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40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项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HBV M)定性检测、乙型肝炎病毒 e 抗原(HBeAg)及乙型肝炎病毒(HBV)DNA 定量检测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微粒子捕捉免疫发光分析法(MEIA)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FQ-PCR)检测25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HBV M、HBeAg 定量和 HBV DNA 定量,并进行对比。结果MEIA 法定量检测 HBeAg 阳性检出率高于 ELISA 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6.707,P =0.000);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eAg 定量与 HBV DNA 定量呈正相关(r=0.589,P =0.000)。结论HBeAg 定量和 HBV DNA 定量是目前临床上评价 HBV复制和肝脏损伤程度的灵敏、稳定、可靠的指标,在慢性乙型肝炎的诊断和治疗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从淡水养殖鱼类、青蛙样品以及腹泻病人大便样品分离的菌株作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分析,为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获取临床腹泻病人的新鲜大便标本和在水产品市场采集淡水鱼和青蛙样品取肠道内含物分别涂布选择性培养基,选取疑似菌落进行生化鉴定和16S rRNA 基因分子鉴定,确证为香港海鸥型菌的菌株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分离株对几类临床常见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本次检测的24株香港海鸥型菌分离株对八种常用的抗生素药物表现不同程度的耐药性。蛙源株对环丙沙星、阿米卡星、头孢他啶的耐药率高于鱼源株。其中分离的11株分离株(45.8%)对3个种类及以上抗生素表现耐药,为多重耐药株。结论抗生素作为促生长剂和动物疾病防治被广泛加于动物饲料中,可能导致食源性细菌耐药性增加。人们有可能通过摄入含有香港海鸥型多重耐药株污染的食物而获得抗生素耐药性的潜在危险。  相似文献   
3.
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者产前筛查及实验室指标的评价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目的:调查本地区围产期妇女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基因携带率和基因突变类型,探讨多项实验室指标在产前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者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产前检查的孕妇,作地中海贫血基因分析、血常规红细胞参数检测、血红蛋白电泳HbA2定量以及铁代谢指标血清铁(SI)、血清铁蛋白(SF)测定。对已明确诊断的α地贫组84例、β地贫组85例以及缺铁性贫血(IDA)组76例,进行红细胞参数(RBC、Hb、HCT、MCV、MCH、MCHC、RDW、RET)以及铁代谢指标SF、SI结果的比较;并将各方法检测结果与地中海贫血基因诊断结果比较,分析各筛查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3750例孕妇共检出α地贫202例,基因携带率为5.4%;β地贫135例,基因携带率为3.6%。地贫组与IDA组比较,地贫组和IDA组Hb、HCT、MCV、MCH和MCHC均减低,RDW和RET均增高,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地贫组MCV减低较IDA组明显,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IDA组SF降低而地贫组SF增高,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基因检测结果,MCV诊断地贫基因携带者的敏感性为97.6%,特异性为54.5%,若联合SF检测,特异性可达97.0%。HbA2定量对B地贫基因携带者的敏感性为96.8%,特异性为97.4%。结论:MCV结合SF检测可作为产前地贫携带者筛查的简便而有价值的指标。HbA2定量是β地贫携带者筛查可靠的血液学指标。基因诊断的优点是可确定基因突变类型,更可诊断α和β复合型地贫。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自制新鲜混合血清用于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定量检测室内质控的使用效果作出初步评价。方法收集HBVDNA定量检测值在10^7 copy/mL左右的阳性新鲜血清,分装-70℃保存,初定靶值后用于日常室内质控,并统计出恒定靶值,绘制室内质控图,观察精密度和使用情况。结果首批20个样本测定的均值(i)及批内精密度(OCV)%分别为7.44和1.62%;第1月、第1~2月、第1~3月的检测i及精密度(CV)%分别为7.46和2.93%、7.43和3.10%、7.47和3.09%,精密度均小于2OCV,稳定性良好;统计自制混合血清使用半年在Levey-Jennings质控图上的落点,在控率为92.50%(74/80),警告率为7.50%(6/80),失控率为0%(0/80),使用效果良好。结论自制混合血清可作为室内质控品用于HBVDNA定量检测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39例非霍奇金淋巴瘤骨髓侵犯的血液学观察李亚红梁玉全罗建伟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血库528300非霍奇金淋巴瘤(NHL)较常侵犯骨髓而发生骨髓浸润和淋巴瘤细胞白血病[1]。我院于1986年8月至1995年12月收治了200例NHL,其中39例发生了骨髓侵...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抗ds-DNA)、核抗原抗体(ENA)的联合检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诊断的意义。方法测定68例SLE患者和76例其他自身免疫病患者,以及50例健康人群血清中的自身抗体进行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ANA,以间接结合的放射性核素测定抗ds-DNA,以斑点法测定ENA。结果本文68例SLE患者血清自身抗体检测中,ANA、抗ds-DNA、ENA阳性率,分别为91.2%、72.1%、82.4%;特异性分别为71.4%、96.0%、79.3%。其中,ENA的检测包括6种,以抗Sm抗体为主,阳性率为42.6%,特异性为99.2%。3者联合检测阳性率为97.1%,特异性为71.4%。结论在检测的3种自身抗体中以ANA敏感性最高,其他两种抗ds-DNA与抗Sm抗体特异性可达96%以上,不过敏感性低。3者联合检测可较大程度提高SLE检测阳性率,并且单独检测特异性时,特异性有显著差异,且3者具有明显的互补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液体型凝血酶原时间(PT)测定试剂在CA6000全自动血凝仪上的测试性能.方法 对液体型PT试剂进行国际敏感指数ISI值标定,测定其重复性、批间差及相关性. 结果 液体型PT试剂在CA6000血凝仪上的ISI值为1.02,重复性CV为0.90%~1.11%,批间差为2.47%,经线性回归分析,与进口试剂相关良好,相关系数γ为0.9951.结论 液体型PT试剂在CA6000血凝仪上检测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结果符合临床使用要求,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送检的呼吸道分泌物、中段尿、血液等标本检出的病原菌分布及主要病原菌的耐药性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对该院2007年6月~2008年12月临床送检的呼吸道分泌物、中段尿、血液标本进行培养分离病原菌,采用VITEK系统进行菌种鉴定,纸片琼脂扩散(K—B)法进行药敏试验。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三种不同标本分离出病原菌分别为1623株、439株、116株,其菌群分布各不相同。呼吸道分泌物和中段尿分离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血液分离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居前列。其它多为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产ESBLS的检出率分别为40.5%和28.3%;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42.5%和53.2%。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胞吡肟耐药率较低;MRSA和MRCNS呈多重耐药性,耐药指数明显高于MSSA和MSCNS,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葡萄球菌,葡萄球菌对呋喃妥因和利福平耐药率较低。结论积极进行病原菌与药敏监测,合理应用抗生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广东顺德地区α-地中海贫血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顺德地区α-地中海贫血基因的携带率、基因突变类型及其频率分布。方法采集顺德地区1000例新生儿脐带血进行Hb Bait’s检测。HbBart’s阳性标本进行缺失型基因(--^SEA/、--^3.7/和--^4.27)检测,阴性者采用膜反向杂交技术,检测6种非缺失型α-地贫突变位点(α^CD,△GAT;α^CD31,G—A;α^CD59,G—A;α^WS,C—G;^αQS,C—G;αCS,C—G)。结果在1000例新生几脐带血样本中,HhBart’s阳性样品54份,阳性检出率为5.40%。经基因分析,共检出α-地贫基因89例,顺德地区户籍人口的α-地贫基因携带率为8.9%,基因型主要为-^SEA/αα、-α^37/αα两种,占总数的89.89%。结论顺德地区α-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率和基因突变类型与广东其他地区相差不大,在预防中应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开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离体静脉血液标本不同抗凝剂、放置时间及处理方法对血糖浓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健康体检者空腹静脉血样120份,按真空采血管所含抗凝剂和标本处理方法的不同分为6组,每组20份:A组(绿管)、B组(灰管)、C组(黄管)、D组(红管),以上4组标本处理方法为离心后室温放置;E组(绿管)、F组(灰管),以上2组标本处理方法为不离心室温放置.分别在0h、2h、4h、6h、8h这5个时段测定各组血糖浓度,分析各组标本在放置2h、4h、6h、8h后血糖浓度与本组0h浓度的差异,血糖检测采用己糖激酶法.结果 6组标本中,A组、E组标本在不同放置时间血糖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浓度随放置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在8h内分别下降13.88%和40.69%,下降速度分别为1.73%/h和5.09%/h;B组、C组、F组不同放置时间的血糖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在放置2h血糖浓度与0h浓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置4h、6h、8h血糖浓度与0h浓度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h内血糖浓度下降7.24%,下降速度为0.91%/h.结论 标本抗凝剂、放置时间及处理方法均可影响血糖浓度,应根据检测需要选择合适的采血管采血并尽快离心处理和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