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3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补饲不同蛋白质水平精料对放牧绒山羊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旨在研究补饲不同蛋白质水平精料对放牧绒山羊生产性能的影响情况。选用平均体重、上一年平均产绒量相近,2周岁左右的内蒙古绒山羊羯羊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其中1组为对照组,另外3组为试验组(简称Ⅰ组、Ⅱ组和Ⅲ组),试验组分别补饲3种不同蛋白水平(12%、24%和36%)的混合精料200g/d,对照组不补饲。结果表明,产绒量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是,试验组内Ⅰ组(817.38±36.36g)显著高于Ⅲ组(760.25±40.34g)(P<0.05)。绒长度在绒生长旺盛期各月份均以试验Ⅰ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其它试验组(P<0.05)。绒生长旺盛期的各月份的绒细度和净绒率,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是,从数据上可以看出各月份绒细度随着蛋白质水平的增加而增加。绒毛与粗毛重量百分比,绒生长旺盛期的各月份试验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粗毛的长度以试验Ⅱ组最长,试验Ⅰ组最短,但是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含绒率9月份以试验Ⅰ组显著高于试验Ⅱ组和对照组(P<0.05),10月份和11月份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各组绒山羊各月月末体重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总增重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Ⅰ组最高,对照组最低。(结论)由此,建议绒山羊绒生长旺盛期补饲200g含粗蛋白质12%混合精料。  相似文献   
2.
欧斌 《中外医疗》2012,31(4):50-50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石膏固定和锁定钢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7年7月至2011年7月期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108例,对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治疗64例与锁定钢板固定治疗44例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获随访,时间为4~30个月,平均15个月。按Dienst评分系统进行综合评价疗效,手法复位石膏固定组优良率为78.1%,锁定钢板固定组优良率为90.9%,锁定钢板固定组优良率高于手法复位石膏固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桡骨远端骨折治疗,锁定钢板固定治疗的疗效优于手法复位石膏固定,同时具有精确复位、稳定性好、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等优点,可作为桡骨远端骨折治疗的首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烧伤在临床上并不多见,一旦发生多为人为因素引起.新生儿的生理特点与婴幼儿有着明显的不同,新生儿烧伤后,其全身治疗和局部创面处理具有一定特殊性.我科于1998~2006年共收治新生儿烧伤26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中性粒细胞CD64与c反应蛋白(CRP)对烧伤脓毒症患者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选择烧伤住院患者76例,依据烧伤脓毒症诊断标准分为脓毒症组27例,局部感染组31例,非细菌感染对照组18例,入院后24-48h内均以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静脉血中性粒细胞CD64,蛋白分析仪检测CRP,五分类血液分析仪检测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比率(N),并进行微生物培养,脓毒症组经常规抗感染治疗7d和14d后复查各指标。结果脓毒症组CD64及CRP均高于局部感染组和对照组(P〈0.01),局部感染组CD64和CRP均高于对照组(P〈0.01),CD64与CRP呈正相关;脓毒症组治疗7d后CD64和CRP下降,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4d后CD64和CRP下降明显,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仍然高于对照组(P〈0.01)。检测CD64联合CRP、CD64、CRP、WBC、N、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52、0.923、0.904、0.756、0.728。结论中性粒细胞CD64对烧伤脓毒症有良好的早期诊断价值,其表达在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中无明显差异,联合检测CD64与CRP可以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口服自拟补肾活血汤加减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应用自拟补肾活血汤加减治疗,两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患者膝骨关节症状明显减轻,关节功能明显改善。结论:自拟补肾活血汤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和关节功能,无明显不良反应,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对IL-1β诱导的髓核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并比较不同浓度Res对IL-1β诱导髓核细胞的增殖率。结果:当IL-1β在浓度为0.1ng/mL时能显著促进髓核细胞增殖(P0.01);当IL-1β在浓度为0.1~5ng/mL时,IL-1β均能促进髓核细胞增殖(P0.01),且呈一定的浓度依赖性;Res在浓度为5μmol/L时即能显著抑制IL-1β诱导髓核细胞增殖(P0.01);在5~50μmol/L的浓度范围内,Res均能抑制IL-1β诱导髓核细胞增殖,且呈一定的浓度依赖性。结论:Res对IL-1β诱导的髓核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Res能降低或延缓椎间盘炎症环境,对椎间盘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合并感染治疗的方法。方法对58例2型糖尿病足合并感染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治疗方法进行评估。结果58例2型糖尿病足合并感染患者,应用控制血糖、抗感染及手术等疗法,49例治愈,6例好转,3例无效。结论糖尿病足合并感染患者宜采用控制血糖、抗感染及手术等综合疗法,糖尿病足的溃疡创面修复才是控制感染的最好办法。  相似文献   
8.
韦俊  欧斌贤  丁华荣  蒙诚跃 《吉林医学》2012,33(15):3254-3255
目的:探讨臀部、会阴深部潜行创面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治疗的臀部、会阴深部潜行创面者9例,采用清创术和VSD负压引流术治疗。结果:经过多次手术后,9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无死亡患者,半年后随访无一例复发,除1例截肢患者外,其余患者工作、生活能力均正常。结论:臀部、会阴深部潜行创面应用多次清创术和VSD负压引流术治疗,同时加强辅助治疗,取得了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人工真皮联合自体薄层皮片移植(简称复合皮移植)修复难愈性创面的疗效。方法选取住院的各种难愈性创面患者30例,均存在各种原因导致的不同程度和部位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部分病例伴有肌肉、肌腱、骨外露。一期清创后移植人工真皮,2~3周后局部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外露肌腱和骨组织被类真皮组织覆盖,二期移植自体薄层皮片。观察人工真皮和自体薄层皮片(复合皮)移植成活率、瘢痕增生、色素沉着和关节活动度等情况,综合评价人工真皮联合自体薄层皮片移植修复难愈性创面的临床效果。结果30例患者人工真皮移植后成活25例,成活率为83.3%;5例溶解失活,原因为局部感染4例,局部固定不良1例。存活的25例人工真皮联合自体薄层皮片移植成活率达100.0%。25例出院后均随访2~6个月,复合皮生长良好,光滑有弹性,无明显瘢痕增生,少量皮肤色泽改变;供皮部位恢复良好,无瘢痕增生,部分患者有少量色素改变。结论人工真皮联合自体薄层皮片移植修复难愈性创面,复合皮移植成活率高,创面愈合质量好,成活后的复合皮部位和供皮区瘢痕增生轻微,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方法简便,为难愈性创面的修复提供了新选择。  相似文献   
10.
背景:丹参酮ⅡA磺酸钠具有抗氧化、抑制纤维化等作用.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早期局部注射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的影响.方法:于兔耳腹侧面切除全层皮肤及软骨膜建立瘢痕模型,造模后28 d,分别在创面瘢痕内注射0.05,0.1,0.2 mg的丹参酮ⅡA磺酸钠或生理盐水,每周注射1次,共3周.结果与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3周,兔耳瘢痕增生较轻,瘢痕厚度变薄;苏木精-伊红染色见瘢痕组织中胶原纤维减少,血管数目减少;Masson染色检测见瘢痕组织胶原纤维分布面积减少;电镜下瘢痕组织成纤维细胞数量减少,体积相对变小.说明早期注射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兔耳瘢痕增生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