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1篇
  2001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外伤性脾破裂是一种常见腹内脏器损伤,闭合性脾损伤占所有腹内脏器损伤发生率的第二位,过去,一直主张对患者施行全脾切除术。近年来,随着免疫学的进展,对脾脏功能及切脾后患者血液系统紊乱和免疫功能缺陷的进一步认识,现代外科处理外伤性脾破裂的概念已有重大转变,各种保留脾脏手术正积极开展。现将我院1979年7月至1981年6月无选择性十例保留脾脏手术报告并扼要讨论于下。  相似文献   
2.
手术冶疗直肠癌中保留肛门已成于一个重要课题。前切除就是常用的保留肛门手术方式之一,但本文式采用常规的手工缝合法在盆腔内行直肠吻合十分困难,尤其是位置较低者几乎无法用手工吻合。近年来国内外采用管型消化道吻合器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本院从1980年7月~1982年6月应用上海手术器械六厂生产的GF—Ⅰ型管型消化道吻合器(以下简称吻合器)行结一直肠吻合术共6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我们的初步体会。  相似文献   
3.
早期原发性肝癌一直被认为是肝切除术的一个主要适应症。“先处理脉管,再切除肝叶的典型肝切除术(规则性肝切除术),自50年代以来,亦一直被奉为肝切除术的正宗与主流。但是,随着肿瘤生物学、免疫学的进展及肿瘤外科观念的转变,原发性肝癌的非典型肝切除(不规则性肝切除术)日受重视,应用日增。本文主要就我院近4年所  相似文献   
4.
早期原发性肝癌一直是肝切除术的一个主要适应证。“先处理脉管,再切除肝叶”的典型肝切除术(规划性肝切除术),自50年代以来亦一直被认为是肝切除术的主流。然而,随着肿瘤生物学、免疫学的进展及肿瘤外科观念的转变。原发性肝癌的非典型肝切除(不规则性肝切除术)日受重视,应用日增。本文就我院近10年所行40例非典型性肝切除术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多发性癌(Multiple PrimaryCarcinoma简称MPC)是指同一宿主的单个或多个器官组织同时或先后发生的两个以上的原发癌。其重要性由于MPC研究有助于揭示癌症发生机制“多中心性”起源及肿瘤免疫学等问题;MPC易与转移癌、复发癌混淆,构成临床上诊治困难的问题;因而MPC已成为日受重视的研究课题。异位甲状腺癌颇为少见,且临床所见者绝大多数为中线区异位甲状腺癌(多在甲状腺舌管残留基础上发生),自1915—1981年世界文献共约见100例。中线外异位甲状腺癌极为罕见。  相似文献   
6.
现将我院1979年7月至1981年11月,无选择性13例保留脾脏手术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性10例,女性3例;儿童5例,成人8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肝癌为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居恶性肿瘤分类构成中的第三位。全国每年死于本病达十万多人。我国东南沿海江苏、广西等地也是世界上肝癌高发区之一,发病率高达82.27/10万~6。但目前确诊之原发性肝癌、大多均属中晚期,手术切除者仅占全部肝癌的5.3%,探索中晚期癌有效的外科治疗方法仍为临床医学研究急待解决的问题,我们自1975年7月—1979年10月对26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行肝动脉结扎、插管、穿心莲或甲基斑蝥胺或三联化疗(噻替派)(T) 环磷酰胺(C) 氟脲嘧啶(F)输注,初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城市区级医院生存之困惑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城市区级医院业务量小、效益低下及卫生资源浪费是个由来已久、亟待解决的难题。文章从调查研究人手,对现有利弊进行深刻的揭示与剖析,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  相似文献   
9.
自1953年 Seldillger 首创经皮穿刺插管入腹腔动脉造影以来,最近10年肝血管造影(包括肝动脉造影、门静脉造影及肝静脉造影)巳有迅速的发展和应用,尤其是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超选择性(super Selective)或次选择性(Sub Selective)肝总动脉、肝固有动脉造影、脐静脉扩张插管造影巳成为肝脏疾病:肝肿瘤、创伤、代谢性疾病及原因不明肝肿大等病的一种重要诊断方法,并兼有追踪观察、输注化疗、抗菌、保肝、  相似文献   
10.
肠道固定及位置畸形(下简称AIFPA)在成人并非罕见,我院1959~1981年共收治22洌,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18例,女4例。年龄17~69岁,平均31.7岁。22例均经手术证实,临床类型可分为:①巨块盲肠型2例,其中空——回肠型1例,盲——结肠型1例;②反转盲肠型1例;③游动盲肠型18例;④腹膜后盲肠、升结肠型1例。本组除1例腹膜后盲、升结肠型外,余者均以急腹症表现就诊,术前症状持续时间为3小时至7天。就诊时有急性肠梗阻体征者19例,亚急性、慢性肠梗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