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0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1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目的:观察及评价中药灌肠治疗放射性直肠炎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1例放射性直肠炎患者用中药灌肠治疗3周,治疗前后进行自身对照,并与接受一般西药(对照组)的治疗病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55%,对照组总有效率77.42%,治疗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药灌肠治疗放射性直肠炎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丹酚酸A对棕榈酸诱导的AML12肝细胞脂毒性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究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棕榈酸诱导AML12细胞建立脂毒性模型并给予丹酚酸A进行干预,采用乳酸脱氢酶(LDH)法检测细胞损伤,采用酶法检测细胞内甘油三酯含量,采用Bodipy染色法观察胞内的脂滴,采用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MTT)检测细胞存活率,采用荧光细胞通透性染料罗丹明123和荧光显微镜检测线粒体膜电位。采用2',7'-二氯荧光黄双乙酸盐(DCFH-DA)和荧光显微镜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沉默信息调节因子相关酶Ⅰ(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1,SIRT1)及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蛋白表达。结果:棕榈酸作为肝细胞脂毒性诱导剂可显著降低AML12细胞存活率,加重细胞内脂质沉积,而丹酚酸A干预可改善棕榈酸诱导的肝细胞脂毒性损伤(P<0.05)。其次,丹酚酸A干预可改善棕榈酸诱导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降低(P<0.01)及细胞内ROS水平升高(P<0.01)。此外,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棕榈酸可显著抑制AMPK及SIRT1蛋白表达(P<0.05),而经过丹酚酸A处理可显著升高棕榈酸抑制的SIRT1及AMPK磷酸化水平(P<0.05)。结论:丹酚酸A可有效改善脂毒性诱导的肝细胞损伤,该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激活AMPK及SIRT1蛋白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温阳通络法治疗恶性肿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方法:将86 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温阳通络法以纯中药治疗,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钠和血塞通治疗,观察2 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有效病例缓解时间和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8%,对照组为62.2%,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有效病例的症状缓解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治疗组治疗后相关症状如乏力、畏寒肢冷、精神倦怠等较对照组明显改善.结论:温阳通络法治疗恶性肿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显著,临床观察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血管细胞粘附分子(VCAM)1表达是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因素。本研究旨在揭示自噬对炎性因子诱导的VCAM-1表达的影响及潜在分子机制。方法以人原代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或白细胞介素-1β,IL-1β)、自噬激动剂雷帕霉素、自噬抑制剂氯喹等对细胞进行干预,检测VCAM-1的mRNA、蛋白表达及磷酸化ERK1/2 MAPK的变化。结果炎性因子显著激活VCAM-1的转录及蛋白表达(P0.05)。激活自噬可显著降低TNF-α诱导的VCAM-1表达,而抑制自噬显著加重TNF-α诱导的VCAM-1增加。ERK1/2 MAPK抑制剂U0126显著抑制TNF-α诱导的VCAM-1表达(P0.05)。自噬调控显著影响TNF-α诱导的磷酸化ERK1/2表达增加(P0.05)。结论自噬激活可能通过ERK1/2 MAPK参与的信号通路改善炎性因子诱导的VCAM-1表达增加,自噬调控可作为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及其相关心血管疾病的潜在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5.
面神经炎引致周围性面瘫是常见病,笔者在临床重用防风配牵正散治疗本病30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诊断标准:茎乳突孔内急性非化脓性面神经炎引起的面神经麻痹(周围性面瘫),排除中枢性、感染性和肿瘤等所致面瘫。主要临床表现:突发单侧表情肌瘫痪,口眼歪斜,不能皱额,鼻唇沟变浅,患侧闭目、鼓颊异常,进食时食物滞留在患侧齿颊内,流涎。1.2一般资料:30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65岁;病程最长17天,最短1天,平均6天。2治疗方法用牵正散方加防风,具体方药如下:白附子12g、白僵蚕12g、全蝎10g…  相似文献   
6.
六味地黄汤出自《小儿药证直诀》。全方共六味药,三补三泻,开阖兼顾,寒燥不偏,以肾、肝、脾三阴并补而重在补肾阴为主,为传统滋补肾阴的通用方。广泛用于治疗肾阴虚、腰酸膝软、头目眩晕、耳鸣耳聋、盗汗、遗精、以及小儿囱门不合之症。或虚火上炎,骨蒸潮热,手足心热,或消渴,或虚火牙痛,口燥咽干等症。但近年来其临床应用不断拓展,治疗范围逐渐扩大,现将其临床运用与研究概况综述如下。1 药理研究 苏州第三人民医院研究发现:六味地黄汤对淋巴细胞传化有激发作用,且能明显促进活性花斑的形成。说明本方对细胞免疫功能有一定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恶性肿瘤患者服用封髓乌梅汤治疗与预防化疗相关性腹泻的疗效。方法:153例化疗相关性腹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封髓乌梅汤治疗,对照组口服盐酸洛哌丁胺胶囊治疗,最多服用5d。观察2组患者腹泻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KPS评分。相同的患者在下周期化疗同时服用封髓乌梅汤治疗1周,对照组不予干预,观察再次出现化疗相关性腹泻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效病例治疗天数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KPS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对照组治疗前后KP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后续的化疗中,化疗同时服用封髓乌梅汤的治疗组腹泻发生率明显低于未服用相关药物干预的对照组。结论:封髓乌梅汤治疗与预防化疗相关性腹泻的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1例53岁女性宫颈癌患者接受子宫次全切除术。术后给予C060r外照射,照射量每次200c GY,1次/d,每周5d,共照射5周。9个月后出现持续性腹痛伴便血,既往无肠道疾患。查体:左半侧腹部,下腹部触诊质硬,按压痛阳性。血常规:白细胞11.7×10/L,中性分叶0.85,淋巴0.17。肠镜示:(1)左半结肠粘膜增厚、充血、水肿,伴中度片状糜烂;(2)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有一溃疡,直肠、乙状结肠片状出血糜烂。临床诊断:亚急性放射性结肠炎。予应用长沙雄飞CTJ-A型结肠灌注透析治疗机高位结肠灌洗中药保留,药物是巴豆炭0.1g,8d后腹泻停止,复查肠镜左半结肠黏膜散在轻度点状散在糜烂。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改良苦酒汤治疗急性放射性咽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11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放疗的头颈鼻咽部恶性肿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全部患者均行根治性放疗,采用直线加速器6-MV-Xray,按常规分割照射的方法,每次2 Gy,每天1次,每周5次,总剂量70 Gy。在放射累积剂量分别为20 Gy、40 Gy、60 Gy及放疗结束时判定2组口咽黏膜反应发生情况及程度。结果组间在相同放射剂量及放疗结束时比较,口咽黏膜反应程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5%、75.0%;组间放射性口咽炎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苦酒汤配伍巧妙,治疗急性放射性咽喉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四子补虚汤治疗化疗后肿瘤相关性疲乏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中药四子补虚汤治疗,对照组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四子补虚汤治疗化疗后肿瘤相关性疲乏方法简单,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