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33篇
  2021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1有关艾滋病的基础知识1.1艾滋病的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quiredImmunodeficiencySyndrom,AIDS),简称艾滋病。1.2艾滋病是艾滋病病毒感染所致,艾滋病病毒的全称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艾滋病病毒是一种逆转录病毒,在体内的主要靶细胞是C  相似文献   
2.
老年口腔医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 ,也是较活跃的一个学科 ,还有许多待开发的领域 ,有其良好的发展前景。老年口腔医学几乎涉及到口腔医学的各个学科 ,还涉及到老年学、老年医学、衰老生物学、衰老心理学、社会学、行为科学、人口学及哲学等诸方面。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卫生保健事业的发展 ,人的寿命普遍延长 ,老年人占全人口的比例正在增长 ,人口老龄化已引起各国广泛的关注。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也很快 ,到1999年 9月我国 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达到 1 2 5× 10 9,占人口总数的10 % ,已进入老年人口型的国家。口腔疾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  相似文献   
3.
农村成年及老年人失牙情况的Logistic回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我国农村成年和老年人群的失牙原因。方法对北京延庆县古城村20~80岁村民587人的口腔健康状况进行了十年的纵向调查。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预测该组人群失牙的原因。结果年龄、高牙本质龋数、高龋齿数、牙齿附着丧失≥7 mm,牙齿存在动度和低龈下结石沉积位点百分率是有意义的失牙预测因子。龋齿和牙周病同是10年后人群失牙率的重要预测因子;龋齿是失牙的主要预测因子。结论龋齿和牙周病是导致该人群10年后失牙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北京市城区老年人口腔健康社会医学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调查老年人口腔健康社会学状况 ,采用多级整群抽样方法 ,对 4 75名老年人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及问卷调查。结果 :老年人口腔卫生习惯不良 ,口腔卫生保健知识贫乏 ;看牙病遇到的主要困难是挂号难和候诊时间长等 ;自我评估其口腔疾病的治疗需要量远低于实际治疗需要量。作者认为老年人口腔健康及医疗保健状况尚存在很多问题 ,应得到口腔卫生工作者和全社会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大鼠牙龈组织表达护骨因子和护骨因子配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成年大鼠牙龈组织是否表达护骨因子(Osteoprotegerin,OPG)和护骨因子配体(Osteoprotegerin Ligand,OPGL),为进一步探讨二者在牙龈组织中表达的生理及病理意义奠定基础。方法 提取成年大鼠牙龈组织总RNA,应用特异引物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扩增目的片段,并将其插入pGEM-T载体,测序鉴定。结果 测序表明扩增出的二个目的片段DNA序列与文献报道一致,即为护骨因子和护骨因子配体,护骨因子在大鼠虎龈组织表达水平较高,而护骨因子配体表达水平较低。结论 大鼠虎龈组织表达护骨因子和护骨因子配体,二者表达的相对水平对维持牙槽骨局部骨形成与骨吸收的平衡可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破骨细胞分化因子(ODF)和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联合应用进行体外诱导小鼠骨髓细胞形成破骨细胞(OC)的能力。方法:收集5~6周小鼠骨髓细胞,在含M-CSF(10 ng/ml)的α-MEM全培养液中培养24h,然后将悬浮生长的细胞接种到24孔培养板,并加入不同浓度的ODF和M-CSF。,通过观察抗酒石酸盐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的阳性细胞和能否在骨磨片上形成吸收陷窝来鉴定OC形成情况。结果:在只加入ODF或M-CSF一种细胞因子时,未见有TRAP阳性或CTR阳性细胞形成,同时加入ODF和M-CSF,可形成典型的OC。TRAP阳性多核细胞的数目和培养液中钙离子浓度的增加与ODF的浓度呈正相关。结论:小鼠骨髓来源的单核细胞在ODF和M-CSF共同作用下可形成具有骨吸收功能的OC,为体外研究OC的分化发育和功能调节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成年人牙周附着状况十年纵向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观察口腔卫生条件较差的我国农村地区成年人牙周病的自然发展过程,分析牙周病进展速率与发达国家地区人群的区别。方法 在1984年对587名受检者进行的口腔状况调查的基础上,1994年由相同的检查人员随访复查了440人,其中398人仍有牙列,对其所有存留牙的牙齿松动度及牙周附着丧失、牙周袋深度等情况作了复查,分析牙周病的进展特点。结果 各年龄组受检者在10年后复查时,均有平均2mm以上的牙周附着丧失。下颌切牙和上颌磨牙的牙周病进展速率较其他牙齿为重。成年人的平均牙周附着丧失率在各年龄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受检人群与其他口腔卫生习惯和口腔保健条件均较好的发达国家人群相比,牙周附着丧失情况基本相似。结论 与发达国家人群相比,牙周附着状况未显著不同;各年龄组相互之间,牙周病发展速率亦未见显著不同。提示人类牙周病发展可能是人类自身内在因素起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8.
艾滋病的口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口腔科医生需要具有以下有关艾滋病的知识和概念 :1 有关艾滋病的基础知识1.1 艾滋病的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aquiredimmun odeficiencysyndrom ,AIDS)简称艾滋病。1.2 艾滋病是艾滋病病毒感染所致艾滋病病毒的全称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umanimmun odeficiencyvirus ,HIV)。艾滋病病毒是一种逆转录病毒 ,在体内的主要靶细胞是CD4 淋巴细胞。随着CD4 淋巴细胞的减少 ,人体的免疫功能将受到破坏 ,直至丧失。1.3 艾滋病一般分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两…  相似文献   
9.
艾滋病口腔表征的诊断和治疗(上)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acquiredimmuno deficiencysyndrome ,AIDS)简称艾滋病 ,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 ,HIV)感染所致 ,是当前医学界最关注的一种新型传染病。它具有传播速度快 ,波及地区广及死亡率高的特点 ,截至 1999年底全世界艾滋病感染者达 3430万人 ,已有1880万人死于艾滋病。目前中国艾滋病病毒感染已进入快速增长期 ,估计有艾滋病感染者 6 0万人 ,如得不到有效控制 ,到 2 0 10年我国将有 10 0 0万感染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在发展为艾滋病之前的很长时间内无症状 ,其中绝大多数患者本人、家属及社会均不知其患病情况 ,但他们可以传播艾滋病病毒。在不可能做HIV血清学普查的情况下 ,如何早期发现和诊断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是防止该病传播的重要途径。据国际上的研究及临床经验 ,在艾滋病发病前 1~ 4年内 ,患者可出现各种典型的口腔病损 ,这是发现和诊断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重要指征。艾滋病口腔表征被认为是早期诊断艾滋病的关键症状 ,已引起国际医学界的高度重视 ,世界卫生组织专门成立了艾滋病感染口腔表征...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大鼠后牙牙槽骨吸收模型并对破骨细胞(OCs)进行鉴定。方法用3-0丝线结扎大鼠上颌第二磨牙牙颈部并喂以高糖软食,行H-E切片常规组织学观察结扎后牙周组织的变化;应用抗CTR抗体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鉴定OCs。结果大鼠后牙结扎后第3天,结扎部位上皮糜烂,结缔组织见大量炎症细胞浸润,牙槽骨表面出现蚕食状吸收陷窝,第7天以后,结扎部位牙槽骨高度降低。在牙槽骨表面形成的骨吸收陷窝内及附近组织,可见CTR阳性的多核和单核细胞。结论丝线结扎和高糖软食的局部刺激成功地诱导了大鼠牙槽骨破骨细胞性骨吸收。应用抗CTR抗体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鉴定OCs可用于探讨牙槽骨吸收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