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8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受体型蛋白酪氨酸磷酸酶Q(Receptor type 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Q,PTPRQ)作为一种蛋白酪氨酸磷酸酶,能催化不同的底物,参与多种细胞内的功能。PTPRQ基因突变可导致常染色体隐性和显性非综合征性耳聋DFNB84A型和DFNA73型耳聋的发生,两型耳聋的临床表型差异提示了其致病机制的不同。在内耳,PTPRQ主要位于前庭及耳蜗毛细胞纤毛基底部,参与耳蜗毛细胞纤毛束的成熟,对维持纤毛的形态和功能具有重要作用。目前世界上报道的与PTPRQ突变相关的耳聋家系有14个,多数隐性突变是因截短或缺失而影响了PTPRQ的酶结构域的功能,但是PTPRQ的显性突变致病机理仍不清楚。有关该基因显、隐性突变致病机制的更深入研究可为相关病例的针对性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检测rhBMP-2/hTGF-β1 /胶原复合材料与rhBMP-2/hTGF-β1生物学活性的差别。方法        本研究于2010年5—12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实验室进行。分离培养的Beagle犬骨髓基质细胞中加入质量浓度相同的rhBMP-2/hTGF-β1或rhBMP-2/hTGF-β1 /胶原复合材料后继续培养4 d,通过细胞计数(MTT法)、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检测,分别对rhBMP-2/hTGF-β1 /胶原复合材料和rhBMP-2/hTGF-β1的生物学活性进行检测,并比较其活性差别。结果    rhBMP-2/hTGF-β1/胶原复合材料和rhBMP-2/hTGF-β1均具有生物学活性,并且其生物学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这种合成rhBMP-2/hTGF-β1 /胶原复合材料的方法不会改变生长因子的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3.
rhBMP-2/hTGF-β1/胶原复合材料的细胞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检测不同浓度的rhBMP-2/hTGF-β1/胶原复合材料的生物学活性。方法:通过细胞计数(MTT法),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检测,对不同浓度的rhBMP-2/hTGF-β1/胶原复合材料的活性进行检测。结果:不同浓度的rhBMP-2/hTGF-β1/胶原复合材料对体外培养的Beagle犬骨髓基质细胞(MSC)的增殖和碱性磷酸酶的含量的影响不同。结论:rhBMP-2/hTGF-β1/胶原复合材料的生物学活性有剂量依赖性,和细胞浓度也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儿童鼻炎鼻窦炎与分泌性中耳炎的关系.方法 2006年2月~2007年3月我们对88例3岁至15岁的儿童进行临床检查及鼻窦冠状位CT扫描等诊断方法确诊为鼻炎鼻窦炎患儿和50例无伴发鼻窦炎的儿童进行了声导抗检查,患儿均行耳镜检查、鼓气耳镜检查.用声导抗仪进行鼓室压图检测,分析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情况,及治疗方法.结果 88例鼻炎鼻窦炎患者鼓室压图异常(B型)35例+C型28例.对照组10耳B型曲线,两组之间分泌性中耳炎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保守治疗抗炎、丙酸倍氯米松喷鼻,氨溴索口服,且对有鼻窦炎的患儿行鼻负压吸引2个月后,可改善鼻腔通气;同时为20例保守治疗无效的病例行鼓膜置管可改善中耳负压,复查声导抗多数患儿的听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 分泌性中耳炎的成因并非是一种因素作用,而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儿童鼻炎鼻窦炎与分泌性中耳炎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对鼻炎鼻窦炎患儿应常规进行耳部并声导抗检查,以便及早发现诊断分泌性中耳炎,并给予抗炎、抗过敏、鼓室通气治疗,以防导致听力下降。  相似文献   
5.
目的:筛选及验证鼻咽癌中microRNAs(miRs)的差异表达谱。方法:通过芯片高通量表达谱分析及大规模微阵列技术,筛选鼻咽癌与炎症组织中差异表达的miRs,并应用RT-QPCR方法验证筛选结果的可信性。结果:鼻咽癌组织与对照组织的miRs存在差异表达,其中差异倍数大于2倍的人属miRs共有144种。RT-QPCR发现与炎症组织相比,癌组织中miRs-34b、miRs-449b、miRs-7-1表达显著下调,而miRs-125b、miRs-184、miRs-196b、miRs-205及miRs-24-1表达上调,结果与芯片分析结果相一致。结论:差异表达的miRs可能与鼻咽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对鼻咽癌miRs表达谱的研究可能为鼻咽癌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有力的靶向依据。  相似文献   
6.
前庭神经系统功能异常和病理变化是眩晕的重要原因。针对前庭神经系统功能的检查方法很多,摇头试验(head shaking test)是其中一种。本文对摇头试验的临床应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开放式改良乳突根治术前后患者骨导听阈的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82例COM患者(92耳)基本信息,手术前后骨导阈(500Hz,1000Hz,2000Hz,4000Hz)值,诊断、手术方式、病变程度等。通过配对T检验、方差分析和协方差分析,分析骨导听阈的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患者术后各频率骨导听阈均有不同程度提高(P〈0.001),高频(2000Hz、4000 Hz)骨导听阈均有5分贝以上提高,胆脂瘤型患者、病变累及后鼓室患者和同时进行鼓室成型手术的患者高频骨导听阈提高更明显。结论:鼓室成形术可以导致患者高频骨导听力损失,越近鼓室的手术表现越明显。通过低中频ABG评估COM手术对改善患者听力的程度更客观。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影响突聋预后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收集78例住院治疗的突聋患者临床资料,通过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性别、年龄、发病诱因、发病时伴随症状、就诊时间、基础疾病、听力损失程度、听力曲线类别等对突聋预后的影响。结果上升型听力曲线、听力损失程度、就诊时间入选logistic回归模型,其OR值分别为:0.20、1.30和1.19;p值分别为:<0.000 1、0.003和0.04。结论上升型听力曲线突聋患者预后相对较佳;听力损失程度越重,就诊时间越晚,突聋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