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6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剑虹 《海南医学》2006,17(5):180-180
弱视是眼科常见病,临床上眼科医生将一些不明原因的视力下降归为弱视以致造成误诊误治.先天性视锥细胞营养不良是一种累及视锥细胞功能,表现为视力下降,畏光和色觉异常的视网膜变性疾病[1].由于眼科常规检查无明显的眼前节与眼底改变,且临床上十分少见,国内仅分散见个例报告[2,3],极易误诊为弱视.作者遇1例先天性视锥细胞营养不良患者,误诊为弱视.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性传播性结膜炎40例临床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剑虹 《中国热带医学》2007,7(9):1583-1583,1585
新生儿性传播性结膜炎包括淋菌性结膜炎和非淋菌性结膜炎。现对在眼科门诊收治的58例双眼患急性结膜炎的新生儿以PCR检查证实,发现40例诊断为性传播性结膜炎,并施行相应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周淑新  梁剑虹 《中国全科医学》2013,16(14):1571-1573
季节性情感障碍(SAD)是按季节出现的生物和情绪混合性障碍,以秋冬季发作、春夏季缓解为特征.每年约有5%的美国人患SAD,症状持续时间占全年的40%.虽然该病病情受季节限制,但相关的抑郁症状却给患者带来了严重危害.通过治疗可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秋冬季前实施治疗可起到预防作用.日光灯疗法耐受性良好,治疗后1~2周大多数患者病情会有所改善;为避免复发,日光灯疗法应持续至冬末,直至春季或夏季.抗抑郁药物疗法和认知行为疗法(CBT)也是合理的治疗方法,已证实与日光灯疗法同样有效(见表1).鉴于治疗方法在有效性方面区别不大,可根据患者意愿制定一线管理方案[1].SAD是按季节出现的生物和情绪组合性障碍,以秋冬季发作、春夏季缓解为特征,可发生于其他季节[1].  相似文献   
4.
眼部碱烧伤是常见眼外伤之一。现将我院1998年1月~2003年1月收治的25例27眼中、重度眼部碱烧伤病例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25例27例中,男20例22眼,女5例5眼,年龄最小8岁,最大56,平均26岁。伤后就诊时间:最早30分钟,最晚16天,平均3天。致伤物:  相似文献   
5.
对立违抗性障碍是孩童期最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美国精神障碍诊断统计学手册第4版将其定义为反复式不适宜发展、违抗、挑衅、对权威人士敌意行为.这种行为存在必须达6个月,并非因精神或情感障碍引起,并已经影响了孩子的社会、学校或职业功能[1],其临床建议及建议等级见表1.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钙离子拮抗剂维拉帕米及尼卡地平对体外培养的瘢痕组织的成纤维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同时对两药药效进行比较,观测两药的作用特点。方法四甲基偶氮唑(MTT)比色法检测两药对瘢痕组织的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向对数生长期的患者病理性瘢痕组织的成纤维细胞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维拉帕米及尼卡地平(150、100、50、10、0μmol/L),分别在用药后24、72、120h进行MTT法检测,将吸光度值(A值)换算为生长抑制率,根据直线回归法计算出各时间点的半数有效抑制浓度(IC50)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维拉帕米及尼卡地平均显示很强的对瘢痕组织成纤维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但作用特点各有不同,维拉帕米在早期作用强于尼卡地平(P〈0.05)。而随时间延长,在3~5d时反而减弱,而尼卡地平则显示出较好的时间依赖性,在5d时其抑制作用明显强于维拉帕米(P〈0.05)。结论维拉帕米及尼卡地平对瘢痕组织成纤维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的时效不同,为两药联合应用治疗瘢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林静  梁剑虹  邢英梅 《海南医学》2011,22(10):22-23
目的分析过敏性结膜炎临床特点和过敏原检测结果。方法回顾分析门诊过敏结膜炎546例临床资料及过敏原检测资料。结果过敏性结膜炎临床特征睑结膜滤泡占407例(74.54%),皮试、抽血和斑贴试验可快速查出确切过敏原。结论本地区过敏性结膜炎过敏原以螨类和蟑螂为主,同一患者可同时对多种过敏原致敏。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性 ,4 2岁。诉右眼搔痒 1月 ,时有阵发性刺痛、刺痒、搔爬感。曾就诊数处 ,滴沙眼药水无效。追问病史有外阴搔痒 ,其妻相同。检查 :视力双 1.2。右上睑睫毛多布有灰色圆形小颗粒 ,上睑皮肤近睑缘处有多个痂皮样小斑块 ,其中一个边缘伸出 1条半透明颤动的丝状物。下睑及左眼无异常。处理 :①摄取眼睑的小斑块 ,摄时有牵拉感 ,共 7个 ,剪除上睑睫毛 ,以上两项经寄生虫科检验为耻阴虱虫体和虫卵。②给 10 %硫磺软膏和凡士林涂右眼睑 ,每日 4次。③皮肤科会诊 ,患者阴毛有同样病变 ,用疥得治霜和尤卓尔霜涂抹 ,其妻同时用药。 5d和 2 0d…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钙离子拮抗剂维拉帕米及尼卡地平对体外培养的瘢痕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的影响,同时对两种药物疗效进行比较,讨论两种药物的作用特点.方法:向对数生长期的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及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加入不同浓度的两种药液,培养48小时后进行羟脯氨酸比色试验,并将OD值依公式换算成羟脯氨酸含量,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维拉帕米及尼卡地平组随着用药浓度的提高,细胞形态变化越来越明显,两种成纤维细胞显示出类似的形态学特点;与对照组比较,两药均可以降低培养上清液中羟脯氨酸的含量,且随用药浓度增加,羟脯氨酸含量进一步下降,高(100μmol/L)低(10μmol/L)浓度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两药作用特点也有所不同.结论:维拉帕米和尼卡地平均可降低增生性瘢痕及瘢痕疙瘩的胶原含量,抑制胶原合成,对于增生性瘢痕,尼卡地平抑制作用略强于维拉帕米,而对于瘢痕疙瘩,则维拉帕米的抑制作用略强于尼卡地平.  相似文献   
10.
眼无器质性病变、矫正视力达不到0.9即诊断为弱视眼。学龄前儿童的弱视眼治疗效果较好,这是大家所公认的。但青少年弱视眼患者治疗效果较差,相当一部分患者因而放弃了治疗。我院眼科从1995年~2000年门诊接诊的42例青少年弱视患者中,有18例采用压抑法加遮盖法综合治疗,疗效较好,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1.1 本组病例共42例,男30例,女12列。年龄14~17岁,平均年龄15.5岁。主诉均为自幼单眼视。全身体检未见异常。眼部情况:视力≤0.1,12例;0.1~0.5,10例;≥0.5,20例。双角膜透明,前房深浅适中,瞳孔正园,晶状体透明,眼底未见异常,用0.5%托品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