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CU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和多药耐药菌产生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期间ICU患者730例及普通科室(神经外科、神经内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50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ICU进行抗生素优化管理,普通科室未进行抗生素优化管理,对比两个科室多重耐药菌数量(MDROS),并且观察ICU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和多药耐药菌产生的相关性。结果 ICU中MDROS例数为24例,其中ESBLS 1例;普通科室未进行抗生素优化管理,多重耐药菌数量(MDROS)为140例,其中ESBLS 70例(P0.05)。经过相关性分析,ICU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与MDROS间存在显著正向相关性(r=0.462)。结论 ICU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与MDROS间存在显著正向相关性,给予ICU优化抗生素管理后,ESBLS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优化抗菌药使用综合管理与ICU耐药菌发生率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抗菌药物综合管理前后我院ICU病房收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自2015年2月开始在抗菌药物使用管理中引入绩效综合管理措施,统计比较绩效管理前(2014年1月~2015年1月)、绩效管理后(2015年2月~2016年1月)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微生物标本送检率及耐药菌感染率的情况。结果绩效管理后的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低于绩效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绩效管理后的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为(160.57±17.72)DDDs/100人天,低于绩效管理前的(214.42±23.45)DDDs/100人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进行绩效管理后ICU病房患者微生物标本送检率为71.25%,明显高于绩效管理前的47.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绩效管理后ICU病房患者耐药菌感染率发生率为4.00%,低于绩效管理前的6.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ICU病房抗菌药物管理过程中,通过引入绩效管理,能有效降低抗菌药物的使用概率和使用强度,提高微生物标本送检率,从而降低耐药菌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延误诊断的原因,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61例原发性肝癌被延误诊断的各种因素。结果本组原发性肝癌的延误诊断率为21.9%,延误诊断的时间平均为20.5天。结论接诊医师问诊和体检不仔细、不鉴别诊断、患者经济状况差及文化素质较低,是原发性肝癌延误诊断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进行家居药物管理对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对来社区门诊建档、就诊开药的辖区高血压患者按自愿形式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开药后按医生及药房工作人员交待进行服用,试验组患者开药后在医生及药房工作人员交待进行服用的基础上,接受全科护士或医生定期进行家居探访,了解服药情况,并对患者强调坚持规律服药的重要性。结果试验组患者服药依从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家居药物管理能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服药的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托伐普坦对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英德市人民医院进行诊疗的80例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组,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以常规方式治疗,观察组以此为基础使用托伐普坦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治疗5 d后24 h尿量、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血钠值、血钾值、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血肌酐值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总体有效率、治疗5 d后24 h尿量、血钠值以及NT-proBNP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的其他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顽固性心力衰竭通过托伐普坦进行治疗,能够提升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危重患者观察核查单在重症医学科临床教学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英德市人民医院2016年12月1日至2018年11月30日在重症医学科培训学员60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人。观察组教学中以学员为主导,培训学员每日对经管患者首先使用《危重患者观察核查单》,系统评估经管患者病情;对照组教学中以带教老师为主导,学员各自方式评估经管患者病情,两组带教老师均负责评价、引导、纠正培训学员对异常情况的分析和处理措施;比较两组培训学员在培训结束后出科成绩、成绩提高幅度(出科成绩–入科成绩)之间的差异;在不同带教老师带教后成绩之间的差异;观察组培训学员对采用危重患者观察核查单教学满意程度的反馈。结果:观察组培训学员培训后出科成绩、成绩提高幅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不同的带教老师带教的培训学员成绩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不同的带教老师带教的培训学员成绩有显剧性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培训学员对应用危重患者观察核查单教学满意程度高。结论:在重症医学科应用危重患者观察核查单教学提高培训学员对基本理论掌握,提高培训学员临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保证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病毒唑以雾化吸入途径给药治疗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感染的疗效。方法将72名患者随机分成各36例两组,试验组病毒唑以雾化吸入途径给药治疗,对照组病毒唑以静脉滴注途径治疗。结果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病毒唑雾化吸入治疗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感染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诊断2型糖尿病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和血糖控制以及产生长期效益的影响。方法:收集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病人20例,入选患者均采取三餐前30min皮下注射普通胰岛素,初始剂量为每餐前普通胰岛素6U,晚上10点皮下注射中效胰岛素(NPH)8~16U,每2天调整胰岛素剂量。血糖达标后维持治疗2周后停用胰岛素,加用二甲双胍0.5g,每天3次,糖尿病专科随访半年,对照自身胰岛素强化治疗前、胰岛素强化治疗后即刻、半年后随访时各项生化指标。结果:空腹血糖从治疗前后由(12.6±1.2)mmol/L降至(6.5±0.3)mmol/L,C肽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这种改善能够维持半年以上,在半年时,其中6例患者单靠饮食及运动治疗可以维持良好的血糖控制,10例单用二甲双胍治疗,4例磺脲类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结论: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使血糖得到满意控制,胰岛功能可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且部分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单纯依靠饮食和运动治疗就可以维持血糖基本正常,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临床疗效。方法:42例急性胰腺炎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20例和善得定组22例。疗程2周,观察要组治孬磊后腹痛胀、腹部压痛、反跳痛及血、尿淀粉酶的改变。结果:乌司他丁组、善得定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95%,两组总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乌司他丁为治疗急性胰腺炎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