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8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1.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IMS)患者血清hs-CRP、TNF-α和IL-6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90例IMS患者分为醒脑静组(45例)与对照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内科治疗,醒脑静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静点治疗,2周为1疗程,评估ADL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血清hs-CRP、TNF-α及IL-6的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醒脑静组患者下降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在ADL评分、神经功能损害程度评分等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醒脑静注射液可抑制血清炎性因子的过度释放,并具有减轻神经功能损害和提高活动能力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清炎性因子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IMS)疗效评估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110例IMS患者分为观察组(55例)与对照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及中医不同证型之间炎症因子水平的差异.结果 炎性因子(hs-CRP、TNF-α和IL-6)在IMS中医证型风痰阻络、肝阳暴亢、痰热腑实等实证与阴虚风动、气虚血瘀等虚证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炎性因子指标、临床疗效指标(NIHSS评分和MBI评分)在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炎性因子可对IMS的中医证型、疗效及愈后起到评估作用,醒脑静注射液可通过抑制炎性因子的释放减轻IMS的神经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针刺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IMS)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并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IM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例,在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丹红注射液静滴及针刺治疗,对照组给予奥拉西坦注射液静滴,疗程均为2周。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炎性因子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临床疗效等较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亦明显(P0.05或P0.01)。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针刺治疗IMS可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的高黏状态,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头针、体针相结合辅助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IMS)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IMS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非针刺组,每组各40例,非针刺组采用常规的内科药物治疗,针刺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头针、体针相结合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 治疗后针刺组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与非针刺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头针、体针相结合辅助治疗可明显改善IMS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参苓白术散合痛泻要方结合复合行为疗法治疗功能性腹泻的疗效。方法:治疗组予参苓白术散合痛泻要方加减同时给予复合行为疗法,对照组予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中总有效率91.0%。对照组总有效率54.8%。两组治疗结果经统计学处理(P<0.05),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本方法疗效确切,简便易行,适合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们运用参苓白术散合痛泻要方加减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45例,取得满意疗效,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IMS)中经络不同证型血清炎性因子的水平,探讨二者之间关系。方法106例IMS患者于入院始发状态下进行辨证分型,抽血采集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β等炎性因子的水平,比较不同证型间炎性因子水平的差异。结果 IMS始发状态下各证型中风痰瘀阻证所占比例最高(43.40%),实证所占比例为78.30%,实证炎性因子水平高于虚证(P<0.01)。结论 IMS中实证炎性反应较虚证更为强烈,炎性因子可以作为辨证分型和愈后判断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采用丹红注射液静点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IMS)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影响,并观察临床疗效.方法 90例IMS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静滴治疗.结果 观察组在临床疗效指标、炎性因子指标等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1),两组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亦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采用丹红注射液静点能改善IMS患者脑组织微循环,抑制炎性因子的过度释放,减轻脑神经的缺损程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