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7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肝规则切除与不规则切除治疗单发性小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4月到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122例单发性小肝癌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61)与实验组(n=61),对照组施以肝不规则切除治疗,实验组施以肝规则切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切缘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与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实验组的切缘长度、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不规则肝规则切除治疗方式,肝规则切除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的缩短切缘长度与手术时间,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背景与目的 棘球蚴病是一种由棘球绦虫感染而引起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多寄生于肝脏。肝棘球蚴病常见的病原类型有两种,即细粒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其中以单种棘球蚴绦虫感染者较为常见,而两种棘球蚴绦虫同时感染者少见,仅占肝棘球蚴病患者的0.92%。肝两型棘球蚴病混合感染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缺乏特异性,术前诊断困难,最终疾病的确诊需进行病理学检查。本文回顾性分析总结1例肝两型棘球蚴病混合感染伴腹壁脓肿及窦道形成的患者临床资料特点及诊治过程,并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复习,旨在增加临床医生对晚期肝两型棘球蚴病混合感染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青海省人民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1例肝两型棘球蚴病混合感染伴腹壁脓肿及窦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诊治过程,并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对该病的发生机制、临床特点、疾病诊断及治疗方案等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患者为39岁藏族女性,因出现间断上腹部胀痛不适1个月余,加重1周入院,影像学检查提示肝细粒棘球蚴病、腹壁脓肿,术中与术后病理结果提示肝细粒棘球蚴病、肝多房棘球蚴病混合感染,行多肝段联合切除术+腹壁窦道切除手术治疗。术后腹部切口愈合良好,痊愈出院。患者术后长期规律口服阿苯达唑治疗,至今未见复发。结论 肝两型棘球蚴同时感染是一种罕见的特殊类型肝棘球蚴病,缺乏典型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该病呈浸润式增殖,不仅可以直接侵犯邻近的组织结构,还可以经淋巴及血运转移到腹膜后和远隔器官如脑、肺等部位,故有“虫癌”之称,出现症状时多达中晚期;病理学检查是其诊断金标准;目前国内外尚无肝两型棘球蚴病混合感染者的诊治共识,就目前国内外对于单种棘球蚴病诊治指南中,对于有手术切除机会的患者应积极手术治疗,尽可能完整切除病灶并长期口服阿苯达唑治疗,防止复发。  相似文献   
3.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4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宏宇 《陕西中医》2005,26(9):883-884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方法。方法:在西医常规支持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以自拟清胰汤(丹参、金银花、蒲公英、大黄、柴胡等)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43例。结果:43例SAP患者治愈30例,其中对难以解除梗阻的胆源性SAP及继发胰腺感染的非胆源性SAP应及时行手术治疗,解除胆管梗阻及灌洗引流,手术治疗18(胆源性或有并发症)例,其余均采用中西医结合的非手术疗法,死亡3例.病死率为7%。提示:SAP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运用清胰汤治疗后显著缩短了病程改善了预后,从而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胆囊癌(以下简称胆囊癌PGC)在胆道系统恶性肿瘤中居首位,但因胆囊癌早期干扰诊断因素多,所以早期诊断困难,而中晚期手术治疗效果差、生存率低。因而,胆囊癌的早期诊断显得尤为重要。现阶段多项研究显示RASSF1A及CyclinA2在胆道系统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中有重要的意义,因而本文就RASSF1A及CyclinA2在原发性胆囊癌早期诊断的意义及相关性做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5.
欧宏宇 《陕西医学杂志》2005,34(9):1099-1100
目的:探讨总结创伤性腹部大血管损伤诊治过程应注意的问题,提高急救外科医师对腹腔大血管损伤的认识水平和处理能力,提高救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腹腔内大血管损伤病例的诊疗资料。结果;本组14例以锐性损伤为主,损伤的血管主要为大静脉:其中下腔静脉5例,肠系膜上静脉主干1例,髂内静脉2例,左肾静脉1例,门静脉1例,门静脉并右肝静脉1例,髂外动脉1例,髂内动脉1例,腹腔动脉干1例。全部病例采用手术治疗,8例抢救成功,6例死亡,死亡的主要原因为失血性休克。结论:严重腹腔内大血管损伤的病人很少能被送达医院,大动脉损伤的救治率就更低,加强创伤后早期救治,早期诊断及早期手术,正确的手术处理,可以提高此类病人的救治率。  相似文献   
6.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一种病情凶险、病死率高的外科常见急腹症,发病急、病情重、进展快、并发症多,变化复杂,病死率高,且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此病有逐渐增加的趋势.青海省中医院外科1999~2004年10月共收治43例SAP病人,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抗菌肽LL-37对人胃癌细胞系AGS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不同浓度(0、10、20、40μmol/L)LL-37处理胃癌AGS细胞24 h,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法检测细胞凋亡,qRT-PCR法检测细胞中p53 mRNA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中p53蛋白定位,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核中p53蛋白表达以及细胞中Cleaved-caspase-3、PUMA、Bcl-2和Bax等凋亡相关蛋白表达;干扰p53基因表达验证LL-37通过激活p53信号通路诱导胃癌AGS细胞凋亡.结果 LL-37可剂量依赖性抑制胃癌AGS细胞增殖,提高细胞凋亡率,上调p5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并促进p53蛋白核转位,同时促进凋亡蛋白Cleaved-caspase-3、PUMA和Bax表达,抑制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干扰p53基因表达可抑制LL-37诱导的AGS细胞凋亡.结论 LL-37可诱导胃癌AGS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激活p53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