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30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目的:探讨以团体认知行为干预为主的综合性心理干预措施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状态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团体认知行为干预为主的综合心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况。结果基线时,总体焦虑发生率为25%,其中轻度11例,中度10例,重度4例;总体抑郁发生率为39%,其中轻度19例,中度14例,重度6例。对照组和干预组干预后SAS及SDS得分均优于干预前,干预组分别为(36.90±8.465),(27.53±7.162)分,较对照组的(40.91±8.019),(36.78±10.562)分改善更明显,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9.244,10.335;P<0.01)。结论团体认知行为干预为主的综合心理干预策略能有效地缓解和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B族链球菌核酸检测在产前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1月在我院产检及分娩的3 996例产妇,在孕35~37周时采集其肛周与阴道分泌物进行PCR检查,统计B族链球菌的阳性检出率,比较B族链球菌阳性组、 B族链球菌阴性组的分娩状况及母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3 996例产妇中,360例产妇检出B族链球菌,阳性检出率为9.01%。B族链球菌阳性组的顺产率低于B族链球菌阴性组,剖宫产率高于B族链球菌阴性组(P <0.05)。B族链球菌阳性组的产妇并发症总发生率、新生儿并发症总发生率均高于B族链球菌阴性组(P <0.05)。结论 产前筛查中应用B族链球菌核酸检测利于指导临床科学干预,降低母婴并发症发生风险,降低剖宫产率,改善分娩结局。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酰基辅酶A- 胆固醇酰基转移酶1(ACAT1)和酰基辅酶A- 胆固醇酰基转移酶2(ACAT2)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60 例结肠癌患者的结肠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肠道黏膜组织,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3 组组织中ACAT1 和ACAT2 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采用SPSS 20.0 软件分析其表达量与结肠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结肠癌组织中ACAT1 和ACAT2 在基因和蛋白水平的表达量与癌旁组织和正常肠道黏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肠癌组织高于另外两组。ACAT1 和ACAT2 的基因表达与患者的年龄、Duke 分期、组织分化程度相关,且二者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相关(P <0.05)。结论ACAT1 和ACAT2 在结肠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且与患者的部分临床病理特征相关,对临床上早期诊断结肠癌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生的情况。方法:选取2022年1月东莞市望牛墩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登记在册的朱平沙村2型糖尿病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基本资料,并对其进行眼部专科检查、实验室检查及问卷调查。根据有无DR分为DR组(n=11)与无DR组(n=73),分析DR控制情况并提出改进方案。结果:84例2型糖尿病患者DR患病率为13.10%(11/84)。DR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血压、血脂不达标率高于无D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R组视功能调查问卷评分低于无D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52.38%(44/84)的患者在确诊2型糖尿病后未看过眼科医生,看过眼科医生的40例患者中,其中有35例未接受治疗,主要原因为认为没必要治疗。结论:DR的防治工作亟需以社区慢性病管理为基础,通过对社区2型糖尿病人群定期筛查和DR防治知识宣教,提高DR危险因素控制水平,降低DR致盲风险。  相似文献   
5.
经非手术治疗效果欠佳的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8例,在影像引导下经颈椎旁后入路注射胶原蛋白酶600 U,治疗后3月、6月、1年随访,有效随访77例,失访51例.男性38例,女性39例,年龄28~62岁,病史5 d~20年.采用改良MacNab标准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的疗效.患者治疗后1年按改良MacNab标准评价其疗效优良率达86%.治疗前VAS评分<6分的患者治疗后疼痛未见复发,而治疗前VAS评分>6分的56例严重疼痛患者,治疗后3月、6月、1年VAS评分逐渐降低(P<0.05).治疗后1年随访未发现与治疗有关的并发症.颈椎旁后入路注射胶原酶600U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安全可靠且远期疗效好.  相似文献   
6.
随着全球化护理教育层次的提高和培养目标的发展,显著拓展了护士的知识结构和社会职能,护士的社会地位日益提高,同时对护士的职业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现代护士应该具备的素质:一要具备良好的外观形象;二要有高尚的人格和道德;三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四要有一定的心理学知识;五要有高水平的综合业务素质.  相似文献   
7.
椎旁注射阿霉素对大鼠运动传导通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椎旁椎间孔内注射不同浓度阿霉素对大鼠运动传导通路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Wistar大鼠80只,体重250~300 g,随机分为4组(n=20):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不同浓度阿霉素组(A1组~A3组),于L4,5椎旁椎间孔内注射生理盐水、0.3%、0.5%、1.0%阿霉素10μl.于给药后1、2、4、8周时测定给药侧脊髓运动诱发电位(SMEP).结果 与C组、A1组和A2组比较,A3组给药后各时点SMEP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P<0.05).C组、A1组及A2组间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椎旁椎间孔内注射1.0%阿霉素可明显抑制大鼠运动传导通路的功能,而0.3%和0.5%阿霉素对运动传导通路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进一步探讨阿霉素(ADM)椎旁阻滞的机制及适宜浓度。方法将80只Wister大鼠随机分为ADM1。3组及对照组各20只,分别于右侧L4、L5椎间孔注射0.33%、0.5%、1%的ADM和生理盐水溶液10μl,术后第1、2、4、8周分别测量各组痛阈(热痛和电击痛阈);术后第2、4周每组随机选取2只大鼠进行背根神经节(DRG)组织学观察。结果ADM3组术后1—8周热痛及电击痛阈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DM1组和ADM2组术后1周热痛和电击痛阈值显著低于对照组、2—8周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ADM1组DRG以小神经元破坏为主,而ADM2组和ADM3组DRG大、小神经元均有破坏。结论椎间孔内注射上述三种浓度ADM均可明显提高大鼠痛阈,可能机制为破坏DRG细胞;ADM浓度为0.33%时可仅提高痛阈而不产生其他感觉障碍。  相似文献   
9.
尖周炎是口腔科一种常见病,治疗此种疾病需根管治疗,一般3~6次才能根充。尤其是合并牙槽脓肿,需多次应用抗生素,根管治疗无叩痛后,才能最后充填。近一年来,我们参考福州军区门诊部根管治疗术一次法治疗尖周炎,临床治疗和观察200例,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介绍200例,男性85例、女性115例。年龄最小6岁,最大65岁。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黄芩苷对支气管哮喘防治的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54只SD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正常组、哮喘模型组、地塞米松组及黄芩苷高、低剂量组。用卵清蛋白(OVA)诱发致敏大鼠建立支气管哮喘的动物模型,给予相应药物灌胃给药4周,1次/d,其中正常组及哮喘模型组药物以等量生理盐水代替。用药物干预性治疗后,观察各组药物对大鼠的哮喘程度及哮喘潜伏期的影响。实验结束后,24 h内处死大鼠,取材,测定并比较支气管壁厚度、气道上皮下胶原沉积程度;测定血中HMGB1浓度;免疫组织化学测定支气管平滑肌中α-SMA和气道组织TLR4的蛋白表达; RT-PCR法测定肺组织HMGB1 mRNA表达变化。结果:黄芩苷可明显改善病鼠的哮喘程度,延长哮喘潜伏期(P 0. 05~0. 01);可有效减轻病鼠支气管管壁增厚及气道上皮下胶原沉积程度(P 0. 05);明显降低血浆中HMGB1的含量,肺组织中的HMGB1 mRNA表达呈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可明显降低气道组织中的TLR4,气管平滑肌中α-SMA的蛋白表达及TLR4 mRNA的表达水平(P 0. 05)。结论:黄芩苷具有抗哮喘作用,其作用可能与其影响HMGB1/TLR4通路的信号传导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