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肿瘤干细胞及其Wnt信号通路表达在胃癌患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技术分析c-myc基因蛋白、hTERT及CD133在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或异型增生)、早期胃癌患者非炎症区组织中的表达,并对其进行比较。结果在早期胃癌组与慢性萎缩性胃炎组,c-myc基因蛋白、hTERT及CD133的表达均明显高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P0.05);但早期胃癌组与慢性萎缩性胃炎组相比,c-myc基因蛋白、hTERT及CD133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和胃癌前病变与c-myc基因蛋白、hTERT及CD133的过表达密切相关,在胃癌发病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研究肿瘤干细胞及其Wnt信号通路在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或异型增生)、早期胃癌患者中的表达,来探讨肿瘤干细胞及其Wnt信号通路表达在胃癌患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技术分析了β-catenin和c-myc基因蛋白在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或异型增生)、早期胃癌患者非炎症区组织中的表达,并对其进行比较。结果在早期胃癌组和慢性萎缩性胃炎组,β-catenin和c-myc基因蛋白的表达均明显高于慢性非萎缩胃炎组,P<0.05;但早期胃癌组和慢性萎缩性胃炎组相比,β-catenin和c-myc基因蛋白的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胃癌与胃的癌前病变与β-catenin和c-myc基因蛋白的过表达密切相关,Wnt信号通路在胃癌患者发病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预防急性脑血管病并发急性胃粘膜病变的作用。方法对86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根据病情轻重给予雷贝拉唑20mg,口服每日1次×15d。结果对照组12例并发急性胃粘膜病变,发病率27.9%,治疗组2例发生急性胃粘膜病变,发病率6.97%(P<0.01),对照组死亡9例,病死率20.9%,治疗组死亡2例,病死率4.65%(P<0.025)。结论雷贝拉唑预防急性脑血管病并发急性胃粘膜病变安全有效,能明显减少发病率和病死率,临床可常规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患者胃酸分泌的特点分析。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1年1月我院接受24h胃pH监测并行胃镜检查确诊为消化性溃疡的病例100例,其中出血组(观察组)45例,非出血组(对照组)55例。比较两组24h胃pH监测结果、Hp感染率等。结果观察组的平卧位平均胃pH值明显低于较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的平卧位胃pH在0~1的累积时间百分比中位数和平卧位胃pH在0~1最长持续时间中位数均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Hp感染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夜间胃酸分泌过高,特别是pH在0~1的酸暴露时间过长是消化性溃疡出血的危险因素之一;溃疡病患者睡前给予抑酸剂治疗可有效预防溃疡出血;非溃疡出血的直接危险因素并非Hp菌感染。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聚集素(Clusterin)蛋白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及其与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凋亡抑制基因Clusterin在HCC、肝硬化和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及P-gp蛋白在HCC中的表达。结果Clusterin蛋白在HCC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2.93%,在肝硬化和正常肝组织中表达阴性或弱阳性;Clusterin蛋白阳性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及肝硬化无关,与Edmenson组织学分级有相关性。P-gp蛋白在肝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0.73%。在HCC中,Clusterin蛋白的表达与P-gp蛋白表达呈正相关。结论Clusterin蛋白在HCC中呈高表达,与临床耐药密切相关,有望成为肝癌靶向治疗的一个新靶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P糖蛋白(P-gp)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分别检测41例HCC、10例肝硬化及10例正常肝组织中P-gp蛋白的表达。结果P-gp在HCC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70.73%(29/41),肝硬化中P-gp阳性表达率为40%(4/10),正常肝组织P-gp阳性表达率为30%(3/10)。3种组织P-gp表达不同(P<0.05);P-gp在正常肝组织与HCC组织中的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在肝硬化与HCC组织中的表达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7);而在肝硬化组织和正常肝组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7)。P-gp的阳性表达与HCC的Edmenson分级明显相关,分化程度越低,P-gp表达越高。结论P-gp蛋白在HCC中高表达,可能参与了HCC的发生、发展及恶性增殖。  相似文献   
7.
AE1/AE3免疫组化法在检测胃癌淋巴结微转移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AE1/AE3免疫组化标记检测胃癌根治标本中淋巴结内微小转移癌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64例胃癌病人根治切除后阴性的淋巴结及胃周软组织的石蜡包埋组织用S-P法进行AE1/AE3染色标记。结果 64例118枚淋巴结中,根据HE染色阴性再经AE1/AE3标记发现,8例患者13枚淋巴结有微转移灶,病例总阳性率12.50%(8/64),淋巴结总阳性率11.02%(13/118)。微转移与浸润深度有关,深层组织的微转移阳性率高于浅层(P〈0.05),弥漫型胃癌微转移率(62.50%)明显高于肠型胃癌(5.36%),两者之间具有显著差异性。结论 AE1/AE3染色标记检测微转移淋巴结可能对准确地确定临床分期、诊疗及判断预后有积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深圳市白芒地区11例疟疾浅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白芒位于深圳特区西北部山区, 有5 个自然村和一些外资厂矿, 面积20 km2, 人口5 300 人, 区内多山坳, 大部分地方是新开垦的石场和种养场。80年代初、中期深圳某些地方已出现过本病的暴发流行[1 ] , 均未波及该区。近年来随着该区的开发, 外来人口骤增, 疟疾病例日增。从1993 年12 月起, 我院对来自白芒的发热病人, 实行采血查找疟原虫的办法, 发现病例及时诊断根治, 并配合积极预防灭蚊,取得一定成效, 现将1993 年12 月至1995 年11 月两年时间里的111 例疟疾患者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抗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溶血性链球菌鸡卵黄IgG喷剂与牛黄上清胶囊治疗急性咽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急性咽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采用0.2%抗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溶血性链球菌鸡卵黄IgG喷剂口腔喷雾治疗,对照组采用牛黄上清胶囊治疗。两组均5d为l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率26.0%、显效率34.0%、有效率28.0%、无效率12.0%、总有效率88.0%;对照组治愈率5.0%、显效率26.0%、有效率32.0%、无效率32.0%、总有效率68.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9.00,P〈0.05)。结论:0.2%的抗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溶血性链球菌鸡卵黄IgG抗体喷剂治疗急性咽炎疗效显著,安全、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奥美拉唑合用胸腺蛋白口服液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4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奥美拉唑加胸腺蛋白口服液组(治疗组)和单纯奥美拉唑组(对照组),其中治疗组48例,应用奥美拉唑20 mg,1次/d,TPOS(含胸腺蛋白30 mg)6 ml,2次/d.对照组46例单纯应用奥美拉唑20 mg,1次/d.十二指肠溃疡者治疗4周,胃溃疡治疗6周.停药后复查胃镜,观察溃疡愈合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十二指肠溃疡的愈合率分别为100%和81.3%(P<0.05),总有效率分别为100%和84.4%(P<0.05);胃溃疡的愈合率分别为100%和71.4%(P<0.05),总有效率分别为100%和85.7%(P<0.05);治疗组症状改善率十二指肠溃疡分别为100%和84.4%(P<0.05);胃溃疡分别为100%和85.7%(P<0.05).结论奥美拉唑合用胸腺蛋白口服液能提高消化性溃疡的治愈率和症状改善率,疗效比单用奥美拉唑更好,且无不良反应,患者耐受性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