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回顾1999-01~2002-01,4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CT引导下钻孔徒手穿刺血肿腔进行抽吸,均一次性清除血肿量达60%~90%。结果 48例患者中,基本治愈12例,显著进步14例,进步9例(有效率72.9%),重残5例(10.5%),死亡8例(16.6%)。结论 手术时机适当,早期清除血肿,解除脑组织受压是手术成功的关键,而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是提高生存率、降低死亡率及致残率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测试三叉神经立体定向仪(DZY—C型)的精确度。方法:首先将患者头部固定在定向仪上,用普通X线机摄取颅底片及例位片,测算卵圆孔的位置,在定向仪的引子下穿刺针经卵圆孔进入三叉神经半月节及三叉神经节池。然后选择不同治疗方法,如射频热凝法、升油注射或酒精注射法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结果:该定向仪精度高,穿刺卵圆孔靶点的误差小于O.3mm。一次性穿刺的成功率高达100%。结论:三叉神经立体定向仪(DZY—C型)的结构设计合理,精密度高,达到临床应用的要求。手术操作简易,调节灵活,组织损伤少,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 34例颅脑损伤后并发中枢性肺水肿 (CPE)进行临床分析并提出相应治疗措施。方法 :对 1993年 1月至 1999年1月收治的 34例CPE进行回顾性分析及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颅脑损伤后CPE起病急骤 ,治疗困难 ,早期诊治和呼吸监护能降低死亡率。结论 :颅脑损伤后CPE的诊治在于早期诊断 ,及时治疗及相应的呼吸监护。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大柴胡汤加味治疗痰热腑实证急性脑出合并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3月佛山市中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痰热腑实证急性脑出血合并胃肠功能障碍病人9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大柴胡汤加味灌肠,共治疗14 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胃肠功能障碍量表(GIF)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自主排便时间、腹内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IL-1)、胃动素(MTL)、胃泌素(GAS)。结果: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GIF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GIF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和首次自主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腹内压及血清TNF-α、IL-1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腹内压及血清TNF-α、IL-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MTL、GAS水...  相似文献   
5.
脑挫裂伤患者颅内压值有创与无创监测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自2004年11月至2005年8月,对500例颅脑疾病患者采用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lashvisualevokedpotentials,fVEP)颅内压监测仪进行无创颅内压测定,从中选择了38例脑挫裂伤患者,同时进行了有创法测量颅内压,以评价其在脑挫裂伤中颅内压监测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男21例,女17例,平均年龄35.4岁(20 ̄55岁)。其中车祸致伤31例,坠落伤7例,无胸、腹和四肢的严重伴发损伤。根据脑挫裂伤的诊断标准[1]:①颅脑外伤史;②伤后意识障碍;③有局灶性症状及脑膜刺激症;④血性脑脊液;⑤生命体征改变;⑥CT有阳性表现。本组38例脑挫裂伤患者入院…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亚急性硬膜外血肿手术适应症及YL-1型针在治疗亚急性硬膜外血肿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38例亚急性硬膜外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7例经治疗血肿基本消失,相对开颅手术创伤少,手术时间短,生理干扰小,经费少;相对保守治疗,住院时间短,症状消失快,后遗症减少.结论 亚急性硬膜外血肿应尽可能予以手术治疗,减少并发症及后遗症.利用YL-1型针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为了治疗三叉神经痛,使穿刺卵圆孔更加快捷与准确,获得好的解痛疗效,减少术中疼痛,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研制成一种新的三叉神经立体定向仪(DZY-C型)供临床应用。方法 首先将病人头部固定在定向仪上,用普通X-线机摄取颅底片及侧位片,测算卵圆孔的位置,在定向仪的引导下穿刺针经卵圆孔进入三叉神经半月节及三叉神经节池。然后选择不同治疗方法,如射频热凝法、甘油注射或酒精注射法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结果 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证明,该定向仪精度高,穿刺卵圆孔靶点的误差小于0.3mm。一次性穿刺的成功率高达100%。结论 三叉神经立体定向仪(DZY-C型)的结构设计合理,精密度高,达到临床应用的要求。手术操作简易,调节灵活,组织损伤少,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8.
患者 男,53岁.因左额肿块逐渐增大6个月入院.该患者1997年因"胃出血"在外院行胃大部分切除术,病理结果未能查实.查体:左额肿块约4 cm×3 cm,质韧,移动度小,皮肤色泽正常.耳后、颈项、锁骨上及腋窝淋巴结不肿大.头颅CT:左额骨呈虫蚀状骨质破坏,内外板皮质不连续,外板见类三角状骨膜增生,肿物向颅内生长,相邻近脑实质受压(图1).全麻下手术.术中见:肿瘤贯穿颅骨,向外侵犯颞肌筋膜,向内与硬脑膜粘连,压迫脑皮质,没有侵入脑实质内.肿瘤呈紫色,质韧,境界清,无明显包膜.将肿瘤及周边3 cm的颅骨和肉眼所见累及的颞肌筋膜、硬膜一并切除.修补硬膜及缺损的颅骨.病理:肿瘤细胞为小圆形,形态大小较为一致,呈实性巢团,菊形团样或弥漫性排列(图2).间质血窦丰富,肿瘤组织侵犯骨组织及颞肌筋膜.免疫组化: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嗜铬素ACgA( -),轴突体素Syn(+)(图3),CD56(+).诊断:神经内分泌癌,肿瘤侵犯骨组织及颞肌筋膜.术后头颅X线平片见颅骨多发斑点片骨质破坏.B超见肝内遍布大小不等类圆形高回声团块.术后8d转肿瘤医院进一步治疗.  相似文献   
9.
患者 男,23岁.1个半月前患者骑摩托车时摔倒,手柄撞击致左侧额颞骨折和左眼眶骨折.伤后第2天在当地医院行"左额颞凹陷骨折整复术".术后第1天患者左眼睑周围肿胀,并出现逐渐增大的眼睑囊肿,突出于眼裂外.经眼科治疗,没有好转.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创伤性后颅窝血肿的临床特点及救治方法。方法 对我科2000-01~2005-06期间收治的创伤性后颅窝血肿忠者5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后颅窝血肿的病情及出血量的多少而采取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结果 51例患者中,保守治疗12例,恢复良好11例,死亡1例;手术治疗39例,恢复良好31例,伤残4例,死亡4例。结论 创伤性后颅窝血肿有着不同于幕上创伤性颅内血肿的临床特点,意识障碍较轻,小脑受顿的特异性症状如眼球水平震颤、共济失调等较少见,而头痛、呕吐、躁动不安等非特异性症状较多见,易直接发生枕骨大孔疝。严密观察及动态CT检查,及时抓住手术时机,可有效降低致残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