恐惧记忆、情绪不稳易激惹发生率和牙痛的发生率分别为13.8%、6.9%和8.6%,均低于学龄前组(分别为40.4%、21.2%、2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幼儿组治疗牙数、拔牙数、牙髓治疗数分别为(11.5±2.9)颗、(1.6±1.4)颗、(5.3±3.3)颗,均低于学龄前组[分别为(13.3±3.5)颗、(3.2±1.1)颗、(7.5±4.1)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全冠治疗颗数分别为(3.5±2.3)颗、(4.6±3.7)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身麻醉下的口腔治疗,术中镇静镇痛效果是肯定的。但是全麻术后不适,如哭闹、就医经历不良记忆和牙痛的发生率较高,应该给予必要的关注。对于幼儿,应加强对其哭闹的安抚,学龄前患儿由于牙齿数量较多,牙齿情况较为复杂,因此发生不良事件的概率更高,应着重加强围术期遗忘和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术中持续静脉输注亚麻醉剂量艾司氯胺酮对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阿片类药物镇痛消耗量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择期胸腔镜肺部手术患者71例,年龄18~70岁,男32例,女39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或Ⅱ级,体质指数(BMI)18.5~30.0 kg/m ...  相似文献   
3.
<正>神经病理性疼痛是一种由躯体感觉神经系统病变或疾病造成的疼痛,其病因多变,症状复杂,治疗效果不理想,这与其机制的复杂性有关。研究表明表观遗传调控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发生发展的过程[1]。甲基化修饰作为表观遗传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有关甲基化修饰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发挥作用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甲基化的概念甲基化是指在底物中添加甲基集团的反应,包括DNA  相似文献   
4.
5.
中枢神经系统是一个与麻醉密切相关的复杂系统,许多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并不十分清楚。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 lncRNA) H19在人脑内含量丰富且在多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发挥调控作用。同时lncRNA H19也参与调控多种麻醉药物对机体的作用。本文就lncRNA H19在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结合其在麻醉药物中的研究深入讨论,为进一步探索lncRNA H19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