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0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观察益气温经方联合新编五禽戏的综合疗法对绝经后骨量减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绝经后骨量减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予日光浴和饮食干预。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益气温经方联合新编五禽戏的综合疗法进行干预治疗。观察周期为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12个月后的腰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isty,BMD)、SF-36生活质量(SF-36 quality of life score,SF-36)评分,并统计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骨质疏松症发生率。结果腰椎骨密度:治疗前,两组患者腰椎骨密度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腰椎骨密度逐渐升高,对照组患者腰椎骨密度呈下降趋势,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及治疗12个月后,两组腰椎骨密度值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骨质疏松发生率:治疗12个月后,治疗组有5例(10.0%)患者继发为骨质疏松症,对照组有13例(25.0%)患者继发为骨质疏松症,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SF-36生活质量评分:治疗前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治疗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温经方联合新编五禽戏的综合疗法能够改善绝经后骨量减低患者生活质量,提升骨密度,降低骨质疏松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借鉴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自噬及自噬相关蛋白在骨代谢平衡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当前骨质疏松研究的重要方向。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3 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 TOR)信号通路是细胞自噬的经典信号通路,不仅对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功能有间接调节作用,而且直接参与了成骨细胞矿化和破骨细胞褶皱缘形成。酪蛋白激酶-2相互作用蛋白(casein kinase 2 interacting protein,CKIP)1可通过增强Smad泛素化调节因子的泛素连接酶活性抑制成骨,是重要的骨形成负调节因子,也可抑制PI3K/Akt/m TOR信号通路。但目前对CKIP-1与PI3K/Akt/m TOR信号通路参与细胞自噬的研究较少,且大多集中在肿瘤方面。对于CKIP-1基于PI3K/Akt/m TOR信号通路参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发生发展过程中细胞自噬的机制,目前仍存在很多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metformin,MET)联合维生素E(vitamin E,VE)给药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防治作用.方法 将50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高脂组、二甲双胍组、维生素E组和联合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均通过高脂乳剂灌胃饲养5 w建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模型.在高脂乳剂灌胃的基础上增加给药,二甲双胍组为每日灌胃二甲双胍250 mg/(kg·d),维生素E组每日灌胃维生素E 250 mg/(kg·d),联合组每日灌胃二甲双胍250 mg/(kg·d)和维生素E 250 mg/(kg·d),继续喂养5 w后,检测各组大鼠的血清总胆固醇(serum 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结果 二甲双胍组和维生素E组的肝指数均低于高脂组,维生素E组的TG含量最低为(0.67±0.09)mmol/L,联合组LDL-C的含量最低为(0.33±0.12)mmol/L,维生素E组MDA含量最低为(0.17±0.09)nmol/mL,SOD各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改善肝脏脂代谢变化情况来看,二甲双胍的干预无明显优势,但在抗氧化应激方面,维生素E优于二甲双胍,同时联合用药具有一定优势.由此可见,将二者通过不同靶点联合给药,取长补短,对NAFLD会有更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促胰液素(secretin,SCT)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骨转换指标和骨密度的影响。方法 采用双侧卵巢去除法制备绝经后骨质疏松大鼠模型,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雌激素治疗组和促胰液素治疗组,每组各15只。干预3个月后,测定腰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采取ELISA法测定血清I型胶原N前端肽(procollagen I N-Terminal propeptide,PINP)和I型胶原C末端肽(collagen type I C-terminal cross-linked telopeptide,CTX),另使用STRING10.0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分析工具分析骨质疏松相关差异蛋白。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对照组、雌激素治疗组、促胰液素治疗组的PINP含量升高(P<0.05),模型对照组的CTX含量升高(P<0.05),模型对照组的BMD下降(P<0.05),雌激素治疗组和促胰液素治疗组的CTX、BMD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雌激素治疗组、促胰液素治疗组PINP、CTX含量有所下降,而BMD含量升高(P<0.05);雌激素组与促胰液素组之间PINP、CTX、BMD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促胰液素能改善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的PINP和CTX含量,增加骨密度,抑制骨质丢失,具有较好的抗骨质疏松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强骨饮的物质基础及其靶标,阐明强骨饮防治原发Ⅰ型骨质疏松症的多靶点特点和作用机制。 方法 首先,通过中医药综合数据库(TCMID)、PubChem等数据库确定强骨饮中已知化合物,并用STITCH数据库进行分析。然后,通过中医药分子机制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BATMAN-TCM)预测相关靶标。最后,对靶标进行Gene Ontology(GO)、信号通路和蛋白相互作用网络的富集分析。 结果 本研究总共纳入强骨饮12味中药相关的435种化合物,2 487个靶标;靶标富集结果显示核酸结合转录因子活性,信号传导活性,氧化还原酶活性等138个GO术语被显著富集(均P<0.05);Wnt信号通路,破骨细胞分化等211个信号通路被显著富集(均P<0.05)。 结论 将强骨饮中的君臣佐使中药转换为与靶标相互作用的化合物形式,发现强骨饮-化合物-靶标,形成了一个非常复杂的三级网络系统,这种网络关系系统有利于阐明强骨饮的物质基础及强骨饮的配伍机制。靶标功能分析,提示强骨饮靶标和通路不仅直接参与骨重建细胞的分化,成骨、破骨代谢平衡,还通过全身其他系统,如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等来影响和干预骨微环境。强骨饮治疗原发Ⅰ型骨质疏松症具有多靶点的特点,君臣佐使配伍合理,其作用机制符合目前骨质疏松症疾病的病理机制,其针对骨质疏松症的病因病机,从全身多系统进行干预,协调机体的代谢平衡,具有治病求本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国际临床骨密度测量学会(ISCD)发布了髋部定量CT(QCT)临床应用的最新共识。ISCD致力于汇总归纳定量CT的临床应用证据并在2015年ISCD指南修订会议上发布共识指南报告,讨论并一致通过了关于支持医学应用的证据、依据和矛盾,以及未来研究建议的共识。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口服自拟中药益气温经方强骨饮对骨质疏松症患者预防跌倒作用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入选的186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强骨饮+阿法迪三+钙尔奇),对照组(阿法迪三+钙尔奇),各93例,均维持治疗6个月,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定量CT(quantitative computed tomography,QCT)腰椎骨密度、骨转换指标和腰背疼痛、腰膝酸软、下肢痿弱及步履艰难等中医症状评分情况。结果 2组各有90例患者完成本次试验。治疗组在改善骨质疏松症患者腰背疼痛、腰膝酸软、下肢痿弱及步履艰难等中医症状方面疗效显著,治疗前后比较以及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改善QCT腰椎骨密度及骨转换指标方面亦有良好效果,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QCT腰椎骨密度、血清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强骨饮联合维生素D与钙剂对骨质疏松症患者预防跌倒作用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强骨膏方对绝经后骨量减少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纳入2015年10月—2016年12月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伤科就诊的120例绝经后骨量减少妇女为研究对象,平均年龄(57.67±2.86)岁,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强骨膏方组(60例)和阿仑膦酸钠组(60例),均干预1年。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测量血清Ⅰ型原胶原氨基端肽(PINP)及Ⅰ型胶原羧基端肽交联(β-CTX)等骨转换指标水平。用双能X线骨吸收仪测量腰椎、髋部骨密度。采用SF-36量表(中文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年后对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进行评估,评分量表由36个详细条目组成。 结果 共108例患者完成研究,强骨膏方组56例,阿仑膦酸钠组52例。治疗1年后,2组组内患者血清PINP、β-CTX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治疗后组间血清PINP、β-CTX水平及其平均百分比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2组组内治疗前后患者髋部、腰椎骨密度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2组治疗后组间腰椎(P<0.001)、髋部(P=0.022)骨密度平均百分比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强骨膏方组优于阿仑膦酸钠组。治疗前,强骨膏方组和阿仑膦酸钠组患者的SF-36评分分别为(112.38±2.13)分、(111.79±2.06)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7);2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2组于治疗1年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强骨膏方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阿仑膦酸钠组。 结论 采用强骨膏方治疗不仅能够显著降低绝经后骨量减少妇女血清骨转换水平改善腰椎、髋部骨密度,并能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薛朔  毛一凡  王春芳 《安徽医药》2023,27(5):863-867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高血糖导致的视网膜微血管或神经的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目前已经成为工作人群中首要的致盲眼病。现对DR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综述,使糖尿病病人远离视力损害的风险,降低DR的患病率与致盲率,维持糖尿病病人的视力健康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某医学院校大学生网络行为特征与网络成瘾之间是否存在关联。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择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方式了解学生的网络行为习惯及网络依赖度情况。结果:634名不同年级、不同性别学生之间在上网目的、上网时间分配上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调查对象中网络成瘾的总体发生率为16.72%,男生、女生分别为19.84%、14.59%,大一至大三年级分别为19.47%、14.41%、16.82%,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休闲娱乐、游览成人网站的行为可能促进网络成瘾的发生,而利用网络进行知识技能学习的行为则可能起到预防网络成瘾的发生。结论: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将大学生的上网时间更多地分配于学习知识技能,减少休闲娱乐等可降低高校学生网络成瘾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